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森
进入酒业十四五的全面攻坚期,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可触碰、可感知的,这考验着众多酒企的战略定力和成长智慧。
处在酒业变革时代中的红星二锅头,在坚守品质并保持创新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内核、提升产能规模,助力二锅头品类在消费需求提升和竞争升维下,延续旺盛的生命力。
近期,糖酒快讯团队走进位于山西祁县的“红星二锅头酿造基地”,近距离感知北京二锅头品类始创者对大环境与大趋势的响应力。放在中国酒业持续至今的提质增效阶段里,红星二锅头这座现代化工厂可视为一个重要样板。
智慧工厂里的多重震撼
彰显红星战略魄力
在酒业新一轮的“高强度竞赛”中,产能与基建的扩容升级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从头部酒企到区域龙头,纷纷加码产业链建设,为下一个十年的高强度对决蓄势储能。
如此背景下,红星使用自有资金55亿元在清香型白酒优势产区山西汾河流域的祁县,建设占地近千亩的“红星二锅头酿造基地”,其中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待整个工程建成后,基地将拥有年产原酒11.5万吨、储存能力13.5万吨的规模,这一自主酿造能力使红星将跻身二锅头酿造产能最大的白酒企业。
这一大手笔的布局,体现了行业新周期里红星的战略魄力。
在这片古老黄金酿酒带上,红星为传统白酒探寻高质量道路,改变消费者对产业的固有认知,提供了一种高价值参考,也让企业跨入一条自我超越与奋进革新的新通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白酒行业关于智能化酿造的讨论从未停止,这一过程中如何权衡机械与传统的重要性,以及确立各自的定位,都需要理念和实践的充分印证。红星二锅头如今用集大成的探索实践,推开了一扇令人欣喜的窗口。
每一个置身“红星二锅头酿造基地”的人,都会被其宏伟的规模所震撼,这不仅仅是它清晰传递出了红星自主酿造原酒产能的优势,更因为它用智能化现代设备、生态化的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传统酿造和智能制造的有机结合,为我们呈现了新时代下绿色智能酒厂的理想状态。
糖酒快讯在实地走访中看到,智能化的车间内,原料输送系统、连续蒸煮系统、圆盘制曲系统、中控系统等系统,装甑机器人、AGV(无人物料转运车)、自动量质摘酒系统等设备有序运转着……红星将二锅头传统酿造过程全面梳理为45道工序、102个环节,并提炼出398项工艺标准,让全流程变得更加精细与精准,保证了酒体的稳定性。
另外这座现代化的酿造基地,将我们对白酒“绿色工厂”的构想充分落地,在生产环节的高度自动化之外,红星在资源循环利用,以及节能减排增效上的科学布局,让整个工厂的运行更加绿色环保,符合未来白酒产业的升级改造方向。
红星用七十多年的时间,助力二锅头品类迎来辉煌并奠定了其行业地位,而站在新的起点上,红星围绕智能酿造的布局和战略投入,则将有力提升二锅头品类的进化效率与质量,并引领这个有着广泛消费基础的品类,全面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坚守“为百姓酿好酒”的初心
不负“始创者”的使命
在糖酒快讯看来,品类意识的觉醒和产区概念的深化,是深度影响行业未来的两大方向,红星在全新酿造基地所展现的规模实力和智造实力,正是站在整个品类的高度,对这两大方向进行具象化的阐释。
从新中国的“献礼酒”到北京二锅头品类的“始创者”,红星始终走在传承与发展二锅头品类的前沿,而消费者也始终对红星保持着高期待。如今,从怀柔厂区到汾河流域的酿酒基地,不同的地理时空下共续一个光荣使命——“酿造出老百姓喜欢喝又买得起的好酒”。从建厂至今,这句口号一直激励着几代红星人身肩“二锅头始创者”的担当执着前行,在中国酒业的发展浪潮中披荆斩棘。
2020年以来,红星旗下主销产品,特别是大众光瓶酒系列获得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的认证,进一步加速光瓶酒市场进入“纯粮固态”时代,也同步满足了消费者对刚需产品的品质提升需求。红星大曲酿的适时推出,正是红星对光瓶酒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作出的有力回应。
当北京二锅头传统酿造技艺,与山西清香优质产区的地理风土进行融合,红星二锅头“粮香馥郁、清香纯正、陈香优雅”的风格得以延续,特别是新酿造基地呈现的“智造力”,足以持续、稳定输出高品质基酒,自然也是“这味儿,正”的有力保障。
另外在北京二锅头酒研究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高景炎大师传习所等产学研平台助力下,未来二锅头品质和风味的升级与创新,也拥有了极具优势的前置条件。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红星二锅头在变幻的时代需求下,与消费市场保持高度契合的不懈坚守,也是实现“几辈人都喝这酒”的源动力。
这一切的努力,最终在一瓶好产品中得到充分诠释,消费者能够在红星不断精进的品质中,感知到红星“为人民酿好酒”的初心。而依靠一系列涵盖生产酿造和酒体研发的创新之举,红星也在展现品牌魄力的同时,逐步提升二锅头品类在白酒消费市场的美誉度,主动回应时代呼唤。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