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换资本 仁怀酒业的大中华模式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在5月19日震动江湖的“酱香酒123基金启动仪式上”,素称“温和”的大中华国际集团、和它的掌门人黄世再,成为全仁怀乃至全贵州酒业瞩目的焦点。人潮涌动是最大的说服力,“人民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温和,是大中华表现的外在气质——但仅仅是表现。大中华的精神,是秉承在温和之上的坚韧侵略性,投资20亿元建设大中华白酒交易中心,创立启动资金2亿元的产业基金,捆绑为大中华(仁怀)国际金融中心,大企业有大手笔、大气魄,在悄无声息中,占据了消费者的心灵。

金融资本视野下的仁怀酒业,除了使注入的“热钱”,像新鲜血液一样,激活仁怀白酒产业之外,它更为积极的意义是,秉承在大中华国际集团之上的“大中华(仁怀)国际金融中心”,它的运营精神,是跟大中华一脉相承的——现代化、国际化、产业化——传统行业与现代化企业运营精神的接轨,使参与仁怀、贵州酒行业的人员、资本,充满了命运腾飞的美好想象。而从大中华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外来的参与者,在白酒行业如此低迷的时刻强势进入仁怀酒市,它的行为,更具有某种“救市者”的高尚风度。

“酱酒123基金”震动全行业

5月19日,“仁怀酱酒产业基金”成立,大中华国际集团主席黄世再先生,为该基金命了一个颇为“意识流”的名字——“酱香酒123基金”,他解释说,“酱酒123基金”不是一支单纯的功能性的基金,它包含了最基本的“金融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套完整的经营体系,包括生产、销售,推广等白酒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上此前投资20亿元建设的“白酒交易中心”,捆绑为“大中华(仁怀)国际金融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网络,地面分销网络,推广宣传体系、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大中华(仁怀)国际金融中心将是全面现代化、国际化运营仁怀酒业的“产业平台”。这一划时代的、空前的大手笔,在业界引起的震动和行业启示,无疑值得探讨。

专访大中华国际集团主席黄世再

《贵州都市报》酒周刊(以下简称“周刊”):从进入仁怀以来,大中华在全行业引起的震动有目共睹,你的“暴烈进入”带来两个最为显著的效果,其一,大中华白酒交易中心引起了普遍的行业猜想;其二,你本人也作为“外来资本家”的典型代表为全行业所注意。这些问题你怎么看?

黄世再(以下简称“黄”):贵州历史以来都是边远蛮荒之地,是历代封建王朝流放和戍边的目的地;山川阻隔保留了原住民的多种文化单元——这自然形成了贵州多民族和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历史是辩证唯物的,以往的不幸恰好成为了今天的幸运,多元化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成了今天贵州最具区分度的文化特征——这是贵州人与外界对话的个性基础。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业。利用赤水河流域资源和技术优势,适度发展名优白酒,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声誉,推动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贵州白酒行业已经作为一种战略产业被提高到“国家”层面。

大中华进入贵州,目的很集中,集中展示贵州白酒行业(并由此延伸到其他行业)发展、经济建设、历史积淀、人文风光等各方面成果,促进地区品牌战略强化,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塑造区域品牌的特色魅力形象。帮助本地培育特色产业、开展魅力品牌宣传、实施品牌战略规划和经济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从而拉动商贸、旅游等各方面的行业发展,实现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大中华最宏大的叙事篇章,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博大胸襟——这基本上也是大中华进入仁怀的初衷!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的是,众所周之,贵州不缺好产品,白酒行业更是表现得尤其突出,而缺的是“资本化”运作以及据此而生的“现代化市场运作”,多少好东西“藏在深山无人知”,着实令人扼腕叹息,而“大中华(仁怀)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建立一个与活跃资本市场对话的友好平台,让贵州酒走出去,与前沿资本市场产生良好对话,从而引起资本和市场化现代化的运行模式,这既是“以资源换资本”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执行本案最终极的追求。“多彩贵州”的矜贵品格,璀璨夺目。

但是总的来讲,总为企业,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投身于市场,在优胜劣汰中胜出才是企业的最终取胜途径。

至于我个人而言,总为大中华的主要负责人,受到行业注意我觉得是一种肯定吧!企业家没有必要把自己藏起来,企业家本来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职业,君子坦荡荡,“朋友来了有好酒嘛”!

