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对于川酒发展的十大趋势、机会预判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川酒的未来已来

文 / 和君咨询集团副总经理、酒水事业部总经理 李振江;和君酒水事业部高级咨询师 霍彪

 

写在开篇

 

在2022年,四川省白酒产量、营收在全国占比分别达到51.9%、52.0%。中国最大白酒产区名至实归。进入到2023年,在白酒行业集中度持续增高的背景下,四川的产区品质、健康生态、科技创新、年轻活力、文化提升、协同发展等构建川酒的新表达体系已成特色,为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生机。

 

打造川酒全产业生态链系统,带动相关的农业种植、装备制造、数字赋能的多产业融合发展,已经在四川产区有条不紊地推进,川酒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君咨询结合大量产业研究与多年的酒业实践经验,对于新时期下,川酒未来发展进行了一定的预判与机会检索,希望能为川酒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考维度。

 

一、四川区域容量持续扩容

 

1、GDP增长带动白酒行业扩容,和君预判十四五有望突破8500亿,浓香近4000亿。

 

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2022年中国经济年报数据:2022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671.24万千升,同比下降5.58%;累计完成销售收入6626.45亿元,同比增长9.64%;累计实现利润 2201.72亿元,同比增长 29.36%。

 

和君观点:国家经济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拉动了白酒行业的销售收入,在十四五末期会预计达到8500亿元左右规模。

 

2、四川白酒容量预计十四五末突破600亿,酱香突破150亿。

 

在2022年,根据行业数据整理,四川白酒容量450亿元,酱香近90亿元。以四川区域的发展态势及酱酒目前的发展,和君预测预计四川白酒容量,在十四五末期达到600亿元规模是大概率事件。

 

和君观点:四川白酒容量持续扩容是确定性发展结果,会给更多的川酒企业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

 

二、川酒发展动力强劲

 

六朵金花依旧是确定性增长极,十朵小金花发展稳健,川酒产区原酒销售规模在十四五末有望达到或者超过行业的60%,中国酒业最强产区地位更加稳固。

 

六朵金花分别是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舍得酒业、水井坊(全兴)、郎酒,就“六朵金花”中的五粮液、泸州老窖、舍得酒业和水井坊这4家上市公司而言,2022年营业收入合计已超千亿元,约占全国规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的1/6。

 

川酒体量、区域市场容量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规模,一是川酒的品牌起步早、规模成型早,六朵金花的持续性的发展和十朵小金花的稳定发展造就的结果。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成都辐射的整个西南地区,在全国政治、经济的战略位置持续提升,极大的拉动了四川酒业的发展位势。

 

和君观点:四川的政治、经济地位提高,及川酒头部企业的增长带动川酒全产业链条的发展,并对全国酒业的发展起着引领示范作用。

 

三、产区文娱化是升级方向

 

川酒产区从多元化向特色化迭代成型,且有宜宾、泸州两大超千亿产值的龙头产区引领,产业成熟度继续走高,产业成熟期即将到来。产区文娱化是下阶段的重心,“酒业迪士尼”最有可能在川酒产区中实现。

 

1、产区生产潜能巨大。

 

2021年四川省白酒产量达364.1万千升、增长3.7%,总量居全国第一。2022年四川省白酒集中产量在全国占比达51.12%。此外,2022年川酒的营收、利润在全国白酒行业的占比分别约为52%、34%(中国酒业协会数据)。四川白酒以占全国不到30%的规上酒企,实现了占全国一半以上的白酒产量和近60%的白酒营业收入。四川白酒在产量、质量上增长迅速,名酒底蕴深厚,产业集群化优势明显,产品品牌和知名度持续放大。

 

2、川酒的多个特色产区星罗密布、各具特色,为产区文娱化升级提供了土壤。

 

产业成熟的标志之一,从产区角度而言,是从专业化走向特色化,最终走向文娱化。川酒产区星罗密布,各具特色且专业化程度很高。宜宾、泸州持续规模引领,绵阳、邛崃、遂宁等产区后发优势明显,相应的产业配套齐全,发展动力强劲。可以清晰的看到四川白酒产业已经率先进入产业成熟期,产区建设已经基本进入特色化阶段,未来的长期发展动力必将实现文娱化,才能最终实现产区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它不单纯是某个酒企的行为,而是一个产区,政府与企业共同建设完成的系统工程。

