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正上演“青花郎狂飙”
文 | 李森
一座人口不到300万、经济发展并不发达的川北城市,正在上演一场属于青花郎的狂飙大戏……
2月21日,郎酒股份公司总经理汪博炜带领销售公司管理团队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突访”巴中市,探网点、走终端,并与当地十余位经销商面对面交流。
这是郎酒开年后的首场市场走访,也被当地酒商称为“带资调研”,多项布局举措得到现场落实。当前正是第五代青花郎上市后的关键培育期,为何郎酒将开年调研首站选在巴中?
事实上,过去几年青花郎在巴中市场连续高增长,一批合作伙伴与郎酒携手双赢,将这座川东北小城打造成为亿元市场,青花郎也成为当地的“千元价格带第一品牌”。
竞争对手的望洋兴叹,厂商团队的雄心勃勃,市场势能的火力全开,让这里的样板效应愈发突出。近日,糖酒快讯采访了多位巴中郎酒经销商,试图揭开青花郎巴中速度的秘密。
单个经销商,2024目标1个亿!
2023年,青花郎在巴中主城区的销售突破了8000万,巴中金航商贸负责人饶晓英将今年的目标定在了1个亿。
早在2007年,她和老公便成为郎酒经销商,2017年夫妇俩经过认真考虑和重新定位,将青花郎作为聚焦打造的品牌,由此拉开了青花郎在巴中城区市场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序幕。
过去几年,饶晓英和团队利用酱香白酒的全面起势,以及郎酒顶层战略焕新升级的契机,强化了渠道端的深耕拓展和终端客户的精准对接,同时针对团购渠道,进行挖掘和拓圈工程。
刚刚过去的春节档,青花郎成为巴中社交圈的硬通货,这也是青花郎深扎这片市场的又一证明。
正如通江县巴江蓝天商贸负责人何平所说,“氛围起来了,对手挡都挡不住。”同样在2017年携手青花郎的他,也在青花郎巴中故事里抒写了自己的精彩章节。
从最初谨慎签下100万的任务,到用两年多时间在通江县做到2000多万,何平是青花郎在巴中崛起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在我起步的那几年,郎酒总部给与了很大的支持,从品鉴用酒到定点帮扶,让我能够顺利地转化自己的资源优势。”
“在我们通江,如果酒店有10个包间在喝酒,有9个包间都会选择青花郎。”何平带领团队和辖区内的70多家联盟商,将青花郎深深镶嵌在通江市场,不断夯实千元带第一品牌的地位。
去年,曾任巴中城市经理的张玉霞升任青花郎川北办事处负责人,对于这位“战友”饶晓英深有感触,“青花郎能够在巴中越来越好,也是郎酒团队拼出来的结果,她那段时间天天拜访、喝酒,同为女人,我看着都心疼。”
同样在去年,郎酒发布“百年郎酒总纲领”,启动兼香战略,压轴上市第五代青花郎……无一不诠释出名酒头部的拼劲,这也让郎酒成为行业逆袭调整期里的关注焦点。
在此基础上,厂商之间为着共同的目标一致前行,及时分享交流并总结经验,是青花郎在巴中连战连捷的重要原因。这次郎酒股份总经理汪博炜率队突然到访,饶晓英、何平在内的巴中经销商们非常意外,但他们也明白这其中的意义。
饶晓英认为,“这次汪总调研传递的不仅是信任和信心,还给我们带来了切实的帮扶,巴中必须要做好样板。”
而在何平看来,这场开年走访,传递的最大信号便是公司继续围绕青花郎狠抓市场、稳价格、拉升品牌价值的决心,并将全力协助经销商完成青花郎的迭代工程。
据悉,为了强化品牌曝光度,并加速推动第五代青花郎在巴中的深度培育,郎酒的品牌战略,将为青花郎在巴中的狂飙突进锦上添花。
吃烧烤、酸辣粉,喝青花郎
全省经济发展及人均GDP并不突出的地区,千元带的青花郎却强势做到第一并持续增长,看似是一个非典型案例,但这背后也藏着一些必然。
