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点 | 刘淼:中国文化能够走多远,中国白酒就能够走多远;宋书玉:将美酒产业从酿酒原料到消费体验的一体化作为发展的核心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观点视界,酒业洞见

汇编 / 吴明辉

 

1:世界老藤大会主席李奥:从功能性的角度我们卖的是葡萄酒,但是从消费者的意识上,我们卖的是文化

(11月13日,“全球葡萄酒协会主席论坛”在青田开幕)

 

从功能性的角度我们卖的是葡萄酒,但是从消费者的意识上,我们卖的是文化。实际上在大家实现中国梦的情况下,大家卖的是西班牙梦,卖的是意大利梦,卖的是一种健康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需要传达给消费者,最重要的传达方式就是体验,把体验感带来给你们的消费者。

 

2:泸州老窖集团及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中国文化能够走多远,中国白酒就能够走多远

(11月13日,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在成都召开)

 

对于中国白酒出海的优势与不足,刘淼首先分析道:“中国文化能够走多远,中国白酒就能够走多远。中国白酒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载体。从某个角度而言,不仅仅是中国白酒,酒业都是这样一个好的载体,没有分国界。随着中国日益强大,与各国的民间沟通交流越来越多,国外对中国文化、习俗等会逐渐产生认可与信任。所以大家不要想中国白酒国际化会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它还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3: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将美酒产业从酿酒原料到消费体验的一体化作为发展的核心

(11月17日,第三届汤沟开坛节暨2023江苏灌南经贸洽谈会在江苏灌南举行)

 

宋书玉理事长指出,进入产业发展新时期、新阶段,产业集中化、品质个性化,正在成为白酒产业发展主流趋势;中国白酒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其美乃天成,美在原料、美在水源、美在品质、美在风味,而这一切均是自然生态与不间断酿造形成的微生态所赐,这也充分印证出自然生态、酿酒微生态是中国白酒酿造之本源。敬畏自然、尊天而酿,已经成为白酒产业发展共识;强化体验、酒旅融合,正在成为最佳美酒消费体验。在“产区”已经成为全球美酒品质表达的今天,把美酒产区培育与建设,酒都、酒城、酒乡、酒镇、酒庄打造,作为了“十四五”期间的核心工作之一,将美酒产业从酿酒原料到消费体验的一体化作为发展的核心,倾力打造三产联动、五业同兴的“酒经济”。

 

4:里斯咨询中国区副总裁冯华青:区域品牌想要穿越行业周期要在消费者心智中开创一个差异化的新品类

(10月19日,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发布《区域白酒突围战——2023 中国白酒行业报告》)

 

冯华青认为,区域品牌想要穿越行业周期,突围全国,就必须厘清误区、把握趋势,通过在消费者心智中开创一个差异化的新品类,才有可能在极度内卷化的白酒市场中向全国突破,实现行业地位的进一步跃升。谈到行业关注的“健康化”话题,他认为,顺应健康化趋势,并不是简单的框用“健康白酒”的概念。而是顺应消费者认知、利用技术创新打造出可信可证的“能减少对身体伤害的白酒”新品类。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