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葡萄酒“双反”进展有了最新回应,市场期望值升温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预期升温,市场出现好转信号

文 | Mia

 

昨日(2月22日),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对“3月取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的反倾销关税”问题回应道,已收到多个利害相关方提交的立案庭审意见,并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商务部将依法推进调查程序,对各利害关系方的主张及其证据进行全面审查。

 

自2023年11月30日启动对澳葡萄酒双反措施的复审调查以来,澳洲酒“松绑”的消息逐渐明朗。从近期市场情绪看,一系列消息透露出的积极信号,吸引各方密切关注,也引发市场整体预期的升温。

 

“双反”近3年

市场对缺失的92%作何反应

 

根据2021年3月28日商务部的裁定,澳洲葡萄酒有倾销廉价葡萄酒行为,对包装容量小于2升的澳洲葡萄酒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征收比例为116.2%-218.4%。

 

征收关税的比例调整引发了巨额的直观影响。据澳大利亚与葡萄酒行业组织的数据,22年前三季度,澳大利亚对中国内地出口额下降92%至2100万澳元。而在此之前,中国曾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海外市场,有着12亿澳元的市场体量。

 

澳洲葡萄酒的下滑带来的连锁反应,让全球葡萄酒企业都在试图抓住商机取代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经销商和市场对替代品的需求中,法国葡萄酒重回进口额第一,智利、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原产国葡萄酒被吹向风口。

 

对此,一位进口酒商梁先生回忆道,市面上真的澳洲酒越来越少,这为一些性价比高的新世界葡萄酒带来机会,零关税的智利就是鲜明的例子。另外,澳大利亚代表性葡萄品种有西拉和长相思等,也让新西兰的份额有所上升。

 

直至2023年11月30日,国家商务部重启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所适用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的复审。在这三年间,进口商的澳洲酒库存已被消耗得所剩无几。

 

“我们熬了三年,还有好多酒在保税仓库清不了关。”一位广东地区的进口商直言“等得很着急”——进口澳洲酒的大门已经关闭好几年,去澳洲化的日子对于澳洲酒进口商而言像“噩梦”一般。

 

而更多人对澳洲酒的期待,是站在期待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整体回暖的角度的。在上海博锐酒业负责人王为看来,澳洲酒的重返将利好整个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复苏。以奔富为首的优质澳洲酒的恢复,将连同国产头部品牌张裕、长城等,将再次引领酒水市场的潮流。葡萄酒市场虽然不可能再回到2012年的热度,但有望迎来大幅度回升。

 

预期升温

市场出现好转信号

 

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影响正在受到整个葡萄酒行业内各方密切关注,在市场中,也已经可以捕捉到一些澳洲葡萄酒即将回归的信号。

 

近日,一则“澳大利亚葡萄酒制造商纷纷借道香港”的新闻刷屏酒业同仁的朋友圈。据澳大利亚葡萄酒协会的数据,2023年12月有531家出口商对香港出口,比前一年增加138家,共计250万升葡萄酒,价值6550万美元,是2019年9月以来最高的纪录。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香港实行自由贸易港政策,货物进出口及转口贸易都不需要交付关税,是澳门、中国大陆、新加坡和越南等地的中转地。此外,一些进口商将葡萄酒囤在香港,等政策放开就能更快切入国内市场,一方面说明内地对澳洲葡萄酒的需求始终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进口商对澳洲酒放开带来的回暖预期十分看好。

 

同时,澳大利亚酒商也在积极布局,做好重回大陆市场的预备工作。去年10月,澳大利亚富邑葡萄酒集团曾发布相关声明,表示将逐步实施一系列计划,以重建公司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对华出口业务,将重新建立起以原产地澳洲为代表的奔富产品组合。

 

对于“松绑后”的展望,天鹅酿酒集团董事长李卫给予积极的答复。李卫公开表示新的开放之后,天鹅庄将采取新的动作与新的市场布局。他也曾提出,过去三年间,针对中国市场在消费习惯等方面出现的市场变化,天鹅庄已经做好了产品策划。

 

“增强大家对整个行业的信心是最重要的”,在成都市靓久橡木桶酒窖持有人陈瑞东看来,前几年澳洲葡萄酒让出来的市场份额,为国产葡萄酒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尽管澳洲葡萄酒的回归对中国葡萄酒市场是的整体发展是好事情,但竞争同样不可避免。

 

长达三年的“双反”即将松绑的消息,为整个葡萄酒市场带来了期盼。无论是酒商的跃跃欲试,还是囤货香港的提前布局,都证明了国内市场对澳洲酒的份额仍抱有信心。这份信心来源于澳洲葡萄酒曾经在中国市场建立的消费认知基础,但随着消费环境的改变,澳洲葡萄酒想要在中国市场再次取得成功,则要面临着更多压力。“双反”结束后澳洲酒该如何重新拿回市场,才是酒企与酒商们更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