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入,茅台、五粮液、汾酒、沱牌舍得和衡水老白干在内的多家上市白酒企业均传出探索混改的消息。
12月16日,汾酒完成了其经营层面上的第三个混改实体,与厦门象屿集团等合作成立了福建省内第一家白酒混改企业——象屿汾酒(福建)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屿汾酒公司)。
这也是汾酒集团、象屿集团、福建烟草海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落下的重要一子。据悉,象屿集团旗下投资企业象屿酒业控股56%,汾酒集团旗下投资企业汾酒销售公司、福建烟草海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投资企业福建海晟连锁联合控股29%,还有酒行业中实力雄厚的渠道大商——上海东韵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奔喜富酒业有限公司、广州市龙之祥贸易有限公司等社会资本共计持股15%,实现了国资、民资大融合,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 释放权力赋能酒商
据汾酒集团副总经理、改革办主任刘卫华介绍,汾酒创意定制酒公司由汾酒集团绝对控股,着力于创意和定制酒市场的开拓与开发;上海汾酒管理运营公司属于汾酒相对控股,合作方是两家极具实力的渠道商;不同于前两者由汾酒集团主导运营的模式,汾酒象屿公司以象屿酒业为主,汾酒集团只作参与经营,这在汾酒历史上是第一次,是汾酒改革以来的一次全新尝试。
然而此次汾酒为何如此“大方”赋能,释放权力呢?
刘卫华坦言,近些年来,福建东南地区一直是汾酒的一个薄弱市场,而扎根于厦门的象屿集团,在政策、资源、团队和渠道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近年也积累了丰富的混改经验,所以这一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以象屿酒业为主导运营,汾酒参与管理。
汾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汾酒销售公司、竹叶青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俊补充道:“把汾酒推向全国,这是我们的目标。然而目前除了环山西市场外,有很多市场还都处于发展阶段。汾酒通过释放一些品牌资源,让当地有渠道、有实力、有理和有团队的经销商通过模式创新,把它所属的市场发展好,必将有利于汾酒的全国化战略。未来,我们将继续支持和加大合资公司的工作,以期在更广阔的区域,通过市场化经营和管理,激活更大的市场,形成全国市场联动的一盘棋,真正实现清香汾酒的王者归来。”
2 汾酒的全国性市场布局
汾酒集团董事、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建伟在接受记者时表示,汾酒是开放的汾酒,不是保守的汾酒。此次与象屿集团混改成立品牌合资公司,一方面是为了扩张省外市场,加强全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另一方面是出于国际市场的考量。“希望通过这次与象屿集团的合作,推出汾酒大师战略级品牌,唤醒华南市场的消费激情,并逐步发展,走向全国。同时,厦门是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将有利于汾酒推进和落实国际市场规划。”
此外,基于本次合作共同成立象屿汾酒公司,常建伟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构建现代科学管理模式,开放合作、凝聚共识;二、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互信互利、共承风险;三,集聚资源优势势能,融合发展,合作共赢。
3 重磅推出战略级新品——“汾酒大师”系列
此次三大国企主导,联合社会资本,建立混改的市场化合资品牌公司。汾酒集团为合资公司量身打造战略级专属产品——汾酒大师系列,立足福建及华南市场,布局全国。
汾酒大师系列产品首批推出:红花、青韵、金樽。这三款产品融合了古典美与现代感,瞄准次高端市场。据悉,后期还将推出“汾酒大师”大坛装系列,以满足广大白酒中高端消费者个性化收藏、品鉴等市场需求。
在共享经济时代,传统厂商关系或将时过境迁。正如常建伟所谈到,如今,在厂商合作中,应该更多地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融合、整合与共享,从而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的新型关系。当前市场环境下,要摒弃过去资源独享、自我为大的狭隘思想,要以开放、融合的胸襟,共同推动健康发展。同时以开放的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才能实质性的改进共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真正通过混改增加企业竞争力,激发企业活力,拓展发展空间。
新闻热线:13708223356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