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在巴黎总部发表了2018年度全球葡萄酒产业形势报告,其中包含了葡萄种植及葡萄酒生产、消费及贸易统计数据。
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葡萄种植面积(包括用于酿酒葡萄、鲜食葡萄和葡萄干用途)约为740万公顷,基本等同于2017年数据。自2014年以来,全球葡萄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土耳其、伊朗、美国和葡萄牙等国家葡萄园的减少。
欧盟葡萄种植总体稳定在3300万公顷。其中,西班牙、法国、罗马尼亚、希腊和德国等国家的葡萄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在亚洲,经过10多年的大规模扩张,中国的葡萄种植面积增长放缓。作为世界葡萄种植增长的主要地区,亚洲的葡萄种植面积似乎正在趋稳。北美和南美也呈下降趋势。南非葡萄种植面积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下降趋势。澳大利亚葡萄种植面积下降的趋势似乎已经放缓,而新西兰则几乎保持稳定。
产量方面,2018年,全球葡萄酒产量(不包括果汁和葡萄果酱)估计为292.3亿升,与2017年创历史低水平的产量相比显著增加了42.5亿升。
对于欧洲大多数国家而言,2018年葡萄酒产量与2017年相比大幅增加。受益于有利的天气,预计2018年欧盟的葡萄酒产量约为181.9亿升,与2017年相比增加40.1 亿升,增幅达28.3%。从亚洲来看,来自中国的数据显示,2018年的估计产量为9.3亿升,比2017年年减少了2.3亿升。从北美和南美来看,美国2018年的葡萄酒产量约为23.9亿升,比2017年增加0.5亿升,比五年平均产量高2.7%。智利2018年的产量与2017年相比也显著增长,增加了3.4亿升,达到12.9 亿升,超过了五年平均水平16.8%。巴西虽然在2017年创纪录的丰收后出现了减产,但其3.1 亿升的产量仍比五年平均产量高出20.2%。
从大洋洲来看,澳大利亚的减产标志着自2014年以来的增长结束。不过,虽然产量仅为12.9亿升,在葡萄园表面积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仍然比其五年平均水平高2.2%。 新西兰的产量为3亿,比2017年增加0.2亿升,略高于五年平均值2.8亿升。
消费方面,自2014年以来,全球葡萄酒消费量基本呈稳定上升趋势,尤其表现在美国和中国葡萄酒消费的显著上升,以及作为传统葡萄酒消费国的主要欧洲产酒国的消费稳定。2018年似乎标志着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的结束,主要受到中国和英国消费量略有下降的影响。
2018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估计为246亿升,较2017年略有下降。不过鉴于跟踪全球消费的误差幅度,应谨慎看待这一数字。此外, 2017年非常低的葡萄酒生产水平,也限制了大多数生产国的消费水平。
自2011年以来一直是全球最大葡萄酒消费国的美国,其国内需求继续增长。2018年,该国葡萄酒消费达到33亿升,与上一年相比略增 1.1%。 自2010年以来,其消费量几乎每年保持着1亿升的增长。
南美洲消费量出现下降,特别是阿根廷(下降6.3%至8.4亿升)和智利(下降1.5%至2.3亿升)。不过,巴西消费量估计为3.6亿升,与2017年相比几乎持平。
从欧洲的传统葡萄酒生产国和消费国来看,法国(26.8亿升)和意大利(22.4亿升)的消费量均与上年基本持平。 德国的消费量稳定在20亿升,西班牙连续第三年上升达到10.7亿升。葡萄牙的消费量也有所增加,2018年达到5.5亿升。罗马尼亚(4.5亿升)和匈牙利(2.4亿升)均出现增长。 据估计,英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在2018年下降2.6%至12.4亿升。
中国估计2018年的葡萄酒消费量为18亿升,与2017年相比下降6.6%,自本世纪初以来的快速增长似乎已经嘎然而止。当然,应考虑到库存和生产情况,以及2017年全球葡萄大幅减产,都会对2018年的消费水平造成影响。
南非的消费量略有下降,约为4.3亿升。大洋洲方面,澳大利亚葡萄酒消费量继续上升,增长6.1%达到6.3亿升,而新西兰的消费量几乎稳定在0.9亿升。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