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茅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半年报,成绩卓著,傲视酒业群雄。
(半年报数据部分)
但是其实,茅台股份提交的好成绩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数十年的品牌基础之上,并且经过了几代茅台酒厂人的不懈努力而得来的。在更多人关注并惊叹于茅台的“逆天”业绩时,2019年以来其背后的几大战略调整,更值得我们关注。
一、从“茅台文化”到“文化茅台”
2018年,茅台集团提出了建设“文化茅台”的想法,“茅台文化”开始向“文化茅台”转变。“文化茅台”的提出,是茅台将自身“品牌文化”建设提到一个文化立企的战略新高度,正如2019年1月茅台董事长李保芳在《关于“文化茅台”建设的一些思考》中所表达的——“建设‘文化茅台’,既是茅台立足现状、谋求跨越,‘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通过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持续努力,逐步形成茅台的新时代特质,对内切实管用,对外可资借鉴。”
自李保芳发表《关于“文化茅台”建设的一些思考》到现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茅台正不断稳健实施“文化茅台”建设:
1月13日,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在《茅台时讯》发表署名文章——《关于“茅台建设”的一些思考》,他指出:“文化茅台”的建设都将是一个开放的命题,不会一蹴而就,唯有不断探索、碰撞、实践、完善,方能汇涓流、集大成;
2月27日,茅台集团领导分别率队,调研个分公司、子公司及茅台酒、酱香系列酒市场;
3月22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40余家中央及主流媒体高层齐聚茅台,李保芳提出,茅台与媒体是特殊的战略共同体;
4月8日,“文化茅台·多彩贵州”驶向南美大陆;
4月29日,茅台研究院成立,“最强大脑”助力茅台高质量发展;
4月30日,茅台集团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
5月9日,“文化茅台·多彩贵州”走进东非;
6月3日至5日,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率队拜访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网易、中国新闻社、搜狐、百度等多家主流媒体,就媒体荣华如发展、企业品牌建设等进行深入交流;
……
从这一系列的举措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文化茅台”的建设决心,更能感受到如今的茅台正一步步往更前沿方向前行。
40余家中央及主流媒体高层齐聚茅台、“文化茅台·多彩贵州”走进南美大陆和东非、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拜访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不断向媒体靠拢,是茅台推进“文化茅台”建设的重要步骤之一。正如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李保芳所言,“‘文化茅台’的建设都将是一个开放的命题,不会一蹴而就,唯有不断探索、碰撞、实践、完善,方能汇涓流、集大成”。
利用“企业+媒体”的形式建设“融媒体”,不仅能使“文化茅台”的概念和形象更深入人心,也令“文化茅台”的建设更具开放性,使“文化茅台”建设得更完善,走得更长远。
二、市场渠道梳理以及价格体系控制
如果说“文化茅台”建设的让茅台的发展走得更高更远,那么茅台的市场管控“铁腕”则让茅台走得更扎实。此次公布的茅台半年报里,就对今年以来的渠道梳理工作,做出了明确数据说明。
从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茅台显露除了一贯的对流通市场的铁腕政策,对于违规经销商进行了严肃的市场渠道梳理:
报告期内减少了593家经销商,其中494家酱香系列的经销商;同时酱香型系列酒经销商增加21家。
而关于上半年茅台的投放量,在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相关具体数据: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延续了一季度稳中向好的局面。完成基酒产量 4.53 万吨,其中茅台酒基酒产量 3.44 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 1.09 万吨;实现营业收入 394.88亿元,同比增长 18.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9.51 亿元,同比增长 26.56%。总体呈现生产稳、市场稳、人心稳、局面稳的良好态势。
此外,价格体系的稳定也是茅台一直以来的重点工作。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茅台坚持用“控制总量,按计划投放”的供求关系条件手段,稳定茅台的价格。毕竟“年产量仅够6000万个家庭喝一次”的茅台,其稀缺性是其他名酒品牌难以比拟的。
6月,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李保芳在丹寨万达小镇举行的活动上表示,2019年从年初到6月底必须确保1.4万吨投放量。距茅台2019年度3.2万吨总投放量的计划,下半年还将有1.8万吨的投放量。茅台如此强调投放量与投放力度,究其原因,就是想通过对投放量的把控来有效调节市场价格。对此,李保芳表示:“国家从未对任何酒厂管过价格,但茅台动价会考虑行业稳定和消费者的利益。茅台定价是社会稳定,价格搞乱了,国家发改委还是要过问的,所以不能随便动价。”
三、酱香系列酒的崛起
在茅台上半年取得的佳绩中,不容忽视的是,茅台酱香系列酒营收达到46亿。仅在半年时间内,茅台酱香系列酒就取得如此成绩,不禁让大众惊喜。近年来茅台酱香系列酒凭借“茅台酱香,玩家共享”的slogan,在茅台品牌本身的强大光环下,从大众酱香中寻找到一条独到的发展路径。
从2015年的13亿营收,到2016年的24亿、2017年65亿,到2018年88亿,再到今年半年取得的46亿营收以及今年设下的百亿目标。正如李保芳年初说的茅台酱香系列酒的崛起“极为难得,殊为不易”,也吹响了茅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结语:
文化茅台、市场铁腕、供需调节以及酱香系列酒的崛起,都是茅台半年优异成绩之外不得不提的几大关键字。作为如今酒业领军企业的茅台,其实无形之中承载了许许多多类似于“别人家的孩子”的压力,但这背后付出的努力,更像那句“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地走在正确的路上!
对于茅台发布的2019年半年度报告,您还有哪些想法呢?我们罗列出了以下问题,欢迎留言参与互动……
一、茅台股份公司今年能完成多少亿?
二、茅台集团公司今年能否完成千亿营收?
三、茅台股价能稳定在千元以上吗?
四、茅台后千亿时代怎么走?
五、除了以上这些,您还从茅台半年报里读到了什么?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