2022年3月2日上午,2022内蒙古自治区“春播第一耧”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演示现场会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双庙镇增光村“万亩绿色小麦示范基地”举行,河套灌区春小麦开始播种,也拉开了全区春播生产的序幕。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市委书记贺伟华参加现场会,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恩和特布沁线上参加,市领导呼和、赵峻岭、樊文、郭占江、闫军、张志忠参加活动。
上午11点,随着一声“开耧喽”,几辆满载小麦种子的播种机穿梭于田间,把一粒粒麦种播进地里。村民任春治家的250亩地今年全部种植小麦,并以每斤1.6元的价格与恒丰集团签订种植订单,麦后准备再复种一茬白菜和燕麦草,这样他家每亩地的收入将达到两千五百元。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确定2022年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稳粮、优经、扩饲草、强特色”,即增加粮食、饲草、中药材和设施农业面积,保持向日葵、加工型蔬菜、黑白瓜籽和西甜瓜面积相对稳定,增强地方优势特色作物单品种植规模和效益。预计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115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到550万亩以上。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种植业科科长张华介绍说:“在稳定粮食生产方面,我们重点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确保划定的55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部种植粮食;二是将国家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乡镇、到农户、到地块,保证我们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是实施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在全市七个旗县区安排了十个粮油作物千亩优质高效示范片;四是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保证粮食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一茬大豆,提高我们大豆的产能;五是大力实施优质高效的增粮技术。通过这些措施,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春回大地播希翼
又是一年芳草绿
期待一场大丰收的到来!
附:内蒙古巴彦淖尔简介
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巴彦淖尔境内的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境内的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全市有机奶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农畜产品出口位居内蒙古第一,为全国最大的无毛绒生产基地。境内4A级旅游景区有:纳林湖生态旅游区、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河套酒业工业旅游区。河套酒作为从河套平原走出来的全国代表性知名白酒品牌,其发展基础之一就是背靠河套罐区这样的生态粮仓。
来源/河套微传媒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