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变局下的潭酒经营战略:一场跨越南北的品质与模式突围

糖酒快讯 + 关注 1天前
导读:一场共赢大会,揭开潭酒逆势突围的战略密码。

文 | 甘雅婷

 

5月20日,2025川酒全国行暨古蔺酱酒文化巡礼东莞站·潭酒南方核心渠道商品质共赢会”在广东东莞举行。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泸州市人民政府指导,四川省酒业协会、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主办,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古蔺县人民政府、泸州市酒类行业协会、四川仙潭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承办。

这是“川酒全国行”落子粤港澳大湾区的标志性活动。

 

共赢,既是潭酒之于川酒,也是潭酒之于整个南方市场。

 

一场共赢大会,不仅呈现了川酒军团深耕南方市场的决心,更通过经销商实战案例的深度分享,揭开了潭酒在行业深度调整期逆势突围的战略密码。

 

古蔺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蒋维克现场作古蔺产区推介

 

南北共振

从文化巡礼到市场深耕

 

川酒作为四川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自2017年以来,“川酒全国行”北达长春、南抵广州、西到西安、东进上海,相继走过13个省市,遍布近半个中国,成为推广川酒文化、品质、品牌、生态的最佳平台,更是与川茶、川烟、川水、川味一同出川出海,协同四川特色产业走向全国的高品质平台。

 

而作为川酒“十朵小金花”中唯一的酱酒品牌,潭酒此次携“中国酱酒基酒大厂”的产能底蕴与互联网创新基因亮相东莞,标志着其南方市场“双产品线核心策略”正式落地。

 

对此,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冯锦花指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依托成熟的商贸网络和国际化平台,把更多名优川酒带到大湾区千家万户,让川酒的匠心之美与岭南的开放之韵交相辉映。希望作为酱酒新力量的潭酒,继续以“敢标真年份”的匠心坚守品质,筑牢年份酒标杆,以最好的产品、服务满足消费者,不断优化携手共建、合作共赢的厂商关系。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冯锦花

 

在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白酒产业链链长任晓波看来,对于潭酒而言,深耕广东市场,既是战略选择,更是价值共鸣。希望潭酒继续坚守“酿好酒、储好酒、卖好酒”的初心,以“品质共同体”为纽带,与渠道商伙伴构建“共研市场、共塑品牌、共抗周期”的战略同盟;在品质端,持续深挖“真年份、真酱酒”的差异化优势,让每滴酒都成为“泸州产区”的品质代言。

 

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白酒产业链链长任晓波

 

活动现场,古蔺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利军宣布“古蔺产区酱酒文化巡礼正式启动”。

 

古蔺产区酱酒文化巡礼正式启动

 

当“川酒全国行”遇见“湾区经济”,这场跨越1600公里的品质对话,既彰显了川酒军团全国化布局的战略纵深,更揭示了潭酒以“长期主义”应对行业变局的经营哲学。

 

战略定力

在周期波动中锻造确定性

 

面对行业结构性调整,潭酒经营战略呈现三大核心维度:

 

其一,以“品质确定性”穿越周期。

 

依托年产3.5万吨酱酒、老酒存量4万余吨,总储能8万吨的硬实力,潭酒坚持“真年份”产品战略,同时,“百元酱酒就喝潭酒”的定位,使其在终端竞争中“同价位酒质无敌手”。这种品质自信,源自潭酒对“敢标真年份”承诺的坚守——每一瓶酒均标注基酒、老酒年份及占比,用数据化表达重构消费者信任。

 

任晓波强调的“让每一滴酒都成为泸州产区的品质代言”,正是对这种确定性价值的精准注解。

 

其二是构建了“韧性增长”渠道生态。

 

据潭酒销售公司总经理李锐深现场介绍,潭酒渠道规模过去一年增长2.8倍 (烟酒店数量),日开瓶数逆势增长2.8倍。

 

潭酒销售公司总经理李锐深

 

2024年潭酒销量增长58%,远超行业销售额增幅。潭酒产品价格增幅超30%,经销商库存仅为5%,远低于行业平均数值40%。

 

这得益于潭酒的经销模式。潭酒在南方市场创新实施“共研市场、共塑品牌、共抗周期”的厂商同盟机制。实行订单审批制,不压货,使得投资少,低库存,收益大;同时严厉打击线上低价,使得产品价格提升。

 

同时,潭酒还进行异常开瓶的风险预警。大数据分析开瓶异常情况,系统及时预警市场违规行为,作战地图赋能业务,对商家进行跟进处理。这种以动销为导向的渠道策略,在市场试验中得到印证。以粤海省办为例,进驻仅两月便实现开瓶数1773瓶、新增网点113家、组建12人团队的亮眼成绩。

 

其三是一方面深挖“赤水河左岸”产区故事,另一方面,潭酒运用互联网用户思维,建立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数据闭环。

 

李锐深介绍,团队以“中供铁军”为代表,互联网公司地面销售团队占比51.4%。正是产品好、模式好、管控好,方法好,团队好,才构筑了潭酒全方位增长的确定性。

 

共赢方法论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作战

 

在持续耕耘下,潭酒在南方市场的渠道生态已初具规模。

 

海南茗联贸易有限公司2024年4月签约后,通过精准铺货策略实现年动销450万元,持续动销补货终端550家,月均开瓶量达5000瓶;赣州经销商廖振立更以“3月签约回款50万元、目标全年300万元月均开瓶4000瓶以上”的增速,印证了潭酒在非传统酱酒消费区的渗透力。

 

这些数据背后,是潭酒“厂商一体化”运营模式与区域市场特性的深度融合。

 

论坛现场

 

《酒业变局下的潭酒经营战略》主题论坛上,清远市清城区新城鸿宇商行老板黄小贤直言:“白酒经销15年,现在潭酒是自己唯一代理的品牌”。他透露,如今市场行情没有前几年好,价格倒挂,利润越来越低,还要压货,所以放弃了曾经合作的品牌。他表示,愿意跟着潭酒做,他们有渠道、有团队,能够真正明白经销商的想法。

 

 

海南茗联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丽卿也有同感。“我从18年开始关注这个品牌,直到24年才有机会合作。” 曾丽卿对潭酒的模式非常认可,“潭酒重动销不重促销,重开瓶不重压货。目前我用30万资金撬动了600万的盘子,25年会有更远大的目标,相信潭酒在海南能够做大做强。”

 

赣州市龙南市立华商行老板廖振立从去年3月份开始成为潭酒的经销商,目前有8人的专职业务团队,他判断,百元价位段的产品会成为整个行业的主流。对潭酒的发展极有信心。“潭酒有方法,又有营销专业人士支持,动销更加轻松”。

 

整体来看,和潭酒合作的经销商,大都以“零库存焦虑”概括合作体验,潭酒的柔性供应链体系,支持按需分批次补货,终端不会因压货影响现金流。这种轻量化运营模式,绝非单向赋能,而是构建“命运共同体”对抗不确定性,在行业库存高企的背景下,成为吸引各类经销商的关键。

 

这场共赢大会,白酒行业看到了厂商的坦诚以待。这正是潭酒用品质口碑、渠道管控与厂商互信所构筑的系统竞争力。

 

 

在消费理性化与产业集中化并行的新周期,潭酒能否凭借“品质筑基、模式创新、文化赋能”的三重奏,在南方市场谱写新的增长乐章?从东莞站的声声回响中,答案或许已浮现:当一家企业将“共赢”写入战略基因,其边界便不止于市场占有率,更在于构建可持续的价值生态。或许这也正是川酒从“出川”走向“入心”的关键一跃。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