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9月29日,见证由李渡引领的两大行业革命

糖酒快讯2021.09.30

站在李渡古窖池前,一眼便望断千年。而在今天举行的国宝李渡酒庄奠基暨中国白酒古窖微生物酿酒工程技术中心启动仪式上,笔者又仿佛站在了新的历史分界点上。

2002年6月的一天,江西李渡酒厂在改造老厂时,工人在水泥路下面发现了一个水井。酒厂的老师傅依据经验,判断出那应该是一口老井,并认为地下还有文物。之后,酒厂请来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就这样,蒙尘近千年的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又重见天日,出现在世人眼前。

古窖发现的残留酒醅中,含有大量古老神秘的活性生物菌群。研究表明,李渡元、明、清古窖里含有167个OTU(远古时代的古菌群落)。之后,李渡酒业开文物古窖活体保护先河,以保护性酿造让文物活起来。

为更好地研究、保护古窖微生物群,并使之发挥更大的价值,由金东集团投资建设的国宝李渡酒庄奠基暨中国白酒古窖微生物酿酒工程技术中心,于9月29日,在江西李渡镇郑家山正式启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南昌市政府党组成员孙毅,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进贤县县委书记徐强,进贤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县长熊辉,进贤县县委副书记邹敏琴,金东集团董事长吴向东等出席奠基仪式。

国宝李渡酒庄,是白酒历史的绵延,也是白酒科技的前沿,是江西独有的文化景观,也是中国白酒的珍稀宝藏。从某个层面看,此次活动,李渡引领了两大行业革命:开创白酒酒庄新纪元,以及重启古窖微生物的革命性研究。

又或者说,国宝李渡酒庄所开创的中国白酒酒庄新纪元,是以“文化景观”+“意义场”+“融合经济”的方式,让文化赋能白酒,白酒反哺文化的白酒新文明。

国宝李渡酒庄效果图

绵延800年的时空接力

如今的李渡古窖池,依旧酒气氤氲,古微生物群正在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酿造千年前的古雅气息。

国宝李渡酒庄没有原址扩建,而是选择山明水秀的郑家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宝,保护李渡的品牌。

仪式的一个环节,是李渡人的酿酒古菌群落扩培启动接力。接力从早上6点30开始,由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起,至国宝李渡酒庄奠基仪式现场,持续近三个小时。

现场,是由李渡酒业总经理汤向阳,接过火炬,并将之交与金东集团董事长吴向东。最终,吴向东将之安置在写有“800年古菌传承”的主火炬台上。

两地相距只有8公里,但酿酒古菌群扩培启动接力,不止是时间的距离,而是八百年历史的绵延、文化的传承,以及代表国宝李渡迎接重大工程的开启。

这是传递活动的终点,却是国宝李渡新的起点,而此次时空的接力,也让行业看到李渡酒业深入研究、探索古菌群价值的决心。

作为金东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4个全国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占地1550亩,规划建成集生产、科研、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酒庄基地。为此,李渡酒业已与多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为酿酒古微生物的分离、复壮、扩培,奠定坚实的科研基础。

据汤向阳透露,国宝李渡酒庄分为地上、地下、线上三大建设。其中,地上建筑包括大型沉浸式体验戏剧厅、品牌文化馆、私人博物馆、封坛体验中心、五星级酒店、生产区等;地下主要为洞藏酒库,而线上则借助现代科技,打造智能化数据中心等。

国宝李渡汤司令做项目介绍

古菌群中的星辰大海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已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甚至包括太空探索,都已有了巨大的进步。人类在微观领域,却还知之甚少。古微生物群,还有许多的未解之迷,都有待企业和科研工作者们的不断探索。或许,这就是另一种星辰大海。

当年,考古人员发现,李渡古窖池内遗留有残渣,后经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析和检测,确定为固态或半固态发酵法蒸馏酒酒渣。这些距今近千年的蒸馏酒酒醅中,仍含有大量古老神秘的活性生物菌群,可以说是探索白酒起源的“活化石”。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致辞

微生物对白酒酒质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人类对绝大多数微生物群却极为陌生。对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表示,“李渡有近千年酿酒历史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但我们对李渡酒品质量风格作出重要贡献的微生物知之甚少,特别对李渡百年酿酒历史遗存中的微生物群系,及影响白酒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关系,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今天支持中国白酒古窖微生物酿酒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就是希望更好地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积极展开李渡酒业酿酒微生物科研与应用,为李渡提升品质、完善风格奠定基础。”

