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郭媛
近日,贵州省发布《2025年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1600个项目中,共有涉酒项目73个,分布于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县、汇川区等24个县市,总投资额超720亿元,全部投产后,有望新增产能40.33万吨(含酱酒及其他酒种)。
与往年相比,2025年的涉酒项目不仅在数量上有所调整,更在内容上呈现出新的亮点——从传统的扩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到酒旅融合、智能化升级和酒类物流等新兴领域,贵州白酒产业正以全新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
这场“真金白银”的产业升级战,不仅为贵州白酒产业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实现1600亿元的年度产值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贵州酒业投资“增”在哪?
综合梳理贵州省近两年的民间投资项目,对比发现,2025年贵州省重点民间投资涉酒项目数量呈减少趋势,但从占比来看仍处于较高水平。
此次涉酒项目共73个,在总投资项目中的占比为4.56%,涉酒总投资额超720亿元,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为4.50%。
分类别来看,技改、智能化是2025年贵州酒业的重点发力方向,共15个项目,总投资金额超160亿元,扩产超过9.5万吨;此外,酒旅融合也是其中的重头戏,涉及5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超64亿元。
从投资地域分布来看,遵义市仍然是2025年酒类投资的核心区域,涉酒项目共45个,涉及产品生产到仓储物流的多个环节,在数量、规模和多样性上都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毕节市有13个项目、黔东南有8个项目、贵阳市2个,安顺、铜仁、六盘水、黔西南和黔南个1个,项目辐射贵州全省。
根据投资金额TOP5区域来看,仁怀市、金沙县、习水县、汇川区、黄平县的项目数量占据所有涉酒项目63%的份额,集中化特点明显。
除已初具规模和知名度的产区外,贵阳的清镇市、黔东南的施秉县、铜仁的印江县等都在积聚自身的酒类产业力量,朝精酿啤酒、酒旅融合等方向发力。无论是产区还是酒类项目,贵州都呈现出了多极化的发展态势。
锚定1600亿
涉酒投资项目有这些新变化
从2025年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涉酒项目中,我们可以发现几点变化。
首先,是酒旅融合特色项目进一步强化。
当下,贵州正处于整体推进“卖酒向卖生活转变”的关键时期,清单中贵州清镇侏罗纪恐龙文化科普特色小镇的酒吧街、珍酒庄园、习水县步长集团酒旅一体化等项目,将酒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绑定,打破传统酒产品销售模式,通过酒庄、景区、博物馆、美食街等为消费者打造“可参观、可品鉴、可消费”的沉浸式场景。在提供给消费者更多酒饮消费场景的同时,也提高了消费的附加值。
其次,产区多点开花、品类走向多元化。
从产区来看,无论是贵州省内,还是遵义市内,贵州白酒产业正在呈现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在仁怀之外,习水、汇川、金沙、黄平等地的投资吸引力正在明显上升。
清单显示,来自仁怀的项目有20个、金沙有11个、习水有7个、汇川有5个、黄平有4个。此次三笔金额最大的投资项目便来自习水、汇川、金沙,投资金额均在50亿元左右。
从品类来看,73个涉酒项目中,酱酒依然是主角,而在主角之外,其他品类也在悄悄冒头,如施秉县年产5万吨精酿啤酒项目,道真县银山乡苦荞酒业(二、三期)项目等,都在瞄准细分市场,打造差异化产品。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趋势有望引导贵州酒业走向百花齐放的生态之中,形成多产区、多品类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再次,是贵州酒业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强,酒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加速。
近几年来,为推动白酒产业健康发展,贵州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出台相关政策重拳治理赤水河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
当下,贵州酒业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凸显,播州区酱香白酒绿色智能化包装项目、贵州仁怀佰胜智能化纸质酒盒生产基地等项目的出现便佐证了这一点。
同时,清单中与“技改”“智能化”相关的项目有15个,总投资金额超160亿元,涵盖了白酒生产的多个环节,包括酿造工艺的改进、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包装技术的升级等。贵州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培育酒业新质生产力,引领传统白酒产业在新时代的升级转型。
2025年,贵州白酒产业正以多元化的产区布局、创新的酒旅融合模式以及智能化、绿色化的生产方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从仁怀、习水等传统产区的持续发力,到清镇、施秉等新兴产区的崛起,贵州白酒产业正呈现出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新格局。随着73个涉酒项目的逐步落地,贵州白酒产业不仅有望实现1600亿元的产值目标,更将在全国乃至全球酒业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