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晓娟
敦煌美,走向世界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石窟,不仅守望着长河落日与大漠孤烟,也收藏着文化中国的异彩纷呈与千年历史,是多元而灿烂的艺术宝藏。
9月5日,洋河股份保护敦煌石窟公益捐赠仪式在敦煌莫高窟举办。这是洋河在推出洋河·敦煌并正式启动洋河·敦煌守护公益行后迈出的关键第一步。
以敦煌为起点,通过携手中国敦煌石窟研究保护基金会共同推进“敦煌守护计划”,不仅进一步将洋河守护、传承国家宝藏的品牌责任与文化使命具象化,也实现了其对守护敦煌的品牌公益IP在深度上的一次强拓展。
以梦想文化为引领
践行守护与传承初心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在这个总纲领下,于守护艺术宝藏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的传承,就是洋河必要且必须践行的责任与使命。
一直以来,洋河将自身的梦想文化与文化传承责任置于品牌价值链的核心位置,也置于各地独特且典型的风土人文之中。此次与敦煌文化的跨界互动与碰撞,再一次为鲜明的品牌个性添色。从守护到传承,洋河的梦想拼图也在不断得到完善。
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表示:“‘敦煌守护计划’既是洋河助力‘文化复兴梦’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时代赋予洋河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份光荣使命。我们将全力以赴支持敦煌石窟保护事业,全心全意让敦煌文物‘延年益寿’,让世界文明‘不老长青’,让复兴之梦‘赋彩生辉’。”
敦煌石窟作为中国石窟艺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智慧,更反映了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而洋河通过推出“敦煌牌”洋河大曲、洋河敦煌大曲等产品,也早已实现了与敦煌文化的深度联结。
正如敦煌石窟在时间的沉淀与文化的交汇中不断洗练升华,洋河也在传承数百年的的过程中,承担起了传播酒文化的重要责任,在产品层面让敦煌文化得以走进消费者日常生活,也在品牌层面架起了传播与传承敦煌文化的坚固桥梁。
洋河股份总裁助理、产品总监张学谦代表洋河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进行捐赠
如今随着“敦煌守护计划”的正式启动,洋河不仅实现了与敦煌文化的多维价值表达与存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也在这份持续深入的联结中,用洋河·敦煌这样充满时空穿越感与敦煌印记的酒中艺术品,以守护敦煌为触点触动更多消费者的文化共鸣。
对于敦煌文化的守护与传承,让我们在深入感受到洋河品牌责任与文化使命的同时,看到了在梦想文化引领下,洋河逐渐完善以守护、传承为关键的文化拼图。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宋真代表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为洋河股份颁发捐赠证书
携手“敦煌守护人”
实现从“营”到“销”价值转化
对于“以传承实现保护”,洋河一直有着深刻的理解。具体到此次活动中,即表现为洋河对“敦煌守护人”身份的精准定位。
一方面,作为“敦煌守护计划”的环节之一,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洋河股份总裁助理、产品总监张学谦,作为“守护人”,现场启动了“莫高窟第320窟保护利用设施改造”项目,赋予了“守护人”共同推动艺术宝藏保护工作的使命;
另一方面,洋河·敦煌作为洋河传承并创新敦煌文化的载体,也被赋予了扩大“敦煌守护人”队伍的使命,即消费者通过扫描瓶身的二维码可领取限定红包并选择参与捐款,参与成功者可获得“敦煌守护人”称号并生成专属守护号,成为与洋河携手守护、传承敦煌文化的“先锋成员”。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向张联东赠予纪念品《飞天图》
由“敦煌守护人”建立起的与敦煌文化的深度联结是洋河丰富品牌表达的关键一环。通过营销策略、产品呈现等鲜活方式,洋河在竞争激烈的白酒行业塑造出了更具差异化与辨识度的品牌属性,并打造了一个消费者认知洋河、敦煌文化的重要窗口。
从营销层面来看,此次“敦煌守护计划”是洋河在文化领域的又一次深耕,而与洋河·敦煌建立起的“敦煌守护人”队伍,又成为了坚不可摧的守护闭环。这种资源上的高效调配与创新演绎,正是洋河构建起从“营”到“销”价值转化的重要助力。
在营销逐渐内卷的时代,“将内容做深”成为企业实现营销破局、走出差异化道路的实现途径。而洋河以敦煌文化为内核,将消费者基于守护艺术宝藏的共鸣从品牌层面传导至产品层面,直接打通了营销向新、销量向上的通路。
而除了赋能品牌、产品的向上发展,洋河启动“敦煌守护计划”还意在借助其力量走出品牌竞争,进而赋能文化传承。对此,张联东表示:“洋河股份将与基金会同行,成为敦煌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坚定践行者,以数字科技吹散千年尘埃,让敦煌文物‘活起来’;以艺术魅力演绎国潮精品,让敦煌文创‘火起来’;以发展共创推动全域融合,让敦煌文旅‘兴起来’。”
站在与敦煌文化相携而行的新起点,洋河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对敦煌文化的进一步守护与传承,洋河守护敦煌的品牌公益IP也将化为梦想力量,激发出“敦煌守护人”的共同荣耀。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