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汇源果汁接到香港联交所发出的函件,指出由于公司证券于联交所的交易已自2018年4月30日起暂停,且公司无法于2020年1月31日前履行复牌条件及与联交所恢复证券交易,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条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
函件中指出,如公司决定不根据上市规则申请将除牌决定提呈至联交所上市复核,公司股票的最后上市日期为2020年2月28日,公司股票的上市地位将自2020年3月2日9时正式取消。
汇源果汁走向摘牌的故事要从2008年说起。当年9月,可口可乐有意以200%的溢价,每股12.20港元、总价179.2亿港元全额收购汇源果汁。但是该项收购最终夭折,2009年3月,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叫停收购案。
被收购失败后,2009年汇源果汁出现首亏。根据公司最后披露的公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汇源果汁总负债为114.02亿元。
汇源果汁停牌近2年来,与朱新礼有关的新闻更多是关于巨额债务、汇源业绩下滑等关键词。朱新礼本人更是在2019年多次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以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天眼查显示,他担任股东的汇源集团被列为最高人民法院公示的失信公司67次,他担任高管的北京汇源食品饮料公司被列为最高人民法院公示的失信公司14次。2月12日刚宣布辞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朱新礼和汇源果汁因再次被聚焦。
食品行业专家朱丹蓬认为,汇源从整体来看其实并不差,但营销团队和品牌存在老化问题,加上汇源在中国市场的现状是北方强南方弱,而就对高浓度果汁的认知而言,消费者的现状则是南方强北方弱,这是汇源果汁多年来没有获得高增长的一个根本性原因。
界面新闻所发表的评论中也指出汇源存在资金困难的问题。
2019年4月,汇源曾与在华南市场有较高知名度的广州天地壹号达成投资合作框架,双方注入品牌、资产,已达到强强联合,此时的汇源果汁已经停牌1年,外界传闻一直在为汇源找买家的朱新礼也将专心投入农业,不过该合作框架在2个月之后被终止。
尽管合作终止,但汇源产品的市场还在,产品还在,但如果梳理汇源系各类关联公司的诉讼纠纷和被执行人情况就会发现,汇源挺缺钱的。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山东鲁冠玻璃制品有限公司2018年与喀什汇源公司签订《玻璃瓶购销合同》,约定喀什汇源公司向鲁冠公司订购50万只价款30.5万元的玻璃瓶,2018年6月1日至9日,鲁冠公司按照合同约定交付玻璃瓶,喀什汇源公司给鲁冠公司背书转让商业承兑汇票一张,出票金额305000元,该汇票在到期日前因银行账户余额不足未能兑付,货款经催要未果,故诉至法院。2019年3月该案的一审判决结果要求喀什汇源支付鲁冠公司的欠款。但该公司董事长臧保存却表示至今未拿到支付款项。与汇源果汁仅合作过这一次,没想到他们“一直没钱”,只能继续起诉。
在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与多名个人引发的劳动纠纷诉讼案件中,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一条辩词印证了其资金困难的说法。
截图来自裁判文书网
中国裁判文书网10月31日发布的高超与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审民事判决书显示,被告公司(汇源)是快消品行业,2018年也受到了制造业面临大环境经济下行压力,公司的正常经营也受到影响,生产经营及资金周转出现了严重困难,且又要做好产品在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的保障,被告公司已经将该情况在11月份(2018年)告知了工会,其中就包括工资支付的时间不确定性。
来源:界面新闻、金融界
编辑:王娅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