周刊:这次成立“酱香酒123基金”是基于什么考虑?

黄:白酒行业是暴利行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本身是不正常的,要使白酒行业回归正常,回归理性,才有可能在将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白酒行业的市场化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而我们从事业开始之初,就把“市场化”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目标,并不在传统的白酒行业营销模式中挣扎。

大中华本身有国际背景、目前在俄罗斯、朝鲜、东南亚,以及国内二十多个地区都有项目,有投资。作为一个总部设在深圳的现代化企业,“企业精神”是大中华天然血液中流淌的价值观,我们寻求一种,“现代化、市场化、资本化、国际化”的模式道路,来盘活“仁怀酒业”这个绵延了数千年的古老行业,想想其实也很有意思,前途远大——基金的成立,就是为这个思想服务的,当然,它只是整个运营的一个部分。

周刊:选择市场化道路,高投入高风险是必然的?

黄:这是一桩事业,而不简单的是一桩生意,高投入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事业不可能是前怕狼后怕虎就做得成的,坚持下定决定去做就不会东张西望瞻前顾后,你就会赢!

周刊:你对大中华(仁怀)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怎么规划?

黄:现在中国白酒市场呈现出一种“倒金字塔”的不正常现象,就是说越高端的酒卖得越好,这是违背市场规律的,这种现象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白酒市场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参与者;第二,市场空间巨大。大中华(仁怀)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目标,就是带领仁怀白酒,积极加入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周刊:这个份额会是多大?

黄:要跟贵州酒的优良品质相匹配,先做到全市场10%吧,每年500亿。将来根据市场发展,再做规划。

周刊:那你就是“庄家”、“指挥者”?

黄:我们更多的是把自己理解为“服务者”,是为仁怀酒业“解决问题”的人。

相关链接:喜来登走进酒乡仁怀

5月19日,在大中华(仁怀)国际金融中心运营启动仪式上,全球著名酒店“喜来登”与“大中华白酒交易中心”正式签约入驻,这是国际著名酒店品牌首次入驻酒乡仁怀,喜来登酒店的入驻,被理解为“仁怀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据了解,喜来登是世界500强的喜达屋饭店及度假村管理集团旗下的品牌,该酒店集团创始于1887年,1983年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14年年末,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贵阳等城市,已经拥有超过30家喜来登酒店。

喜来登是大中华的长期合作伙伴,2004年3月21日,喜来登酒店集团与大中华国际(深圳)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的酒店部分由喜来登酒店集团统一管理,从而使当时全国最大的单体建筑———建筑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的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进入实质启动阶段,在2005年全面投入使用。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在建筑上和项目硬件上,无论是空间、立面设计,还是幕墙、电梯、空调设备,包括中心区首个直升机空中停机坪,全部是世界级水平的,目的是为跨国企业、世界500强进入市场打造一个超一流平台。

酱香酒123,酒瓶里的仁怀

5月19日,发端于“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酱酒123基金”的具体产品——酱酒123,也同时在“大中华(仁怀)国际金融中心运营启动仪式”上现场发布,记者注意到,该产品的包装设计——产品精神,一改惯常所见的“财富、产地、工艺”等常见手段,而是把“仁怀装到了酒瓶里”,以产品为载体,以仁怀为叙事对象,并赋予了完整的环保精神和操作手段,依托2亿启动的大手笔“酱酒123基金”,此款产品,着实夺人眼球。

全套产品以“年轻化、现代化、国际化”为关键词,“以发现、保护、传承”为开发精神,分为“高、中、低、小瓶”四个系列。

其中:高档产品为“山川系列”,以仁怀境内代表性的山川、河流、风景为叙事对象;中档产品为“民族系列”,以仁怀境内代表性的长住民族为叙事对象;低档产品为“风俗系列”,以仁怀境内代表性的、差异化的民俗为叙事对象;小酒产品为“风物系列”,以仁怀境内代表性的“美食、服饰、工艺、飞禽、走兽、花草”等为叙事对象。

必须要注意到的是,此款产品的开发,不是将仁怀作为单纯的“美术元素”,而是赋予了丰富的现代化环保精神,在“酱酒123基金”的支持下,图书、电影、网络视频、行为艺术等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成为可能。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