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中国酒业来说有太多的精彩好戏,自视一家慢公司,从商业金字塔底的全产业链筹谋,到重塑新青年文化,再到试水国际化战场的江小白也不例外。
自2017年,进入全国化量级,站上新发展起点的江小白,突然成为外界关注的“聚光点”,正反两派的舆论战更是让其不断刷屏。
直至2018年7月28日,“江小白酒业集中产业园”、“江小白高粱产业园”项目启动仪式在重庆江津区举行,江小白“全产业链计划”曝光,所有的流言蜚语终成满天礼花。长大后的江小白会怎么走?其品质、营销、渠道、国际化、文化等战略到底怎么样?仍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2019年1月2日,新食品杂志社总编助理、糖酒快讯主编刘彬联袂一点资讯华南客户群总监孙凤霞,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酒业中坚,对话江小白,论道江小白在新风口的另一副长相!
谈营销:走时尚化路线
新食品:一提到江小白就是文案做得好,文案作得好的酒企很多,为什么偏偏江小白被屡屡提及?江小白到底是青春酒还是时尚酒?
江小白:谢谢!首先,如果做好文案就能成功,这个世界上最成功应该是那些广告公司。做企业,既要营销好,更要产品好,还要渠道好。江小白被年轻人喜欢的主要原因是,清淡口感的产品,能满足年轻人的味道需求。其次,江小白的战略方向是利口化、时尚化、国际化。有年轻人的心态,活出年轻,LIVE YONG,这是我们的品牌价值观。用青春来描述,有些片面,是个误会。
一点资讯:江小白的差异化营销,使年轻人爱上了白酒,江小白是如何做到的?
江小白:要让年轻人喝酒,还是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做好味道战略,做好口感。在年轻人看来,以前喝白酒往往带有功利性目的,不够简单纯粹;他们也不喜欢浓烈、辣喉的味觉刺激,不喜欢满身酒气。从口感出发,做味道清淡的单纯高粱酒,为年轻人提供喜欢味道,这就是让年轻人爱上江小白的方法。
新食品:江小白“朋友会”是怎么样的一个组织,最近很火的《我是江小白》动漫,对江小白形象塑造有何意义?
江小白:江小白“朋友会”,是江小白的粉丝在各地成立的一个自发组织,热爱江小白的朋友都可以自愿加入。“朋友会”主要通过座谈分享、约酒等形式,做一些公益活动、交流分享。《我是江小白》动漫主要是通过深入年轻人的兴趣领域,打造同名IP,让品牌从一个人设走向一个真实的“人”。有不少粉丝看了这部动漫剧后,纷纷到重庆圣地重游,打卡地标性景点。这让我们的品牌和重庆的城市文化结合得更紧密。
谈品质:利口化,做年轻人的酒
新食品:众所周知,江小白玩情怀玩调性玩到了极致,但其实江小白却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做全产业链。在做品质方面,江小白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营销花样?
江小白:有人说我们营销好,那只是我们把消费者放到应有的位置上,真诚地和消费者对话。老老实实地去做好产品,有一说一地向消费者介绍,介绍我们的酒庄、农庄、全产业链等等,这就是我们的“花样”。
新食品:酒业泰斗、国家级白酒评委曾祖训对江小白的口感和品质推崇备至。江小白到底是如何坚守传统工艺,创新品质的呢?
江小白:要谢谢众多行业泰斗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我们会继续做顺口的产品。酿造工艺方面,我们使用单一高粱原料,用青石板窖池发酵,提香去杂。目的就一个,确保清淡顺口纯净的口感。
新食品:业界普遍认为,2017年是利口化元年,江小白无疑站在了时代的“制高点”,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对酒的品质而言,归根到底还是消费品情趣占大部分,有人喜欢轻口味,有人喜欢重口味,但喜欢重口味的也不能说轻口味不行。江小白是怎么看的?
