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文化火炬,“文化汾酒”佳境渐成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坚定文化致胜,面向未来走向多元“共生”

文 | 刘晓娟  王琦

 

漫长的中国文化长卷中,酒文化独树一帜且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文化名家“杏花村汾酒文化采风”座谈会上,汾酒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李振寰表示,“文学的魅力在于共鸣,白酒的魅力在于共情,文与酒的魅力在于共生。”

 

汾酒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李振寰

 

“共鸣”“共情”“共生”不仅强调了文与酒的相生相伴,更道出了汾酒文化的千年传承与创新开拓。作为中国酒文化版图上的璀璨符号,汾酒用文化连接着过去,承载着现在,引领着未来,并在文化的引领下,加速向“文化汾酒”迈进。

 

立足文化自信

跨越时空完成深度“共鸣”

 

对于有着“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等荣誉的汾酒来说,文化是最重要的底色。从名人书画到诗词文赋,古今大家的才思妙笔共同成就了汾酒如今的文学之盛。

 

在唐代诗人杜牧的笔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句在展现当时杏花村的酿酒盛况的同时,也让杏花村酒家的千古美名流传至今;

清朝时,汾阳人曹树谷所著的《汾酒曲》八首中首次以汾酒文化为书写对象,打开了关注并系统性研究汾酒文化的先河;

到了当代,文学名家郭沫若以名篇《访杏花村》更加丰富了汾酒的文化底色……

 

文人墨客们将汾酒入文,不仅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也让汾酒所在的杏花村有了“中国诗酒第一村”的美誉。

 

 

这让汾酒的文化自信有了更加坚实的文化支撑。同时,由此构成的汾酒文化宝库,也让汾酒具备了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支点。

 

正如行业人士所言,文化名家对汾酒的表达,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打通了用文学视角认知汾酒的通道,让消费者得以更深刻、更立体地感知到“文化汾酒”的价值基础。

 

在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名酒竞争重要维度的背景下,汾酒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传承,将进一步激发出文化共鸣的重要作用,树立“文化汾酒”的高价值标签,在名酒竞争中构建起更大优势。

 

锚定文化复兴

聚焦当下实现场景“共情”

 

“一杯汾清酒,半部华夏史。”汾酒所拥有的6000年酿造史、1500年名酒史、800年蒸馏史、300年品牌史,不仅需要在既往的文化传承中实现与消费者的深度“共鸣”,更需要以创新的形式与场景在当代与消费者实现“共情”。

 

 

为此,汾酒锚定文化复兴,持续为汾酒文化注入新内涵和创新表达方式,将文化力转化为营销力,不断用新维度触动消费者,以新时代的“文化汾酒”助力品牌价值感培育。

 

一方面,汾酒创新打造文化IP,让“汾酒文化”深入人心。以“酒文化+主题特色活动+非遗”为核心内容,汾酒连续7年打造“杏花节”这一专属文化IP;以传播酒礼文化为目的,连续举办9届封藏大典……

 

随着时间的不断向前,这些独创的文化IP也在不断进化,用更具创新性的表达方式提升汾酒的文化势能,强化“中国酒魂、活态为魂”的战略定位和行业站位,为“文化汾酒”注入新鲜动力和更加磅礴的前行动能。

 

 

另一方面,汾酒创新打造文创产品,以“活起来”的文化让“文化汾酒”的形象更加立体,融合新国风潮流的青花40·中国龙,蕴天人之美、喻巨匠之境的汾酒巨匠系列产品……皆是基于文化底蕴的创新表达。

 

从品牌到产品,汾酒都深度推进着对文化的“活化”,以饱含历史感与时代感的打开方式,为汾酒文化与消费者建立起文化共情的具体场景。

 

坚定文化致胜

面向未来走向多元“共生”

 

千百年的历史积淀,组成了兼具厚度与高度的汾酒文化,也构成了在整个白酒行业中独树一帜的文化汾酒。可以说,读懂了汾酒,也就读懂了中国白酒所蕴含的气度与精神。

 

事实上,文化汾酒是汾酒沉淀出以文化为核心竞争力的经营哲学,它将“中国酒魂”的定位和信仰,与品牌文化、文化营销、文化价值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加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品牌表达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汾酒并未局限于传承与创新文化,而是进一步将产业的发展纳入文化表达之中,以多元共生、协同发展的姿态为汾酒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未来,白酒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届时,酒企想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唯有活化文化底蕴,立足文化优势,激活历史文化、品质文化、工艺文化、地域文化等差异化文化优势,才能带领企业走出发展的新路。而汾酒早已走在了这条未来之路上。

 

对于中国白酒行业而言,汾酒以历史文化为价值高地,逐步走出的与文化“共鸣”“共情”“共生”之路,不仅符合白酒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语境中的原本地位,也更符合国际市场对中国白酒面貌的认知。

 

通过“文化汾酒”的建设,汾酒将进一步用文化连接过去,承载现在,引领未来,在“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文化致胜”的崭新时代中,以汾酒文化长城弘扬中国精神,树立国际汾形象,助推白酒行业进入“文化时代”。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