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汾酒文化内涵,彰显汾酒文化底蕴,推进汾酒高质量、高速度、健康良性的发展。4月25日,北京杏花村汾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邀请当代书画名家,北京美术家协会走进汾酒集团启动仪式在北京五号公馆举行。
汾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汾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常建伟和北京杏花村汾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出席。
中国美协理事长(六七八九届)贺成才,中国美协理事(301杏林画院院长)庄明正,中国美协会员(现役海政创作室)高维洲,中美协会员(现役空军创作室)陆千波,中美协会员(武警总部创作室)李连志,中国美协会员、书协会员(大兴南海画院副院长)张平子,中国美协会员(大兴南海画院副院长)王林,中国美协会员、职业画家张军,中国美协会员任宝利,中国美协会员、大路美协国画主席、版画家协会理事董吉祥和北京晋峰盛世文化发展公司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参加启动仪式。
汾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汾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常建伟,首先对所有书画名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汾酒集团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汾酒集团多年前就成立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要负责白酒文化挖掘和研究。今天有幸邀请当代著名书画家走进汾酒集团采风,并将杏花村作为艺术家创作基地,就是希望各位书画名家亲临杏花村,做客中国汾酒城,切身感受汾酒文化,感悟人间美景。后期北京公司将聘请各位书画家为汾酒艺术顾问,为汾酒的发展谏言献策。希望各位书画家这次到杏花村采风,可以借酒生发,激发情感,活跃思维,触动灵感,张开想象的翅膀,得神来之作,为书画界贡献更多的墨宝。
常建伟还为各位书画家详细介绍了汾酒文化。常建伟说,汾酒作为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传承中华白酒文化的火炬手,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见证白酒发展历史的活化石,被业界成为“中国酒魂”。汾酒的辉煌历史背后不但折射的是华夏文明、黄河文明、晋商文化,还是最有力量的品牌文化和最长远的核心竞争力。1982年,在杏花村文化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瓮”就证实了早在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杏花村的先民就开始了造酒运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使汾酒一举成名,被载入廿四史。晚唐时期,大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使汾酒家喻户晓。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为国争光,从此名扬四海。1949,汾酒被摆到了开国大典前的全国第一政协政治协商会议的宴席上,成为新中国第一国宴用酒,新中国成立以后,汾酒连续五届蝉联“国家名酒”称号。书画家们为常建伟的精彩介绍连声叫好,鼓掌称赞。
当代书画家代表,中国美协理事长(六七八九届)贺成才发表致辞。他说,非常感谢汾酒集团邀请我们美术家协会的到汾酒集团,到素有“诗酒天下第一村”的杏花村采风,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感谢汾酒公司为书画界提供这样的机会,我们愿为丰富汾酒文化内涵和繁荣汾酒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启动仪式中,书画家们现场挥毫泼墨,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书法作品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大气磅礴。绘画作品,山水意境悠远,花鸟栩栩如生、人物浑然天成,最后书画家们共同联手为汾酒集团创作《酣醉春风》,《子夏山中杏花开》二副大画,寓意杏花村风景秀丽,汾酒清香品质卓越,汾酒产地得天独厚,汾酒文化源远流长,汾酒的未来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