江小白:消费者是多元的,百口百味,消费升级是在消费分级下展开的。举个例子,有的人喜欢清淡一点的粤菜,有的人喜欢吃重口味的川菜,不能说粤菜不好,有品质问题。酒的消费也是百口百味,红酒黄酒白酒各有人喜欢。很多外国人觉得中国白酒不好喝,但中国酒真的是好产品。江小白做的是增量市场,专门迎合年轻人,所以我们就会继续专注于单纯高粱酒。
一点资讯:酒是从口入的饮品,消费者对健康品质尤其关注,江小白倡导的小喝怡情、寻找微熏的感觉,让消费者找到了与传统白酒不一样的态度,江小白是如何考虑做到这些方面的?
江小白:从品类出发,我们给酒消费做了一个分类,有政务宴请、商务宴请、公司聚会、家庭聚会和休闲小聚这几大场景。江小白在这五大场景中,够不上政务和商务宴请场景,家庭聚会也不太准,所以就细心专注做休闲场景。
针对休闲场景再细化,我们得出一个观察:小聚,小饮,小时刻,小情绪。
小聚,三、五个人,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非商务应酬,今天喝酒不是找你办事,是放松的。小饮,也不是拼酒就把你喝大了,是点到为止,是适度的感觉。小时刻,这种时刻是经常性、偶然性发生的。小情绪,茶、咖啡是可以与人的情绪挂钩,但是没有酒这么强烈。
在这四个“小”的指引下,我们所有的创意都不能脱离于场景和产品。围绕着小聚这个场景,参与者是什么关系?是同学、同事、男女、兄弟的关系,把这几个关系理出来。这些人在小聚的时候会说什么话?我们把它印到瓶子上,就有了爆款表达瓶。
找到这四个“小”之后,后面的产品、内容传播、渠道这三件事全部都出来了。
谈渠道:传统的打法,创新的战略
新食品:其实业界一直有这样的讨论,江小白到底是一个传统的酒厂,还是一个新兴的酒厂,因为江小白在做好营销的同时,把铺货、陈列都做得非常好,这是其他创新酒企所不具备的。应该说,江小白传播走的是年轻人的路线,但是它的打法,却是传统酒企很标准的路线,比如做陈列做铺垫,而且做的都是那种餐馆,都是终端消费者能直接触到的点,没有去做很长的渠道链,江小白是如何做到这些方面的?以前,江小白是唯一一个对经销商不考核的酒企,现在对经销商的管理和考核有没有新变化?
江小白:江小白只是把该做的事做到位了而已,还谈不上优秀,过得去,不够好。江小白现在对经销商的考核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考核团队建设,看团队人才结构是否合理,人才结构、人才培养做得好不好。第二个方面,考核市场动作是否到位,确保服务好客户与消费者。最后才会关注业绩,我们不喜欢压货,喜欢靠稳定的品质输出、稳定的服务动作赢得消费者。
谈发展:厚积薄发做“慢公司”
新食品:在白酒界,营收10亿是所有大单品的起点。江小白,下一步到底会怎么走呢?会不会做其他副业的想法?
江小白:对消费品而言,10亿元是一个阶段性的量级。王老吉从0做到10个亿,差不多用了7年时间,但到100亿却只用了2年半时间,前期的积累,其实是为了后期的快速奔跑。
酒类品牌的成长,我们认为会遵循飞机起跑的曲线。一开始飞机在地上跑其实是很努力和费劲的,之后会有一点点增长,还是很平缓。到了一个点,突然就会拉升很快。很多消费品品牌其实都是这样。江小白这个品牌,我从零做到十亿的量级非常努力,中间无数次可能挂掉。但是过了十亿那个点,反而轻松了。
江小白一直定位于自己是一个“慢公司”。我们自己认为,要有乌龟性格,做事情不要想太快去发展,要慢慢发展不疾而速。要有王八精神,咬着年轻人市场不放,要坚持。
未来,我们会专注于酒业,完善酒的优质供应链。不会做其他副业。
一点资讯:江小白最近全国化的步伐日益加速,江小白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全国的?
