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阳光田宇是近几年来崭露头角的一个国产葡萄酒品牌。这个品牌诞生在黄河和沙漠、甘德尔山之间(甘德尔山系的另一侧就是贺兰山东麓),很有意思的是干旱的沙漠、丰沛的黄河水和葡萄酒搭在内蒙古乌海居然幻发出了一种神秘的力量。
与其他国产葡萄酒企业不同的是,阳光田宇走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做自然葡萄酒。这个曾经创新得甚至有一点冒险的选择,使得这个企业和品牌脱颖而出,不仅在行业内有其重要地位,而且在人人渴望健康、自然新趋势下也俘获了大量的忠实粉丝。
糖酒快讯:您之前想要做自然酒时,想到过这会成为一股行业风气吗?当时出于什么考虑,毅然决然就走这条路了?
黄建清:没有,当初没有想到自然酒有一天会成为行业一股风气。
在建设阳光田宇时,我之所以力主做自然酒,是因为葡萄酒业跟农业紧密相关,各个产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各个产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相差很大,葡萄不同,酿出来的酒就是多元化的。要充分体现出产区特色、葡萄园特色,就不能过多人工干预,就必须杜绝污染,更不能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酿酒中过多使用添加剂,最大限度地保留其个性,这样,葡萄酒产品才能彻底杜绝均质化、同质化。而最能表现出各个产区特点、各个产区风土的,我认为就是走自然酒之路。
一句话,自然酒呈现产区的风土,自然酒才能书写中国风格。
现在回头看可能当初有点创新,但我们田旺荣董事长坚定地拍板:好,我们就这么做!阳光田宇就做自然葡萄酒。
糖酒快讯:您现在还需要经常性给别人普及什么是自然葡萄酒?听众的反应怎么样?
黄建清:也会讲,还是会遇到新客户,现在沟通起来更容易了。一些消费者可能不懂自然葡萄酒,但他懂大道自然的理念,并且愿意当成一种的生活方式。
10年前、20年、30年前因为物质匮乏,人们只需有葡萄酒就行了,什么类型怎么做的几乎不考虑。但现在人们更多希望喝到健康,或者是与品牌诉求产生某种精神共鸣。有时候跟消费者讲“什么是自然酒”,然后再带着他们品鉴,常常都会出现反响热烈的场面,这时候不管是酿酒师还是消费者都会很激动。
人们说“酒能沟通天地”,我认为自然酒能真正沟通天、地、人。这是自然葡萄酒的魅力,就是因为它是自然的、真实的,它绝不是工业化的产物。
糖酒快讯:阳光田宇提的是自然葡萄酒,我们看到这两年行业内也有些企业提的是有机、生物动力,在我们看来这些有很多相似性。保留自有特色这一点上,越来越多的品牌跟你们选择一样。您怎么看自然酒酿造上的难点或者说成本上可能比其他一些方法高的问题?
黄建清:自然葡萄酒成本是比一般的酒成本要高。
首先从葡萄种植讲,它不能使用化肥、不能打农药,那么对葡萄园要求就高,它的投入尤其早起投入成本大。
第二从酒庄建设讲,因为它不是一般的工业化的酒庄。大众化的生产或者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在我们看来并不能确保酒的品质,这里面会有很多人为因素,是我们不想要的。例如,阳光田宇酒庄建设的是自然重力法的酿造车间,建筑本身就有自然落差,还因地制宜的在园区内建设了好几个湖,现在百鸟齐飞,园区很美,所以综合起来投入和成本要高一些。
这里必须明确的说,虽然自然葡萄酒是比一般酒的一次性投入要大,但是它的长远利益是大于它的成本的。首先看它带来的环境改变——因为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它不会因为过度地使用化肥导致土壤而板结,整个生态环境也会越来越好,这个长远利益是持久的。其二从酒庄建设看,虽然看一次性投资成本大,但它的运营成本在超过一定的年限以后,它的运营成本一定比其他酒庄运营成本要低得多,而且会带来多种收益。阳光田宇酒庄现在就是乌海著名的4A级旅游景区。
糖酒快讯:今年糖酒会我们明显看到国产葡萄酒的宣传力度和势头高过以往,您认为进口酒疲软的大势下,国产葡萄酒品牌能抓住这一次的机遇吗?需要怎么做?
黄建清:大环境的确有些变化,也算是国产葡萄酒的一个机遇。其实国产葡萄酒跟进口酒有什么区别?这个区别不是在酒质,而是在于国家机制和对葡萄酒产业政策不同。另外,让消费者认可咱们自己生产的葡萄酒得有个过程,这需要时间。毕竟崇洋迷外的心理,也需要通过反复尝试,才能消除。
我们的酒很好,现在市场又可能存在一些空缺,面临这种机遇,该怎么去做?我认为一定要把我们国产葡萄酒不同产区的特色,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风土,一定要给消费者真实的完美的讲述出来,让消费者走进酒庄,去看去品,然后真正接受。
只有完全了解我们国家不同产区的风土特色和它的典型性,同时通过区分不同品牌的葡萄酒的特色差异来充分了解各个产区,体验到不同品牌带来的不同感受,那么消费者就可以很自由的在琳琅满目的国产葡萄酒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口感和个性的产品。
是我们国产葡萄酒人、市场包括媒体该一起去做的,这样国产葡萄酒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