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蒙牛乳业近日公告,蒙牛公司将于2018年5月4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也就是下周五。届时将重选下列董事并授权公司董事会厘定其酬金:马建平、牛根生、Julian Juul Wolhardt及Pascal De Petrini。
目前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卢敏放及吴文婷;非执行董事马建平、牛根生、Tim ?rting J?rgensen及Pascal De Petrini;独立非执行董事焦树阁(又名焦震)、Julian Juul Wolhardt、张晓亚及邱家赐。
这些年来,牛根生颇为低调,最近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还是去年8月1日,西藏水资源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与和合之家的战略合作,并宣布牛根生正式成为西藏水资源首席战略顾问,其本人也亲自出席了当日的启动会。牛根生这次罕见的亮相,给了业内很大的惊喜,纷纷猜想牛根生是打算在此后半生开始卖水,但之后也不闻动静。
牛根生与蒙牛不得不说的故事
回顾蒙牛,从创办到如今,经历了牛根生、杨文俊、孙伊萍和卢敏放四个核心领导时代,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行业环境,不同时期取得不同的成绩。而牛根生,很可能是蒙牛人心中最难忘的标杆。
牛根生部分人生经历:
1958年出生不到1个月,就被父母以50元卖掉;
1978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养牛工人;
1983年进入乳业工厂,从基层干起,直至担任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同时也是伊利创始团队成员);
1999年,从伊利离开的牛根生正式注册成立蒙牛乳业;(此时牛根生已经41岁)
2004年,蒙牛集团在香港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2011年,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一职。
众所周知,蒙牛是牛根生一手建立起来的。1999年,由于和伊利董事长郑俊怀矛盾激化,牛根生被迫从伊利副总裁的高位上出走,那时他已经在伊利工作了16年,从一名基层工人做到了生产经营副总裁,其中坎坷艰辛不必多说,堪称传奇。
被逼到山穷水尽,他凭借着自己“财散人聚”的信念,拉着一些同样在“伊利”郁郁不得志的兄弟们闯荡江湖,成立蒙牛乳业,在打压中却以“火箭速度”发展,在重重围剿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仅仅用了8年时间,牛根生将当时处于三无环境——无市场,无工厂,无奶源的蒙牛打造为全球液态奶和中国乳业的双料冠军,蒙牛的销售额在2007年首次超过了伊利。
正如2003年中国年度经济人物的颁奖词一般,牛根生:姓牛,但他喜欢速度,只用4年就从行业千名之外跨进乳业三强。他姓牛,但他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2005年9月,牛根生宣布将辞去蒙牛乳业总裁的职务。同时,蒙牛乳业面向全球招聘CEO。正是那个时候,牛根生首次面对媒体坦言,希望自己在50岁的时候退休,退出蒙牛的管理层。
2008年,牛根生刚好50岁。大家都在猜测他是否会践约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三聚氰胺事件”,拖住了牛根生优雅的退休舞步。
那一年10月18日,牛根生迅速写了一封长达一万多字的 “中国乳业的罪罚治救 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及长江商学院同学的一封信”,这封邮件也被迅速发到当时一些企业家邮箱。这是轰轰烈烈的“万言书”事件。
2009年8月,“中粮”入股蒙牛,成为第一大股东。在乳业低谷期,中粮入主蒙牛,获得控股权,牛根生辞去蒙牛董事长职位,仅仅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
两年后即2011年,牛根生捐出了持有的蒙牛集团所有股份,这也意味着成为巨富之后,资金还没有拿到,牛根生却放弃了。这样的选择和决定,在中国难觅第二人。至此,牛根生挥别蒙牛。
离开后,潜心公益
牛根生离开蒙牛后,乳业圈内少有听到他的动态,留下的只是关于他的传说。直到2016年,复出的故事好像要上演。
时间回溯到2016年9月,蒙牛管理层发生变动:原蒙牛总裁孙伊萍辞职,职务由雅士利总裁卢敏放接任;牛根生则出现在战略及发展委员会名单中。这在当时被外界看作是牛根生重新出山的第一弹。然而,格外低调的牛根生从未公开露面于蒙牛的任何活动上。
而最高调的一次出现,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担任从未涉及过的矿泉水领域的西藏水资源的首席战略顾问,同时,牛根生在该受聘战略会议上明确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是“公益的初心,市场的手段”。一句话,实际也牵出了外界一直很好奇的问题,蛰伏的这些年牛根生一直在忙公益。
他曾说:“我前半生的梦想是通过度己来实现度人,后半生的梦想是通过度人来实现度己。”成为“专职慈善家”的牛根生,为自己提出两个目标:一是大力推进“基因式慈善模式”,二是为中国由“世界工厂”向“世界脑厂”转型鼓与呼。
早在蒙牛上市之初,牛根生就曾拿出大量股份投入自己成立的老牛基金会。蒙牛上市之后,牛根生宣布捐出所有股份,其妻申淑香十分不解。
她原本认为牛根生只会捐出一部分股份,“这个人真是神经病。我们是1981年结的婚,也是从穷日子里慢慢奋斗过来的。刚刚有了钱,还没到手,就都要捐出去。别人都说他疯了。”而后,《凤凰周刊》将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牛根生并称为“全球四大捐赠巨头”。
新团队,让蒙牛狼性回归
时间到了2017年,蒙牛进入卢敏放时代,而在第一个完整的财年,这个新管理团队交出的成绩自然备受关注,业绩首破600亿大关,让业界惊呼在卢敏放的带领下,看到蒙牛“狼性文化”的回归。
在牛根生时代,蒙牛曾凭借“狼性”在全国市场开疆拓土,和伊利轮流坐庄“乳业老大”,高执行力的“狼性”文化成为蒙牛人的代名词。此后,对蒙牛的发展很多人将其归咎于狼性文化的缺失。
而此次牛根生重选董事,有分析认为,是为了“充分整合各方的力量,确保蒙牛制定出更好的发展战略”,毕竟牛根生“非常了解蒙牛的发展,对行业也非常熟悉”,也有人称“牛根生在蒙牛内部还是有一定威望的,他可以协调老蒙牛人和新蒙牛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如何,时至2018年,60岁的牛根生能给蒙牛带来怎样的能量,着实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