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城酒庄 引领酱酒产业崛起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9月7日,贵州林城酒业集团携手行业权威媒体、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在贵阳举办了“创新商业模式 缔造财富传奇”中国酱酒产业投资论坛,贵州大学教授吴天祥、左右脑策略咨询机构总经理权图等国内知名白酒专家齐聚,从专业角度剖析白酒行业现状,分析酱酒市场发展趋势,共同探讨酒业财富机会。

论坛上,林城酒业集团隆重推出“林城酒庄”模式,受到了与会专家、行业媒体与经销商们的一致好评。专家们认为,处于行业调整期,酱酒获得重要发展机遇,而“林城酒庄”创新了酱酒发展模式,将引领酱香白酒产业强势崛起。

酱酒迎来战略发展期

过去,白酒政务消费占据主导,白酒企业安稳地过了“黄金十年”,2012年下半年开始,随着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影响,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高端白酒量价齐跌,中低端白酒继续往下探底。来自行业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白酒行业实现产量1,226.20万吨,同比增长6.33%,增速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实现收入5,018.01亿元,同比增长12.35%,增速低于前几年的25%~30%水平;实现利润总额804.87亿元,同比下降1.67%.2014年上半年,中国白酒行业产量612.5万千升,同比增长7.02%,增幅下降2.19%,销售收入2500亿元,同比增长-5.85%,利润347.71亿元,同比下降12.14%。

在9月7日的“中国酱酒产业投资论坛”上,左右脑策略咨询机构总经理权图表示,随着调整的深入,未来十年,白酒行业将以改革为主线,商务消费会继续放大,民间大众消费以品质为核心,以纯粮固态为核心高品质白酒比重会快速上升,贵州白酒迎来重大利好。权图分析道,中国白酒的有效产能在1000万千升左右,以纯粮固态为核心的粮食酒未来比重将超过60%,贵州白酒以青山绿水为核心的生态,以及酱酒独有的工艺坚守,在品质竞争上优势突出,贵州白酒战略机会来临。

贵州大学教授吴天祥认为,白酒的大众市场很难支撑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谁来引领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他说,中国白酒的发展方向,在品质方面,需要和谐的酒体,而香气方向,则要强调舒适感,口感方向则追求其细腻感,香和味的协调感,从这些方向来说,只有酱香酒符合所有的特点。原因在于,酱香酒具有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高、质量品质高等三大特点。“即使目前行业仍然进行深度调整,也无法改变酱香崛起的长期趋势。”权图认为,前五年酱酒的大势崛起只是酱香市场预热的一个阶段,从长期来看,酱香未来5-10年是白酒行业唯一能快速上升的香型和品类。

创新增长是必由之路

纵观国内市场,诸多一线名酒也纷纷涉足酱酒市场,如五粮液开发了永福酱酒,泸州老窖开发四面酱酒。另一方面,各大企业针对调整期的市场应对政策也纷纷出炉。

今年5月16日,五粮液召开“武汉会议”,将普五出厂价调整为609元/瓶。

6月16日,茅台公布将在相关空白市场区域发展茅台专卖店营销网络。

7月25日,泸州老窖宣布国窖1573经典装高度酒市场零售价由1589元/瓶下调至779元/瓶,团购价调整为680元/瓶。

8月22日,山西汾酒全国成立为五大区域事业部和三大直属销售大区,百万年薪招总监。

都投资酱酒,谁才能取得胜利?都走酱酒大众化发展之路,怎样才能获得稳步增长?毫无疑问,创新增长,成为酱酒企业未来增长的主要方式。权图表示,从商业趋势来看,白酒产业的流通环节缩短,新的商业模式迎来战略性机会。在移动互联为核心的冲击之下,商业信息越来越对称,白酒行业的暴利时代一去不返。白酒产业的长渠道也正在快速缩短,同时,受白酒行业高毛利的影响,随着业外资本正在快速进入白酒行业的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白酒生产领域的产业净利润将回归到15-20%,白酒流通领域的行业净利润将回归到10%-15%,白酒行业进入合理利润发展阶段。

从白酒香型和品类看来,未来浓香、清香和酱香将成为市场主流,其它小众香型成为补充。其中,浓香的市场份额在下降,清香在部分区域市场优势明显(华北),酱香在全国市场快速上升,酱酒的兴起是第三次白酒品质升级,是中国白酒最后的一次品类机会。而其它小众香型,由于消费基础的薄弱和产业群体的市场弱势,未来只能成为补充。酱香之后,中国白酒香型格局将全部完成。

如何把握酱香发展的关键点呢?

权图说,未来酱酒企业将重新建立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必须建立起体验平台、销售平台和服务平台,挖掘和满足消费者对酱香的多重价值,如饮用、收藏、投资等。他认为,酒庄直供模式,创新了酱酒营销模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酱酒销售模式。

林城酒庄模式引领酱酒创新崛起

9月7日,林城酒业在论坛上推出“林城酒庄”模式,当即受到众多经销商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林城酒庄在总部酒庄和消费者之间设立一个平台酒庄,主要解决了资源开发、客户服务和部分消费者建设的工作。而平台酒庄采取联建合运营模式,双方共同拓展市场和进行消费者教育,通过酱酒的品质、文化、体验和酒道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推广市场。

发展原浆酒、酒窖、产地生态还原系统、顾客集群系统,是林城酒庄模式的主要特点。

原浆酒采用“端午踩曲、重阳下沙”的经典工艺。生产经过两次投料、接种酿酒微生物、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经过陈年窖藏。从酿造原料到成品出厂,完全纯手工打造,其酒体丰满醇厚,原香浓郁,甘甜味美, 是白酒最为完美的原始状态,具有收藏、升值的价值,林城酒业集团以酱香原浆酒为经营对象,完成与其它酒类企业的区隔,用独有的品质支撑独有的品牌。

而酒窖以厂家直供模式与经销商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优价的酱香原浆酒,是一个集销售、品鉴、体验、收藏、投资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与消费平台。

产地生态还原系统则是用独有恒温控制专利系统能够保证每一个酒窖中原浆酒储存的温度与酱酒黄金产品茅台镇的温度保持一致,用科技保证品质,用科技铸造独有优势。

林城酒业集团董事长朱文旺说,林城酒庄的技术核心是打造与茅台镇温度、湿度同步,便于白酒中微生物的繁衍,打造可移植的窖藏条件。

朱文旺表示,林城酒窖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改变酒窖的大小,可以几平米,也可以几十平米上千平米,将原产地原浆酱香型白酒直接移植到家门口的酒窖窖藏或自家的酒窖窖藏,保值、保真、增值。

顾客集群系统,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快速传播品牌、产品、服务信息,对目标顾客进行快速搜索,形成供需对接,使每个酒庄都能快速建立起优质的顾客消费群体,并搭建出一流的商业资源平台。吴天祥教授认为,白酒的酒庄化管理模式是中国白酒行业2013年进入调整以来的最新消费方式的探索,将是中国白酒革命性的改革和创新,将推进中国白酒行业向精细化发展模式转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林城酒庄的运营模式正是符合我国白酒个性化群体对白酒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包括收藏和增值的导向。

“十年磨一剑”,从2005年林城老酒上市起,林城酒业从最初单一产品,单一渠道模式,走到今天,形成了独有双品牌的模式,即以林城老酒为主的产品品牌加上以林城酒庄为主的商业品牌,代表着林城酒业已经从传统的产品竞争中跳出,上升到引领酱酒商业模式创新的领先地位。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