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的贵州仁怀市,近日推出了《仁怀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并于9月9日正式施行。该标准系全国首个酒类团体标准、贵州首个行业团体标准。
一直以来,白酒产业都是贵州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并被列为贵州“五张名片”之首重点打造。近年来,以茅台为引领的仁怀酱香型白酒产量、产值、利税及营业收入等均占仁怀工业总量90%以上,占贵州省白酒行业总量的75%以上。随着酱香酒产业快速发展,酱香酒质量和标准不断提高, 由于酱香酒地方标准体系的欠缺,尚未建立白酒产品质量等级评定体系,缺少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基酒、年份酒等白酒产品的估值评价依据,限制了仁怀酱香基酒的上市交易,也容易出现不法酒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扰乱市场现象。
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质监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各部门帮助支持下,仁怀市委市政府安排仁怀市酒业协会开展白酒团体标准制定实施工作。在《贵州省酱香型白酒地方技术标准体系》基础上,征集并采纳省内外多位白酒专家和仁怀当地100多家酱香酒企业意见,由仁怀酱香白酒科研所、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仁怀分院、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国台酒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单位联合起草制定。
《仁怀大曲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团体标准包括仁怀大曲酱香基酒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包含酱香型白酒一至七轮次基酒标准、综合基酒、生产技术和酱香大曲生产技术规范,共有10项。将对健全我国酱香型白酒标准,补充完善贵州省地方标准《贵州省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引导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 提升上市仁怀酱香酒的质量品质,促进酱香酒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仁怀酱香酒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贵州省仁怀市酒业协会会长吕玉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仁怀酱香技术标准主要表现在:有机理化指标,每一轮次都有不同的基酒产品滋味要求。其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让仁怀酱香白酒产品更加标准和规范,形成统一的“大典酱香”标志性标本,固定一个标准和模式。标准制定活动从今年1月份启动,用了半年多时间制定相关标准,能够不再让“大曲酱香和糊曲酱香”混为一谈。因为此前,全国各地都在生产酱香酒,包括四川、山东、湖南,这些地方生产的主要是“糊曲酱香”,而仁怀生产的则是“大曲酱香”。我们“大曲酱香”有严格的生产标准,即“12987”标准,一年一次生产周期,二次投粮,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按这个标准和程序生产出来的仁怀酱香酒,在“酸、甜、苦、辣、涩”五种味道会融为一体,是有生命力的酒,没有添加剂。通过仁怀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建立和施行,会让消费者理解和识别“糊曲酱香”和“大曲酱香”之间的差别,肯定会对仁怀酱香酒带来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最后,贵州20余家酱酒企业代表上台宣读了仁怀酱香诚信联盟宣誓词。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