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要“退出中国”:家乐福大中华区上半年利润劲增177%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近日,家乐福集团发布2018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家乐福大中华区经营利润较去年同期劲增177%。

家乐福中国方面表示,与腾讯战略合作后,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双方合作的智慧门店将在全国推广,同时,扫码购功能年底将在全国门店实现。

而就在前不久,“家乐福正式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还在网络广为流传。

负责人:退出中国很“离奇”

这条消息的主要内容是:

“近日,家乐福正式宣布:法国总部裁员2000人,并且和腾讯、永辉签订了中国潜在投资意向条款,此后,家乐福将会把中心转向电子商务。这份声明虽然委婉,但其实已经说明,家乐福最终卖身腾讯,退出中国市场。”

而后家乐福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未接到相关通知,门店均正常营业,未受到任何影响。家乐福近期没有与腾讯、永辉进一步合作的消息。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家乐福中国已经注意到近日网上的传言,“这个消息太离奇了”,刚开始觉得没有必要辟谣,不过随着消息不断发酵,后期官方可能会给出统一的明确说法。该负责人介绍,法国总部裁员,和腾讯、永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心转向电子商务这三大论据,都是今年1月的旧闻,如今再翻出来热炒,里面没有任何新的内容。

传言为何甚嚣尘上?

那么,“家乐福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为何甚嚣尘上?

1995年,家乐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几年时间,就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以及四川、云南等地纷纷开店。

2006年,家乐福在中国门店数就突破100家,而且每到一处,都相当火爆。

2009年,家乐福中国在华大卖场领导者地位,被大润发超过。

很快,家乐福在华门店数,也被长达半世纪的最大竞争对手沃尔玛超过。

此后的每一年,家乐福中国的业绩和利润都在倒退,每年以超过10%左右的幅度下跌,始终不见好转。

2017年,家乐福在中国的营业额是480亿人民币,净利润只有3200万人民币,按照营业额算,家乐福排在第七,落后于华润万家、大润发、沃尔玛等传统竞争对手,也落后于永辉超市这个新晋对手。

01

不思进取,导致节节退败

张宏兵曾经是家乐福中国的一名高管,在这家公司就职十多年。他在家乐福工作的时间,正好是家乐福在中国最为成功的十几年。

内部也曾经发觉大卖场本身已经出现了问题,“但家乐福那时是处于躺着赚钱的阶段,没有人管那么多。不思进取,错失了几次转型的绝佳机会。”张宏兵说。

而在零售行业资深人士陈岳峰看来,也正是这种不思进取让家乐福本来建立却一直缺位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最终成为家乐福自救的阻碍。

2010年7月,家乐福西安小寨店关店。这是家乐福第一次关闭在中国的门店。


如果把市场竞争视为一场游戏比赛,那么2010年前后家乐福还有续命时间。当家乐福开始出现关店危机时,永辉超市才刚刚从福建扩张至北京,并步入资本市场。家乐福有充足的时间调整,但是它并没有付诸行动。

家乐福一个最大的短板在于供应链缺失。它没有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环节,所以没有自己的供应系统,家乐福的物流体系一直是由供货商将货品直接送达店面,在大卖场的黄金时代,供应商处于相对弱势。但是家乐福并没有对优质上游企业进行并购或者参股而产生供应链协同。

2009年,家乐福的门店数量被大润发超越。

2010年,家乐福的销售额被沃尔玛超越。

2012年后,家乐福中国业绩和利润,开始进入到双下滑的阶段。

到了2016年,家乐福的单店业绩从2009年的2.35亿元滑落至2016年的1.58亿元。而大润发和沃尔玛的单店业绩分别为2.54亿元和1.75亿元。

很显然,家乐福落后了。


02

家乐福为何在中国陷入困境?

