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贾湖文化,寻根中华文明丨热烈祝贺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11月4日上午,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南省文物局、漯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漯河市隆重开幕。

 

11月3-5日

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

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

在河南漯河举行

来自海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

围绕“探源贾湖文化 寻根中华文明”主题

共话贾湖遗址新发现

 

 

#1

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开幕式

 

       11月4日上午,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南省文物局、漯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漯河市隆重开幕。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战营出席活动并宣布开幕,漯河市委副书记、市长黄钫,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邓建松,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莉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王巍,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文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辽宁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郭大顺,漯河市委副书记贾宏宇,舞阳县委书记王彦民,以及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领导,省直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国内外考古、地理、科技界的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漯河市政协主席王克俊主持。


 

       漯河市市长黄钫在致辞中代表市四大班子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向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近年来,漯河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加强贾湖遗址保护,推动贾湖遗址纳入《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建成了贾湖考古遗址公园和贾湖遗址博物馆;积极推动各方加强对贾湖文化的学术研究,重点围绕先民种植水稻、酿酒、契刻符号、制作绿松石器和七孔骨笛等追根溯源;多维度、全视角推介传播贾湖文化,贾湖文化多次登上央视等国内外权威媒体,贾湖遗址载入教育部统编教科书《中国历史》;合理利用贾湖文化,推动贾湖遗址成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文化旅游重点推荐目的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发挥专长,推动贾湖遗址保护开发、贾湖文化学术研究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争取早日把贾湖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更好地保护贾湖文化遗产,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在致辞时表示,贾湖文化反映了河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的繁荣程度,加强对贾湖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综合研究,是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基础支撑。此次研讨会聚焦贾湖遗址出土文物及音乐文化、农业起源、生业经济、文字起源等多方面文化现象的关系,是近年来针对贾湖遗址综合考古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研讨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学术界对贾湖遗址重要价值的认识,深化关于贾湖文化在推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的再认识。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针对贾湖遗址考古挖掘、多学科合作研究及后续各项工作给予指导和大力支持。希望漯河市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贾湖遗址文物保护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发挥贾湖遗址考古发掘研究及文化保护工作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公众。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在致辞中指出,从1983年至今,贾湖遗址已先后经历了8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物和遗迹现象,许多方面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之最。贾湖遗址、贾湖文化、贾湖考古具有独特的地位、丰富的学术内涵和显著的研究成果。漯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贾湖遗址保护利用,全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把遗址保护、考古文创、国民素质教育、区域经济发展等有效结合起来,期待通过此次研讨会继续加大贾湖考古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形成更多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邓建松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首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举办十年来贾湖遗址研究和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说,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的举办为更深入的学术交流推介、深化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将共同致力于贾湖遗址保护与文化研究,推动贾湖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推动以贾湖遗址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列入“申遗”名录,加强贾湖文化的活化利用,讲好中国故事的贾湖表达,为推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文明传承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在专题汇报环节,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莉在“贾湖与世界酿酒起源研究新进展”中讲到,贾湖先民喝的酒更像今天的黄酒和红曲酒,学界一般认为贾湖先民是采用蜂蜜和水果作为糖化剂来发酵酿酒。最新研究显示,贾湖先民酿制的酒应为曲酒,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制曲,并加入其他谷物、多种野生块茎植物及坚果进行发酵酿制。

 

#2

贾湖遗址博物馆落成揭牌仪式暨“礼乐之源”基本陈列开幕式

 

       4日下午,参加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领导及国内外专家学者走进贾湖遗址博物馆参加贾湖遗址博物馆落成揭牌仪式暨“礼乐之源”基本陈列开幕式。仪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王巍,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黄东升,漯河市委书记秦保强,共同为贾湖遗址博物馆揭牌。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进入贾湖遗址博物馆“礼乐之源”基本陈列、贾湖遗址第九次发掘现场进行了参观。贾湖遗址博物馆占地5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含游客服务中心)整个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以贾湖先民生活场景为原型,通过聚落一聚群一聚合的概念,形象地表现了史前聚落遗址的形制特点。陈列展区采取“1+4”模式,精心设置“礼乐之源一一贾湖文化主题陈列”和“贾湖探秘”等四个专题展,设有封闭式展区与开放式展区,以“静态展览+游戏互动”的模式,增强了观众体验感,再现了9000年贾湖先民的文化世界。

 

(视频转自大象新闻客户端)

#3

加强贾湖遗址考古工作和研究成果转化与保护传承的倡议书

 

本次活动为期三天,其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贾湖先民精神世界研究;贾湖文化来源与去向研究;贾湖文化在中华礼乐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价值研究;贾湖遗址保护与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等内容,展开讨论,达成广泛共识,并谨就贾湖遗址的发掘、研究、保护和利用,郑重发出如下倡议:

       一、把贾湖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贾湖遗址文化遗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新石器时代前期文化与社会原貌,具有厚重的文化价值,蕴含巨大的精神财富,相关研究单位和当地政府要紧紧抓住战略性机遇积极申报,争取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加强考古工作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快推进科研基地建设,着力深挖贾湖遗址的深厚内涵,确立以中原地区万年以来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争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原文化底蕴深厚,遗存众多,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影响深远,尤其是贾湖遗址,发现了诸多世界之最,是人类文明肇始阶段东亚地区的重要代表,建议有关部门争取早日将贾湖遗址为代表的实证中华文明起源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加强贾湖遗址的保护活化利用,讲好中国故事之贾湖表达。以贾湖遗址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根源所在,炎黄子孙脉之所维、心之所系,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组织专门力量发掘、整合、研究与弘扬贾湖文化,加快研究成果的普及和转化利用,扩大贾湖遗址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做好贾湖文化的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创新性表达,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火起来,讲好贾湖故事;积极创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本次研讨会是一场智慧的聚集、思想的盛宴。与会的领导、专家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围绕贾湖文化的历史定位、文化内涵、以及贾湖遗址的保护开发,对贾湖文化进行了深层次多领域的学术研讨,发表了许多充满创新力的真知灼见,提出了不少具有说服力的学术观点,特别是会议讨论通过的《加强贾湖遗址考古工作和研究成果转化与保护传承的倡议书》,标志着贾湖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开发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阶段。贾湖酒业集团作为9000年贾湖文化的传承者也将与众多国内外专家一起为贾湖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弘扬贾湖酒文化,让中国酒文化绽放出更加绚丽迷人的光彩。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