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42号文件催化山西酒业变革,央视陈伟鸿对话关键人物都说了啥?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5年后山西核心白酒产区吕梁白酒产能达到30万吨,抓紧建设白酒交易会展中心、国家白酒质检中心、白酒企业到吕梁投资零审批、成立吕梁白酒基金……

本月,山西省进一步强调全面实施国发〔2017〕42号文件,推动山西省经济转型升级,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彻底不当“煤老大”,比煤炭更能在国内国际舞台上代表山西名片的山西白酒,尤其是白酒核心产区吕梁、汾阳在如此急迫的转型升级政策指引下正在谋划一系列变革。

9月28日上午,“CCTV酒”之对话在汾阳王府展开,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主持人陈伟鸿带着关键性问题,与吕梁市市长王立伟、汾阳市市长吴晓东、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剑南春集团副总经理田峰、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侯清泉展开了一场极具思想深度的高端对话。本文节选对话核心内容。

对话两大市长

对话嘉宾:吕梁市市长王立伟、汾阳市市长吴晓东

对话概要:从“地中金”到“杯中物”,白酒成地方经济转型新马车

对话主题:山西吕梁和汾阳都在深化转型,从过去的资源型城市向其他产业转型,而白酒产业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的重要马车,用吕梁市市长王立伟的话总结,当地经济将从“黑”到“白”再到“绿”,还要到红的发展轨迹。

地方转型升级大数据、白酒产业加大拓宽

陈伟鸿:月初国务院下发了支持山西深化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这场转型仗怎么打?对吕梁、汾阳白酒产业有何影响?

王立伟:国务院的关爱和支持下,吕梁市转型力度和决心越来越大。吕梁的转型有很多路径,产业升级,“由黑转白”(煤转白酒),煤焦化、煤电铝以及技术创新产业都是方向,当然大数据和白酒产业更要拓宽道路。

吴晓东:汾阳在转型升级中将围绕三个主题做文章,一是围绕农业做文章,二是围绕白酒文化做大生态旅游,三是拉长产业链做好物流服务。

吕梁白酒贡献6%GDP 5年后产能增至30万吨

陈伟鸿:汾酒可以说是吕梁的命根子,汾酒每天能卖出多少瓶?两位市长可以谈谈白酒对吕梁市的经济贡献吗?

王立伟:白酒成为地方经济转型的主力军。目前,山西省吕梁市和汾阳市是清香型白酒的聚集地。吕梁的白酒产业占吕梁GDP的6 %,是吕梁的支柱产业。目前白酒产能为17万吨,五年后为30万吨。

吴晓东:汾酒每天要卖出24万瓶,1-8月份产值超过30亿元,占汾阳市工业增加值73%,占汾阳市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上交税金17.44亿,占汾阳市76.1%。汾阳有四个享誉全国的品牌汾酒、汾阳王、竹叶青、杏花村。可以说是酒厂兴,汾阳兴。

从“黑”到“白”再到“绿” 还要到“红”

陈伟鸿:请问煤炭和白酒产业的转型都做出了什么改变?

王立伟:吕梁不仅煤要转型升级,从黑到白再到绿,还要结合吕梁红色文化走向红!把旅游文化产业做大。从煤炭产业向白酒产业转型,并通过白酒产业带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吴晓东:汾阳13家煤业企业家已经共同投资修建了10万吨产能的中汾酒城,2倍于平遥古城、10倍于故宫面积。今后还要建白酒交易会展中心和国家质检中心。

一系列政策助推白酒发展

陈伟鸿:请问两位市长,政府有哪些举措助力白酒产业的发展呢?

王立伟:白酒企业到吕梁投资零审批,实行备案制,我们还将成立吕梁白酒基金支持白酒产业转型发展。

吴晓东:汾阳市将加快推进酒城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促进开发区招商引资。建立软环境,为前来当地投资的白酒企业提供政府投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净化白酒市场,整顿白酒市场秩序。


对话两大企业

对话嘉宾: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剑南春集团副总经理田峰

对话概要:走出去,白酒国际化有哪些路径

对话主题:作为世界6大蒸馏酒之一,中国白酒很早就开始走出国门,但是其市场占有仍然赶不上其他烈酒,接受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中国的很多知名白酒品牌活跃在国际舞台,对于更多的白酒来讲,国际化该不该?怎么实现呢?