家乐福中国业绩的接连下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电商的冲击。从2010年开始,电商在中国快速发展,大大地打击了传统的超市行业。家乐福也曾试图还击。

建立电商:送货太慢、无价格优势

2013年,家乐福中国建立了电商“家乐福网上商城”,聚焦送货上门。

但是家乐福的送货太慢了,北京地区最快能次日送达,上海极少数区域能够享受3小时急速送达服务,而且,用户需购买129元才享受包邮,这与88元包邮的天猫超市和99元包邮的京东超市相比,时间、价格都已经输了。

布局便利店,没能阻止颓势

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省时、优质、注重服务的便利店兴起,瓜分了一部分大超市的市场,2015年,家乐福首先在上海推出 “Easy家乐福”便利店,用自己大卖场的地价成本优势,抢占社区便利店生意。

然而,从开出首家店到现在,“家乐福 Easy” 只有30家店。从2017年开始,凡是所有新开的门店,全部缩小自营卖场,同时扩大体验性业态占比,想要留住客户。

这个方案去年实行了一年,依然没能阻止家乐福中国的颓势。

积重难返,千疮百孔

在供应链上,家乐福也做得不足,它没有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环节,没有自己的供应系统,主要是由供货商将货品直接送达店面。

同时家乐福还面临员工消极怠工、产品价格偏高、与供应商关系僵化、供货不足、食品安全等问题。战略失误和各种问题频频出现,这些都使得家乐福积重难返,因此在中国的业绩连年下滑。

事实上,近几年家乐福在海外市场频频落败,先后退出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市场,不得不收缩战略把经营中心放在欧洲,主要是法国本土市场。

2018年世界五百强,家乐福排在第68位,营业额为912.763亿美元,纯利润是-5.986亿美元。和在全球营业不顺一样,家乐福在亚洲的情况也不乐观,

根据家乐福官网发布的财务报表数据显示,2012到2017年六年间,家乐福在亚洲地区的年销售额分别为72.18亿欧元,72.72亿欧元,70.56亿欧元,74.59亿欧元,68.81亿欧元及65.57亿欧元。5年来,家乐福在亚洲区的销售额下降了6.6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52.07亿元。

2018年3月6日,成都。闭店前整个商城进入“清仓”模式,吸引很多市民前来购物。

2017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家乐福深陷“卖身”传闻。1月18日,更多传闻是阿里、欧尚将收购家乐福中国卖场。

1月23日,家乐福方面宣布,腾讯与永辉将对家乐福中国进行潜在投资,目前已与双方针对家乐福中国进行潜在投资签署了投资意向书。上述三方将在供应链整合、科技应用和业务赋能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合作。此次投资完成后,家乐福仍将是家乐福中国的最大股东。

家乐福亚太地区总裁唐嘉年当时明确表示,家乐福不会离开中国。

此外,家乐福集团公开了“家乐福2022计划”,致力于成为全球食品消费转型的先驱,其中包括,目标到2022年,生鲜产品消费者增加一百万,有机食品营业额达到50亿欧元,自有品牌营业额占比达到三分之一。

投身腾讯系 对决阿里

据称自2018年1月,家乐福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后,在智慧零售的探索与合作始终在密切进行中。首个合作项目Le Marche也于5月正式开业。

作为家乐福全球智慧零售生活旗舰店,在门店设计,陈列风格,商品选择,区域划分等方面层层体现“生活门店”的理念,同时采用了“人脸识别付款”、“小程序扫码购”、“IP互动引流”等革新的体验和服务,为顾客呈现“智慧门店”。

Le Marche的开业,进一步丰富了家乐福在中国的业态,通过便捷时尚的体验和潮流内容IP提高年轻人的到店率,提升销售与运营效率。

据悉,深圳等地的门店也即将改造升级,智慧零售转型将逐步在全国门店推广。

中国零售业发展日新月异,正如家乐福大中华区总裁唐嘉年先生所说,“中国,是零售的实验田,能为集团其他国家带来启发和借鉴”。家乐福将继续坚持“多业态,多平台”的发展战略,深化数字化改革与创新,贯彻食品转型计划,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生活体验与服务。

整理自:联商网、IBD国际商务专刊、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济网、界面新闻等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