江小白:还是乌龟策略,一步一步展开,走向全国。
2012~2014,扎根西南,验证市场模型。重庆是江小白的大本营。连续几年的行业调整期,我们扎扎实实做好川渝的局部市场,外地经销商找上门来都不做生意,我们一直说再等等、再看看,耐住了寂寞。
2015~2017,走出舒适区,完善全国化模式。2015年,江小白走出了西南,“啃”起硬骨头,进入武汉、合肥、郑州等竞争激烈的市场。这几个市场都拿下了,证明了我们市场模式在全国行得通,可以在剩余市场大面积铺开。
2017~2018,进军全国化,试水国际化。耕耘6年之后,2017年,白酒行业复苏回暖,酒业老大哥们高歌猛进,我们也进入全国50%以上的城市区县,拿下了全国化的大半张门票。
新食品:江小白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敢于冒天下之先,把一个又一个情怀的故事讲好。应该说,江小白只是把正确的事去做了而已。2019年是江小白发展的关键一年, 2019年江小白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江小白:2019年我们的战略不会改变,坚持利口化、时尚化、国际化的方向不会改变。我们会继续优化全产业链,继续和新青年人群保持互动,继续探索海外市场。
谈文化:制造潮流不讨好潮流
新食品:江小白是时尚前沿的代名词,从街舞、嘻哈音乐到涂鸦、动漫、YOLO青年文化节,江小白总能玩出不一样的潮流,江小白是如何站在文化前沿引领消费者的?
江小白:江小白从初创时期,就一直在思考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我们的团队也都是以年轻人为主,我们从同理心出发,去做自己的潮流,也就是做年轻人自己的潮流,而不是去借力潮流、讨好潮流。另外,我们还有基于潮流文化的产品创新,做了江小白混饮MIX。把江小白当成基酒,加上各种饮料混调,做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味道,特别是对于酒精耐受度比较低的消费者和女性消费者。这会让我们的产品更轻口味,更好玩,更好喝。基于时尚,未来会有更多的消费场景。
谈国际化:用“品质自信”进入主流消费
新食品:随着中国经济“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几乎所有的酒企都在谈“国际化”,江小白在“国际化”有什么不一样的考虑?
江小白:目前,我们“国际化”的足迹已遍布大约27个国家与地区。我们在“走出去”进程中,会切实摸清当地人群的消费特点,并及时作出反馈。比如韩国对三国文化感兴趣,我们就专门做了关于三国文化的产品等。同时,我们的“国际化”有充分的品类自信,清淡酒体先天就适合国外消费群的口感。另外,江小白包装上的各种简约元素,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年轻人喝的酒,不需要专门的文化翻译。
新食品:相比于其他酒企将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传到国外,江小白这种直接去主动适应国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特点,可谓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江小白这样做的自信在哪里?
江小白:在传统品类中,中国消费品品牌尤其要有品质自信。中餐、火锅、黄酒、白酒等品类中,我们本身就是核心技术的品类文化的开创者,有能力创造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同样也有能力依托品质自信创造世界一流的品牌。我们要坚决摒弃靠价格取胜的惯性思维,塑造中国制造的新口碑,创新中国品牌的新形象。这是中国味道的国际之路,也是中国味道的未来之路。
记者感言
江小白早已不是一个“叛逆小子”,而是中国酒产业升级的一个优质样本。江小白的可怕之处是其对未来的洞察,对大战略的精准把握,使一个个小趋势成为了酒业发展的新潮流。
2019年,中国酒业怎么走?江小白怎么走?中国白酒资深专家向宁在新年献词中指出:一切偕无同语,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要谨慎地面对崭新的2019。
2018年,深耕全产业链的江小白的生命力越来越强。有人把江小白的成功归结为各种原因,但在记者看来,江小白永远是那朵你永远看不懂的花儿,看似懂,其实你并不懂!这就是江小白的另一副长相。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