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师虽来自天南海北,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酱香之父李兴发大师的徒弟,李兴发酿酒技艺的传承人。学有所成后,他们将全部精力投身酿酒行业,随后的几十年里,他们用传承与坚守,成为酒业不可或缺的的中流砥柱。
这一次因为纪念宗师而聚首茅台镇,他们三人又将为行业带来什么惊喜?
01 纪念宗师90周年诞辰,师兄妹再聚茅台镇
2020年,正值李兴发大师诞辰90周年。此番师兄妹再聚首茅台镇,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回到“故土”,缅怀师恩,纪念恩师90周年诞辰。
踏进“故土”这一刻,藏在吕云怀心底的那些情义再次迸发出来。兴发老师将几十年全部贡献给了白酒,首次确立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体,完善传统生产工艺,使勾兑工艺更科学,为白酒香体鉴别做出了巨大贡献。“酱香之父、茅台酒厂终身名誉厂长”等名誉勋章,是对兴发老师一生贡献的肯定。吕云怀表示。
重回故地,在小师妹李明英的陪同下,彭茵在李明英酒业制曲车间走了一圈,还品尝了车间正在酿造的五轮次酒,并做出了高度评价,酱香味突出,适口性良好。
一路辗转至休息室,师兄妹三人围坐在一张小方桌旁细数着光阴、聊起了家常。曾经的点滴还在心间流露,时隔多年再次相逢,只有道不尽的千言万语。
除了闲聊之外,他们还在“密谋”一件大事。
作为李兴发的女儿、李兴发大师酿酒技艺的嫡传者,接过“李氏技法”接力棒的李明英,重任在肩。
为纪念父亲90周年诞辰,欲推出一款90周年纪念酒。此次邀请师兄师姐回到故地,与师兄师姐交流经验、学习技艺,为纪念酒的打造出谋划策——这是重任之一。
除了打造纪念酒,李明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以酒明志,传承酱父技艺的同时也必须将李世家的声量打响,让李世家酱酒文化与酿酒工匠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02 传扬“李氏技艺”,只为造就更完美
纪念酒作为纪念李兴发大师90周年诞辰的载体,李明英在其“内涵”与“外延”设计上都下足了功夫。
在酒体设计上,选择50年珍藏的原浆,勾调十年以上储存的老酒,采用李兴发亲传勾调技法,最终勾调出了这一极致完美的酒样。
据悉,珍藏的原浆为李兴发大师在1965年定义“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体后亲手酿制,并于1970年正式封藏于私人酒窖,即李兴发酱酒研发基地的前身,至今存封已达50年。50年窖藏的原浆,无疑是世间的琼浆玉液,其稀缺性无以言表,其收藏价值、饮用价值也足以让酱酒爱好者心驰神往。
在酒坛设计时,选择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锐华先生合作,并作指导设计。取用天然釉质料中加入珍贵翡石玉料材质,将充满盛唐遗风的传统酱黄釉与现代的翡绿釉交融缔合,彰显古朴温润酱古绿釉的美妙效果,祥龙盘踞图案气势磅礴恢弘,双龙戏珠图腾代表两位大师跨世纪合作的创举。
冰冷的瓷釉配以火辣的白酒,更是实现了“冰与火”的巧妙结合。
1000mL装珍藏纪念酒,辅以文化匠心的纪念酒“龍坛”酒樽,限量9000坛限时发售,在消费不断提升的时代,这款纪念酒不仅能“藏得起,也能喝得好”。
03 吕云怀、彭茵指点迷津,揭秘一款好酒的奥义
叙往昔、忆师恩,三位师兄妹感慨良多。
交谈中,得知小师妹为纪念恩师特意酿造了一款90周年纪念酒,细听小师妹讲解纪念酒的勾调技艺和选用的基酒与调酒成分后,吕云怀与彭茵主动请缨,品尝纪念酒,为纪念酒的口感风味提出专业独到的见解。
望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在细细品鉴纪念酒后,吕云怀与彭茵对纪念酒的评价高度一致,90周年纪念酒酒体微黄透明,酱香突出,酒体柔和柔雅,陈香味优雅协调,回味怡畅,空杯留香幽雅持久。
此外,酱香热潮下的茅台镇酱酒企业林立,如何在数以千计的酒企中脱颖而出,师兄吕云怀、师姐彭茵也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师姐彭茵表示,做酒既要传承,也要懂得创新,取其精弃其糟。更重要的是要全方位的贴近消费者,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才是经典好产品。
大师兄吕云怀表示,我们不做规模,不求销量,只为做一款好酒。物以稀为贵,作为恩师李兴发的女儿、嫡传人,应不断放大李明英酒业的文化价值,甚至可以将酒企打造为文化酒庄,做出特色,将文化名片做大,走出仁怀、走出贵州。
在当前酒业大环境下,大师稀缺,此次品鉴会汇聚三位大师,品评鉴赏纪念酒,除了是对恩师情谊的坚守,也是对小师妹的倾情眷顾,更是对酿酒技艺传承与创新的守护,对李明英酒业而言亦是意义非凡。
师兄师姐对李明英酒业未来更大的期待,也成为了李明英酒业向前阔步的巨大推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期待李明英酒业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