活动上,马勇亲自为“中国白酒古迹遗存与微生物酿酒工程技术中心”授牌。应该说,国宝李渡酒庄暨中国白酒古窖微生物酿酒工程技术中心的启动,显然是金东集团更进一步地去探秘元、明、清古窖池群微生物体系与价值,也是与科研工作者们共同探讨李渡酒体老熟机理,基酒储存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研究,微生物的古菌生态研究等多方面内容,更是持续进行文物酿酒研究,致力于用活体保护方式进行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

在项目筹备之初,国宝李渡就与江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立了深度合作,对“一口四香”的风味、古菌生态进行持续性的研究,并与华为共同建立酒庄智慧互联网。此次,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江南大学-李渡酒业(元代)古窖微生物联合研发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杨玉蓉博士的“稻谷与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均正式落地国宝李渡酒庄。

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致辞

对与李渡酒业的合作,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表示,中国白酒是生态酿造,而在长江流域的赣抚流域,“其大自然的生态和小区域微生态,是如何造就李渡酒的一口四香,如何成就李渡美酒,则非常值得我们研究。这对丰富中国白酒生态酿造技术也有重要价值。”

此外,徐岩还表示其研究的课题,“从风味的分析,包括产生的途径、关健的控制点、老熟的机理、菌群功能和结构的研究,都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过程,对中国白酒在新时代发展理念方面,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酒庄的文化演绎和沉浸式体验

古窖池、古微生物群,赋予李渡酒以卓越的品质。2015年,李渡高粱1955与53度飞天茅台同台摘得布鲁塞尔国际大金牌奖,2019年,李渡高粱1308在千余款酒中脱颖而出,再次拿下该奖项的金奖。

李渡,是国内唯一拥有2枚大金奖奖牌的白酒品牌。当然,它也理所当然成为中国高线光瓶的代表。只是,一个品牌或产品,品质是基础、底线,而要成长为高端,其背后支撑的因素是复杂的。细究李渡,它能在短短数年间脱颖而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基于自身特点、优势,而摸索出的具有差异化、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模式,即大文化、大体验、大传播、大服务。

李渡酒业拥有的中国元代窖池群,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大型白酒作坊遗址,而这也让它当仁不让地以“烧酒祖庭”自居。又或者说,李渡将这一优势,成功地演绎为自身的精彩,获得厚重的文化底蕴加持。足够的文化自信,正是李渡提升价值的底气所在。

得益于李渡酒业的不断做沉浸式体验,其中国白酒发源地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它从品牌和渠道上避开了与全国性名酒们的正面争锋,而是下沉到消费者层面,搭建总舵-分舵-小舵的三级体验方式,打造属于自己的“沉浸式体验”。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金东集团董事长吴向东等领导为舞狮点睛

更为具体的是,国宝李渡酒庄在保证生产建设的同时,设置沉浸式戏剧演出、复原宋宴、山水烟花秀等形式的体验环节,深化传统文化传承,构建赣派风格江南园林,将赣抚流域深厚的历史人文风情融入酒庄。

这一具有开创性的沉浸式体验模式,是以独特的文化为引子,吸引消费者到酒厂切身体验,而这不仅让他们对李渡酒的品质有直观感受,也更能理解其底蕴和文化,并认同其价值。

李渡在培育消费者的过程中,经由一系列不断深入的沉浸式体验,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与消费者沟通、走进消费者的内心。

现有的三级体验方式,不断地印证李渡在差异化模式上的成功。如今,国宝李渡酒庄暨中国白酒古窖微生物酿酒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正进一步放大其价值,又或是“超能力”。可以说,这让中国白酒酒庄建设进入一个新纪元。

国宝李渡酒庄暨中国白酒古窖微生物酿酒工程技术中心启动

李渡的活法

李渡酒业的定位,是小而美,但从此次奠基仪式可以看出,这是一次“文化李渡、品质李渡、科技李渡、贡献李渡”的完美呈现。这应该是李渡对自我发展的寄望,也是它的活法,甚至是价值观。

就对社会的贡献而言,李渡一直致力于乡村振兴。据了解,李渡酒业先后为李渡教育基金捐款300万元、精准扶贫帮扶活动开展200余场,初步统计累计捐款捐物达1000余万元,帮助数百贫困户脱贫。因平均每年到酒厂旅游的消费者有数万人之巨,而这带动当地土鸡、土鸭、活鱼、蔬菜等农副产品种养发展,惠及李渡镇周边10公里的数千农户。

值此“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宝李渡酒庄落地李渡郑家山,将助力江西白酒产业的发展,实现以项目带动就业,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江西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致力打造江西省乡村振兴样板。

如今,国宝李渡酒庄奠基暨中国白酒古窖微生物酿酒工程技术中心已经正式启动,而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有着广阔的未来。

阅读 7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