持续的培育让青花郎在巴中市场的口碑与体量连年增长,而一连串喜人数据的背后,采访中饶晓英夫妇、何平等经销商展现的直爽、热情与真诚,也映照出巴中能够成为青花郎样板的“城市基因”。
巴中人敢消费,热情好客,为人待事特别讲究,这是属于巴中白酒消费的地利与人和。通过长时间的市场培育,青花郎成为当地高规格接待的标配。
在巴中,经常可以看到有消费者在路边摊,吃着烧烤喝青花郎,这里有打破白酒传统消费场景规则的独特风景。
“在我们这里,吃酸辣粉都有喝青花郎的”,何平自己喜欢喝酒,他深知巴中人骨子里的待客之道,一桌人吃饭往往都会先叫上一件酒。
目前来看,第五代青花郎的上市是延续巴中市场强势增长的有力保证。
在饶晓英的规划中,接下来的3-6月份,她和团队将配合郎酒的动作,提升品牌氛围的同时也传递产品的品质优势,持续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并且今年,她还会尝试开辟新的增量空间。
“第五代青花郎的升级是很清晰的,能够很容易喝出来”,年前成都那场上市发布会上,何平第一次品鉴就感知到了五代在四代基础上的全面提升。他认为这是青花郎后续在巴中的圈层发酵和扩展团购客户的有力保障。
采访中经销商们有一个共识——真正的好产品就是最好的市场“开瓶器”,也是全面激发市场潜力的关键。巴中有着很好的消费氛围和口碑底蕴,这让第五代青花郎拥有一个高起点。
另外,企业围绕利润保障、市场监管、酒质领先三个维度做好工作,便能在市场打造上占据先手,也能最大化的释放厂商携手的力量。
疫情三年,青花郎在巴中市场依旧实现整体增长,且价格体系保持稳定,这离不开郎酒在大环境承压态势下,主动给予合作伙伴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支持。
“在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郎酒是够意思的。”
链接巴中与二郎镇
郎酒庄园功不可没
绝对强势的品牌氛围,是青花郎在巴中一路高歌的底气,而另外一把与青花郎巴中故事紧密相关的成功钥匙,藏在距离巴中市500多公里外的二郎镇。
这便是“除非亲临,无法言说”的郎酒庄园,这也是此次采访过程中,经销商多次提起的高频词。
“郎酒庄园一个月不去都有新变化,去年酒歌广场让我们眼前一亮,今年我想带客户去郎酒庄园深度体验。”
“我带去郎酒庄园的每一个会员,都被那里的一切所折服,处处细致的贴心服务、宏大壮观的酱酒世界,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什么是三品主义,什么是唯客是尊。”
放眼全国,每年各个大区市场的新老客户、会员源源不断来到这座白酒圣地,又将这里的惊喜与震撼带回各自区域,成为青花郎成长过程中的最佳助力。
川东北的巴中与赤水河左岸的二郎镇,因为一瓶青花郎紧密链接在一起。特别对于高端白酒品牌来说,团购客户的培育和价值挖掘,是实现区域市场爆破的重要环节,傲立中国酒业的郎酒庄园,为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巴中,注入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
可以预见,随着第五代青花郎今年在全国市场的布局铺展,还将有更多类似巴中市场的标杆案例涌现。
一方面,第五代青花郎继续在千元价格带树立品质标杆,同时在更加主动的市场策略和聚焦打法下,它也将为高端白酒特别是酱酒品类在新周期下的突围成长,带来更具普适性的参考范式。
放眼2024年,第五代青花郎在全国卷起的这股浪潮,还将向着市场纵深席卷,继续强化自身在千元价格段的行业地位。正如这次采访中巴中经销商所感慨的,“青花郎市场势能起来了,挡都挡不住!”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