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姚珺雅
不久前,2023年北京老字号工匠名单正式公布。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王勇入选,是本次入选的20人中唯一来自白酒酒企的老字号工匠。
牛栏山酒厂王勇是牛酒人的代表,不断用坚守传承、传帮带徒、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模范作用,助力企业发展,同时也是牛栏山作为老字号的最好缩影。
老字号作为文化资源最具象的体现,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沧桑,共性原因就是在企业理念中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淬炼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背后的匠心品质和企业文化是品牌的核心价值,也是讲好老字号故事的关键所在。
而在当下,老字号作为价值认证符号,仍在深度影响消费选择。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以及激发品牌消费潜力。
今年3月,被称为“北京最大的酒文化地标”的牛栏山二锅头文化苑正式投入运营。牛栏山坚持以时间沉淀,以北京文化为依托,对二锅头品类、白酒文化不断传播,成功点亮其“京味名片”的文化属性。这些布局与当前国家提升老字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联动、融合政策契合,并发挥出自身文化价值。
除此之外,牛栏山还将这些举措延展到了消费端。今年5月,“金标牛烟火气餐厅榜”评选正式开启。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牛栏山作为“中华老字号”品牌,始终积极营造拓展多样化场景体验,将购买需求延伸为老字号“美酒+美食+文旅”的超级大IP,实现了文化和商业的共生共赢。
除了文化属性,老字号还代表了商业信誉和品牌效用,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较高的信任度和好感度,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不过,对于老字号品牌而言,“船大难掉头”是普遍存在的困境。
如何盘活、创新也是众多老字号品牌不断思考的问题,因为创新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气、毅力与时间的。但对于从创新中一路走来的牛栏山而言,这也许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从1984年的“北京特曲”,到1994年的“北京醇”,再到2002年的“陈酿”,再到2021年的“魁盛号”、2022年的“金标陈酿”,每一个大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背后,都是牛栏山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以及快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优势在于“老”,出路在于“新”。
或许这就是牛栏山给出的新时代“老字号”的回应。我们相信,像牛栏山这样的“老字号”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深挖文化内涵,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渠道创新、营销创新,激活老字号老品牌价值,牢牢把握“文化附加值+品质附加值”的关键,在行业周期发展中,奋勇向前。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