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央视文化节目《朗读者》的朋友会发现,第二季《朗读者》已经开播了,并且第一期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宗庆后。这位已73岁的老人高调亮相节目吸睛无数。
宗庆后亮相《朗读者》,脱稿朗诵《八十抒怀》
在这期节目中,宗庆后在和董卿互动过程中回顾了他的艰苦岁月,并且全程脱稿朗诵了季羡林先生的《八十抒怀》,展示了这位企业家独特的魅力。
《八十抒怀》节选
看一看自己的身体,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看一看周围的环境,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金色的朝阳从窗子里流了进来,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楼前的白杨,确实粗了一点,但看上去也是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时令正是冬天,叶子落尽了;但是我相信,它们正蜷缩在土里,做着春天的梦。
而回头看呢,则在灰蒙蒙的一团中,清晰地看到了一条路,路极长,是我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国家、对别人有益的事。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为什么要脱稿?有人解读为宗庆后认真做事的性格,但听完他语调舒缓,眼神坚定地朗诵,你不得不想,这是否就是宗庆后内心的倾述?
文中有一句:“而回头看呢,则在灰蒙蒙的一团中,清晰地看到了一条路,路极长,是我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不知道在朗读的时候,宗庆后是否想起了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路。正是这一条路,鼓励了无数想要创业的年轻人。
经历艰苦岁月,问鼎首富仍怀质朴初心
成功的背后,从来不缺乏坎坷的故事。
宗庆后194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小时候家庭贫困,兄妹五人只靠在杭州做小学教师的母亲的工资度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十七岁开始在农场工作,修大坝、挖沟、拉石头、种棉花、杀猪……什么都干,一待就是十五年;后来顶职回城后做工人、跑销售,曾经被人看不起。
到42岁,大器晚成的他才开始正式创业——1987年,宗庆后创立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基于年轻时的经历,他创业时就提出“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自强不息”的十六字企业精神。
1991年他在此基础上成立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一直到现在都担任着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一路带领娃哈哈成为独占鳌头的饮料帝国。
其间,2010年、2012年、2013年,宗庆后四年间三次问鼎《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宝座。但那个时代为宗庆后的性格打下烙印,无论上山下乡,还是商海浮沉,他始终怀揣最质朴的初心——财富分享,热心公益,生活节俭。
独特人格魅力:财富分享,厉行节俭
从1999年开始,宗庆后就在娃哈哈实行全员持股。如今,已经有近2万名员工持有娃哈哈的股份。在娃哈哈工作满一年,通过考核的员工,都可以购买一定数量的娃哈哈股份,每股1元,回报率在50%—70%之间。
共同富裕是这个社会的终极福祉,也是首先富裕起来的人应该尽的责任。宗庆后一直有个朴素的财富分享理念:帮助未富人群共同富裕。宗庆后还默默地帮过许多人。
“娃哈哈存折”的故事他基本没对外界讲过,那是1993年的初春,宗庆后邀请了10多位校长前来娃哈哈参加一个座谈会。“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想听大家谈谈教育的困难。”宗庆后说。教育的困难,每个校长都有一肚子苦水。
座谈会后,很快有消息传来:娃哈哈要给全区(杭州市上城区)每个教师每月补贴50元。50元,在那时候是什么概念?当时老师的月收入才400多元,5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时的物价差不多是这样的:一根油条三分钱,一个大肉包一毛五,一碗菜肉面六毛五分,一碗片儿川大概八毛钱。涌金君当时在杭四中上学,每个月的零花钱才五块钱。难能可贵的是,这本“娃哈哈存折”延续了二十多年。
去年双十一期间宗庆后还给员工派发了2.5亿“剁手费”,感谢娃哈哈人30年来的齐心协力、风雨同舟。据说,这笔钱是按贡献度发的,惠及面相当大。宗庆后对员工的好,是有目共睹的。
南周之前采访董卿时问,节目邀请嘉宾的标准是什么?董卿说:“有人格魅力、人文情怀。”宗庆后无疑是一位有魅力的人。
他身上有许多让人敬服的品质。除了践行共同富裕理念,他也倡导节俭,即便他曾坐上中国首富宝座。
董卿在朗读前对宗庆后进行了采访,展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他一个人拿着行李在机场候机厅候机,还有一张是他坐高铁二等座出差。
对此,宗庆后这样回应:他们认为我是有钱了,就应该坐在比较高级的舱位,在我认为不应该这样。
他一年的生活费不超过5万,节目中他说,“现在可能连5万块也没有了,因为以前抽烟,现在把烟戒了。”他到哪儿读穿着布鞋,即使上节目一样,因此被称为“布鞋老总”。
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都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从宗庆后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他博爱宽容且平易近人的魅力。
他也不拘泥于个人利益。 季羡林在《八十抒怀》中写道: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国家、对别人有益的事。
宗庆后也说过:“一个人要做点事业,首先要有理想。现在我是应该不需要再继续赚钱了吧,我这几辈子也用不完。但我还在努力工作,只想要为社会、为国家做点贡献。”
在朗读《八十抒怀》之时,另一种意义上宗庆后也在读自己。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