中国文化是国际化的敲门砖

陈伟鸿:“一带一路”建设逐渐落地,这也是中国白酒品牌面临的机遇。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让外国人真正的学会品酒,爱上白酒,中国酒企是怎么做的?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张琰光:现在汾酒已经走到了各大洲部分市场,虽然现在白酒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但是中国白酒与其他蒸馏酒相比,中国白酒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和优秀的品质,是有国际化的基础。而且文化的传播要有经济物质的支持,现在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中国白酒文化向国际传播的机会来了,中国白酒要走向世界,汾酒会担当这个责任,让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汾酒将加快走向国际。

田峰:今年截止到目前,剑南春已经出口到了37个国家,最远到达了南非。剑南春一直把传播中国白酒文化为己任,我觉得中国白酒国际化可以从三点出发,一是中国白酒在西方有很大的市场,要有进入这个市场的战略规划;二是进入国际市场要创新营销思路;三是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创新产品,创新营销,打造新的消费场景

陈伟鸿:在中国白酒走出去的同时,西方人对酒的经销理念、经营方式,甚至打造品牌的手段,有没有可以让中国白酒引进来的呢?

田峰:做产品就是做消费者需求,企业的使命是创造客户价值,做产品和服务都是服务于消费者。剑南春一直和轩尼诗、帝亚吉欧有合作,他们有很多有点值得中国白酒企业学习,如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酒的感觉、定位;以看消费者需要为使命;在整个生产控制和营销管理精细化等。

张琰光:中国白酒在国际化道路中,基本都是作为调整鸡尾酒的基酒,在国外,白酒的消费场景多在酒吧,调制鸡尾酒,这一方面,中国白酒非常有市场。

田峰:中国走向国际,要创新营销,要考虑白酒的消费场景。

传统与现代碰撞,白酒企业如何对接新生代

除了白酒的国际化,与新生代的对接,拓展空白市场,是白酒企业思考的问题之一。

张琰光:我认为就是要坚守和创新,要是白酒在酿造技艺上要坚守,在传播方式上要创新。因为应消费者需求是白酒企业思考的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在传播上迎合80、90消费者喜好,让年轻消费者了解汾酒的文化,喜好产品,转化为品牌力,从而转化为营销力。

田峰:剑南春不是卖酒的,是做中国白酒文化宣传和产品服务。未来中国的文化被挖掘和弘扬的越来越多,我们要关注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也要让年轻消费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


对话消费者

对话嘉宾:汾阳市市长吴晓东、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剑南春集团副总经理田峰、现场消费者

对话概要:营销潮流化好酒平民化

对话主题:白酒营销进入消费者话语权时代,消费者代表对企业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消费者提问一:酒企未来会不会植入当下最火的节目,比如说中国有嘻哈?会请小鲜肉来代言吗?

张琰光:我们汾酒冠名了非常火爆的节目《朗读者》。我都是50几岁的人了,但是我一直在追赶你们,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赶上你们。

田峰:我们作为中国白酒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中国白酒传统文化。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只要是符合传播中国传统文艺、适应消费者需求,我们都会考虑请不同的代言人。

消费者提问二:年轻人也想喝好酒,我们也想喝剑南春,喝汾酒,但是太贵,消费不起,未来有没有计划推出一些产品,能让年轻人消费得起的好酒?

张琰光:现在汾酒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如我们的玻璃粉酒,用五六十块钱买到名酒,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田峰:酒是情感沟通的渠道,剑南春的使命是文化的传播,我们会根据不同消费者、不同场景推出不同的产品,价格不同,但是其价值不会有太大区别。

消费者提问三:名酒如何应对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

田峰:白酒企业面临非常多的压力,如环保、市场营销等。如何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产品,是企业要思考的,而且我们不怕竞争,我们企业间的相互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张琰光:洋酒进入中国时,白酒推出了低度化产品,就是在应对洋酒的冲击。白酒企业应该获得更多的支持,保护国粹,让中国白酒文化走向世界。在面临国际洋酒、葡萄酒和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白酒完全有实力参与竞争,并获得胜利。

吴晓东:企业不管是坚守还是坚持,都要提升产品质量,低成本高品质,消费者喜欢的产品。传统白酒应该在供给侧改革有所作为。中国白酒企业生产出全民喝得起的好酒。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