 

和君观点:代表生活方式的“酒业迪士尼”的出现,应该是产区文娱化的重要标志。“它”将成为世界爱酒人士朝圣的圣地,成为每个中国家庭向往的休闲去处,引领白酒行业真正意义走向“产业融合”,占据行业文化制高点。川酒产区是目前全国酒业产区中,最有条件且最有可能实现这一跨越式升级的白酒产区。

 

四、川酒品类二元化的进程加速

 

1、浓酱双优是现实,川酱增速是必然趋势。

 

酱酒在四川的商务市场升温明显,酱酒已然成为高端商务用酒的重要选项之一。川内市场虽仍以浓香为主,但在中高端市场的酱酒份额正快速扩大。2022年,四川白酒市场酱酒的零售额已经近200亿,成为四川白酒消费的第二大主流香型。

 

2、赤水河左岸是开端,“有别于赤水河,不同于茅台镇”是更多川酒的选择。

 

郎酒的崛起为川派酱酒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有别于赤水河,不同于茅台镇”是对四川产区建设的竞争战略描述。川派酱香的差异化,是形成四川产区集群竞争优势的核心。其中最重要的是区别于“贵州系”酱酒品牌的商业模式和品牌建设逻辑,和君认为是四川酱酒的关键要素。

 

和君观点:总结既有经验、协同四川酒业市场资源、发挥川酒独有的特色,使四川酱走向新的巅峰。

 

五、四川独有的人才优势会成为核心竞争力

 

在全国层面,酒行业的人才缺口大,四川省基于历史原因,积累了全国首屈一指的门类齐全的科研院校、专业机构,是保障酒业人才的重要抓手,高端人才引进需要政、企的进一步努力与资源协同。

 

随着高考的结束,在2018年12月12日挂牌的中国白酒学院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又成为考生家长关注的对象。作为国内最早培养白酒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之一,无疑为川酒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四川有酒业门类齐全的科研院校,会是一个重要的抓手,会成为川酒产区建设的重要砝码。早在2020年,由政府牵头对川酒学院公开选聘院长,同时,严格及详细的选聘条件,是政府主导的人才引进及梯队建设例证。

 

和君观点:川酒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四川恰恰具备了广泛的院校、机构资源,这将是川酒发展,提高效率获取动力的发动机。

 

六、川酒的原酒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白酒行业的产量持续下降、品牌集中度提高、资本力量加持介入等多重要素叠加是常态,业务单一、资产较重、品牌弱小的原酒企业如不能快速转型,压力会持续加大。

 

川酒原酒企业的生产及销售规模虽然占比较大,但从市场的发展角度来看:对原酒的需求整体呈现减弱态势。尽管高品质老酒、基酒依然是资本与市场的追逐方向,但业务单一、资产重的特征,必然形成更高集中度的市场表现。当前白酒消费更加注重健康、品质、产区与品牌。随着行业品牌集中度提高、竞争越来越激烈,促使原酒企业发展要改变传统方式。白酒产业必须以“品质+品牌”作为保障,也是市场竞争的要求。

 

原酒企业的转型,一种转型是朝着品牌化方向坚定不移前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向品牌化瓶装酒、定制酒、散酒连锁等方向发展,尤其是以酒庄建设为依托,进行沉浸式体验,发挥自身酒旅融合优势、实现长期稳定的会员服务体系;另一种转型升级方向是持续不断的把TOB业务做深,实现更加立体、更加专业、更加便捷、更加数据化的供应服务体系。

 

和君观点:川酒的原酒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品质+品牌的保障是原酒发展的基础,商业模式的重塑是转型的根本。

 

七、没有“香型”之争,只有“好坏”之争

 

以品质升级为前提的工艺提升、科技赋能,会成为发展第一战略。“川酒标准”将有可能再一次引领全行业品质进步。

 

和君认为:现阶段市场表现来看,没有香型之争,只有好坏之争。

 

在2022年,浓香型白酒的市场占比约60%,清香型白酒占比约12%,酱香型白酒占比约8%,兼香型白酒占比约6%,大“三香”占据了整个白酒行业超过80%的市场。尽管近年来贵州板块酱香势头崛起,酱酒企业整体发展较快,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白酒的竞争不是单纯的香型之争,而是基于技术升级下的品质升级的竞争,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多样化和高品质需求是底层逻辑。四川拥有中国最多的名牌企业,拥有数量最多的科研专家、酿造大师,拥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川酒在技术突破、科技赋能层面定能有大的作为,如果抱负再大一些,“川酒标准”会时隔多年后重新站到中国酒业品质的制高点。

