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学飞:向“一”的心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寒潮刚过的初冬合肥,最惬意的事情,是找个地方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喝茶聊天。比如,现在的蔡学飞、黄磊、我。

中国酒业新势力俱乐部理事长 艾庭

 

 

寒潮刚过的初冬合肥,最惬意的事情,是找个地方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喝茶聊天。比如,现在的蔡学飞、黄磊、我。


一脸鼻血的唯一


1985 年生人的蔡学飞,是地地道道的合肥郊区人。世纪交汇时的城郊结合部,应该是中国事故和故事最多的地方。


“我读的高中,在当时的合肥名声不好。学风很一般,全校一年只能考上一个本科。”蔡学飞说。


难道,就这样堕落,和下岗工人子弟们一起成为小混混?


“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这个学校唯一的那个本科生。”蔡学飞说。


蔡学飞有榜样。三年前,他的堂兄蔡学明是那个唯一。六年前,他的另外一个堂兄蔡学锋是那个唯一。


但,读过职校的人都知道,那个学习环境有多差。鸡飞狗跳,人仰马翻,情情爱爱,打打杀杀。


“我高一的时候,数学 23 分;而高考,我考了 138 分(总分 150)。”蔡学飞说。


那是高分。没有老师好好教,怎么可能有这么快的提分?


“我有方法。”蔡学飞的方法,匪夷所思,“我白天在课堂上睡觉。晚上在家做习题。我买了海淀、黄冈等等各地的所有习题,晚上疯狂的刷题。左手,是试卷,右手,是答案,前面,是书本。看得懂,继续做,看不懂,看书继续琢磨。”


这,需要多强的自学能力啊。太励志了。

 

也许,太急切了;也许,太焦虑了。高考前一天,突发疾病;高考当天,鼻血流个不停。


“我的试卷上,都是血。这一科,是语文,是我这个文科生所擅长的。”一卷鼻血的语文卷,脑袋蒙蒙的考生。“这一科,离我正常发挥相差四十分。”但,总算,其他科目尚能正常发挥;成绩公布,蔡学飞还是将将上了一本,进了安徽师范大学。


“艾老师,即使我觉得我考的不好,其实那年,我还是全校第一;即使第一,也只是一个普通一本,哎,可见学校环境对于小孩学习多重要啊。“

 

 

永远第一的一年级新生


大学新生的第一个月,最热闹的是社团拉新。入社团,要交十块钱的团费。


机灵的蔡学飞一想,社团能创收,咱也搞一个?


说干就干,安师大电影爱好者协会创立了。


“这是学校历史上第一个由新生创办的社团。”蔡学飞的 QQ 号昵称,就是“永远第一”。


“学校主管老师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啊,大一的新生竟然敢自己搞社团!”但,困难是不会阻扰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很快,排除万难,“安电”开张。


“我还是全校级别的学生会家教中心主任。”蔡学飞在“永远第一”的路上奔跑如飞,“在学校,我就开了自己的商贸公司,业务只聚焦在旧自行车电瓶车回收翻新售卖。”


这是一个好生意。学生大四毕业了,自行车电瓶车大多愿意低价出;新生大一开学了,大多愿意高价购买。


好生意,竟然让蔡学飞干亏损了。“翻新成本太大了!我还是不专业啊!”


看来,“永远第一”,不能莽撞,不能一门心思瞎干,还需要整合、思考,还需要更加专业。


“业余工作太丰富了,害得我误了考研。”一扇门关上,另外一扇门打开了。

 

 

把一个赛道做到极致


2008 年大学毕业,蔡学飞进入了合肥本地的一家著名餐饮店。很快,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从领班升到经理、又升职到大厅经理,管了一百多号人。


也许,觉得升职太快了,不刺激;也许,蔡学飞觉得需要更加系统的营销管理的能力提升。


蔡学飞进了青岛啤酒扎啤安徽业务团队。一年之后,业务做到了第一。


“安徽的每一个县,我都用脚走过。”有方法,又足够努力,很快又升职到了市场部部长。


光实践,也不行啊,还需要上升到理论啊。


2012 年,蔡学飞进入知名的酒类专业服务机构——方德营销咨询,成为了一个专业的酒业咨询师。


七年的咨询,蔡学飞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陕西西凤、浙江商源、河北小刀,新疆古城酒业……


有些案例很成功、有些案例很窝囊。


“酒业咨询师,是赚取了酒业行业上升的红利和酒业企业发展的红利。真要改变一个项目,太难了。”知难而退,可不是蔡学飞的特点。


2019 年,蔡学飞创业成立知趣(取自“知识+趣味”,立志要做有温度有态度的咨询公司),要让酒业咨询师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为了向项目合作方表明自媒体(包括文字和短视频)对品牌传播、产品销售与推广宣传的重要性,自身“先干再说”,开通了“老蔡酒话”和“老蔡话酒”。


或许是因为科班出身,加上多年的营销实践和营销咨询,蔡学飞的观点尖锐而又实际,常常击中要害,被各大媒体引用。毫无征兆的,“老蔡酒话”火了,全网 100 万粉丝,一个纯粹 toB 的自媒体平台很难得。


“我愿意分享我的观点。但我的主业,不是媒体,而是酒庄咨询。”永远第一的蔡学飞,这次扎进的是一个小赛道:白酒酒庄。


“设计,施工,运营,营销,我们陪着酒庄一起成长。”蔡学飞说。这条跑道,蔡学飞已经默默耕耘了 5 年。


“我们客户不多,但合作期很长。比如 S 客户,就是五年了,销售规模上升了七倍,小日子过的挺好的。”四十不惑。蔡学飞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我要做这辈子自己满意,也能让别人满意的事情。”


不做第一,就做唯一。白酒酒庄,是很多人的机会。白酒有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文化历史、不同酿酒工艺,各地有不同的消费习惯,这就为唯一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第一,是可以争的;唯一,是不可复制的。差异化,就是竞争力,就能溢价。”是不是蔡学飞应该把“永远第一”的昵称签名,改成“永远唯一”呢?

“我们陪跑,把白酒酒庄的天赋、商业、文化做到极致。”蔡学飞说,“靠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是综合竞争力的时代。酒庄和人一样,最终输出的不是产品,而是价值观;内部统一,内外一致,这是心的链接。”


我手上,是即将成书的蔡学飞的心血之作《中国白酒酒庄运营讲义》。

 

 

室内,茶香扑鼻;窗外,阳光明媚。


“每个人都能改变命运,但需要方法;”蔡学飞说,“付出了,就有收获。”


对于很多深处行业寒冬之中的酒业从业人员来说,这句话充满了暖意;酒业寒冬中,会出现更多的新智慧、新思路、新赛道,温暖这个五千年不衰的行业。


这是蔡学飞们的工作,也是我们中国酒业新势力俱乐部的责任。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