 

和君观点:香型之争是市场的表象,川酒板块未来的机会是品质的持续升级。川酒具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与酿酒基因,以酒企文化内涵作为底层逻辑,基于优质产区的背书,强势品牌的能量,做好产品形成硬实力是根本。

 

八、“产融互动”模式将发挥更大价值

 

通过建立更全面的定向政府产业基金,形成更高位势的资本吸虹效应,引导更大体量资本健康发展;通过一揽子配套政策,最终成为具备引领型、特色性的“产融互动”模式,实现具有可操作性的政商产业投资机制。

 

产融互动的简单理解是产业+资本的双向驱动,产业的根本是品牌,金融的核心是资本。良好的产业基础加上资本市场的加持,形成更加有效率的商业模式。和君认为,白酒产业进入成熟期,资本驱动要素已经十分迫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只有将产业+资本进行有效结合,优势互补,定能产生更为有价值的产业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产区政府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而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给出“一揽子”的政策支持。未来清晰可见的是,多维度、多层次、广结合的方式,将带动整个四川产区板块的产区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品牌协调发展,投资环境提升,资本有效利用等,这将极大限度拉升川酒的全国产业位势。

 

和君观点:产区是世界公认的名酒表达方式之一。在产业分化不断加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品牌竞争持续加剧的多重变局下,产融互动模式代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川酒的产融互动要探索出来一条“政商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引领加速四川白酒产业朝着更高质量持续发展。

 

九、数字化建设是川酒再次领先的战略级工具

 

通过鼓励数字化、智能化、元宇宙等在产业链中的广泛应用,以专项项目为依托,做示范、树标杆,挖掘、支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名优品牌,成为川酒产业的创新先锋企业,引领科技品牌化发展。

 

自从2019年出台《关于推动全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四川就明确提出了要将数字化营销技术和川酒文化充分融合,大力推动“数字川酒”的建设。2020年四川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直播电商规划。这些相关管理规范措施,都昭示着川酒数字化升级,走在了行业前列。

 

在疫情还没结束的2022年,以五粮液领衔,川酒“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原酒20强”,共同探讨川酒数字经济建设可实施途径,并联合发布“四川名优白酒网络交易倡议,也是政府及行业协会对行业升级的一次尝试。川酒规范线上的交易行为,提升川酒的数字化运营水平,保护好川酒的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川酒企业自身免疫力、适应力和与时俱进的能力,对四川乃至全国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和君观点:川酒的数字化运营水平,是时代发展对川酒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川酒企业的数字赋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项,产业资产向数字资产转移是大趋势。

 

十、时尚化、国际化是川酒升级的重大方向

 

深化国际化跨界实践,讲好传统故事的同时,大力拓展国际化融合,通过论坛交流、企业合作、模式输出等多种方式,探索具有商业价值且有实践意义的国际化道路。

 

2022年工信部发文《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文阐述:鼓励白酒行业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国外消费群体发展需求,并结合行业趋势,给出了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的发展路径。政府发文的主导思想是要在国内在加快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希望通过多行业的发展提振消费,来刺激经济的发展。而酒业板块是提振消费的重要的抓手,其吸纳了庞大的就业人群,上下游和关联产业链都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时尚化与国际化使川酒这个古老行业,在国际上焕发生机!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路径为川酒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赛道。

 

未来十年是中国全球化的重要十年,文化输出是必然选项,而白酒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将扮演中国文化全球化的重要代言。川酒品牌众多、历史文化丰富,加之多个名优品牌已经在全球市场试水多年,具备得天独厚的良好基础条件,白酒的全球化定是川酒的又一次高光时刻。

 

和君咨询李振江认为:川酒的未来已来,川酒板块是中国酒水行业的重要一极,川酒的六朵金花熠熠生辉,十小金花及众多川酒企业砥砺前行,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川酒板块已经驶入正确发展方向的快车道,机会远大于挑战。在新一轮的酒业升级的潮流之中,锚定长期目标做好当前的准备,一定会为中国经济的腾飞、酒业的促动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