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的两个明确的增长性机会

许占兵品牌营销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受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很多酒企的应对是滞后的,但是也给迷茫的豫酒企业带来了,一次时间窗口期很短的“量变”机会,还有提前布局长期机会的“质变”机会。

商业社会是浮躁的,喜欢传奇,喜欢成功的逆袭故事,所以投机风气盛行。喜欢追捧成功企业是正常的,但很少有人愿意去思考这些成功企业在成功之前,是怎么洞察到商机的。


就像我们习惯看那些露出地表的树木,看树木长成不同的样子,只有很少人知道,只有了解这棵树在地底下的根系,才能了解这棵树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样子。


善于打仗的将军,都是善于发现稍纵即逝的战机,以及做好围绕长期趋势来布局的。


受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很多酒企的应对是滞后的,但是也给迷茫的豫酒企业带来了,一次时间窗口期很短的“量变”机会,还有提前布局长期机会的“质变”机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抓住这两次重要的机会点:


一、渠道融合带来的增量机会


现在酒行业主流的玩法,还是以酒厂发起、驱动的深度分销为主的模式,经过多年的市场运作,出现了很多诸如:分销成本很高,效率很低,而且终端动销越来越难,尤其是品牌力拉动能力偏弱的企业,在渠道模式升级迭代越来越快的情况下,造成的现状就是,卖名酒有销量不赚钱,还只能做厂家的配送商,卖一般品牌酒,有利润但没有销量,接一次新品,要不做不起来多一仓库库存。或者市场做起来了,被厂家把后路给抄了。


所以有资源,有想法,有运营能力的大商也在寻找新的出路。


豫酒的机会在于,自身的营销能力偏弱,一些经销名酒的经销商在全国性品牌商的熏陶下,渠道方面的运营能力,是强过大部分的河南酒厂的,但这类经销商经营名酒的利润又很薄,所以机会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梳理清楚豫酒和现有酒商的现存问题,就是第一位的。


1、角色不同,定位不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几乎所有的河南酒厂,都把经销商称为“客户”,你是不是听多了,感觉也没有什么不对,但当你真正了解“客户”的含义,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客户是指通过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其某种需求的群体。


看明白没,客户是博弈对象,而经销商是渠道的合作伙伴,最浅层的习惯,往往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合作角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把本来是酒厂的渠道合作伙伴的协作关系,当成了博弈关系。合作伙伴是“统一战线”客户是“斗争关系”。


2、责权利混乱、内耗高、效率低


经销商有九大职能,信息搜集、推广促销、渠道谈判管控、订货、融资、承担风险、占有实体、付款、所有权转移。其中前三项是核心职能,后六项是一般化职能。


一个经销商的价值高低,关键在前三项,也就是信息搜集、推广促销、渠道谈判管控。


一家白酒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是:


产品力:决定你能不能在市场上站得住脚。


现状:豫酒这几年产品量确实有提升,基本处于行业平均线以上。


品牌力:决定你的产品能不能卖得好、卖的贵。


现状:有好牌子的基础,故事没讲好。


营销能力:决定你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协作系统的战斗力。


现状:普遍营销能力偏弱。


做的成功的企业,就是把酒厂和经销商的核心优势整合在一起,并且把它固定下来。


但现实是,厂家自己该干的活没干好,爱把手伸到经销商的领域内。经常干一些诸如:


a、先给经销商画大饼、让经销商自废武功,自己亲自下手把推广促销、信息搜集、渠道谈判和管控抓到自己手里,把经销商变成配送商。


b、招商时好话说尽,政策给足。一旦市场有起色,就变脸,通过提价格、减区域、压指标、拖费用等方式,过河拆桥。只要经销商的核心职能被厂家拿住,就是“人为刀俎”,没有招架之功。


厂家和经销商的职能分工不明确,而且营销能力本身就是豫酒厂的短板,自己核心能力又不强,加上不排除,有一部分经销商本身就带着投机心理。所以基本上都是打着鸡血合作,最后落得一地鸡毛式的散伙。


二、豫酒+豫商合作的两种模式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洞察问题的本质,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有没有解决方案,根本性的解决路径。


既然是现实问题是因为渠道的松散型结构、不专业的造成的,那么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根子上解决。


1、垂直式


垂直式营销系统是由酒厂、经销商、零售商所组成的统一联合体,有专业人士从事顶层设计和管理,是一个中央集权式的销售网络。相比于现在酒厂、经销商、零售商之间,关系松散、各为其利、效率低下等弊端比起来,优势体现在:渠道控制能力增强,效率大幅提升、减少重复性的服务、更容易把规模做起来等。


垂直式营销体系主要分三种形式:


a、公司式:也称为所有权式的垂直营销系统,是在单一所有权体系下组成一系列的生产及分销机构。


b、管理式:由系统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模式最先进的成员,把不同产权下的酒厂和经销商、零售商联合起来的玩法。


c、合同式:也就是大家在签订同盟合约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期望能产生比单打经营时,更好的效益。


一般体现在,几个烟酒店,共用名称、共同进货、短时期垄断一些单品等等。深度合作的,有打造成连锁共同体的,但一般会因为利益分配和专业性等方面容易出问题,从而解体。


核心:这种模式的联盟,要求主导方自己实力很强、营销模式先进、实用,适合那些已经探索出自己的模式的企业。


比如,仰韶的办事处模式,就体现出了这种模式的适用性,是适合现阶段的模式。


2、共生式


共生营销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分享各自的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一种营销策略。


常见的共生营销玩法有:


a、不同行业的共生玩法


一般会利用一些产品和渠道互补的性质进行合作。比如,白酒和茶叶、黄酒和大闸蟹、红酒和西餐等等。


b、品牌商和经销商的共生玩法


一般都是利用彼此在产品制造和渠道营销方面的各自优势,共同投资组建经营性组织,达成同盟性质的合作。


核心:这种联盟模式,非常适合眼下豫酒和酒商的合作模式,也就是“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的合作原则,酒厂只生产好酒,酒商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把酒卖好,根据彼此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来分配利润。把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固定下来,为彼此赋能。


这种增长是有窗口期的,时间不会太长。毕竟好的酒商数量有限,而且也不是所有大酒商都愿意和河南的酒厂合作,谁能抓住几个优质的联盟合作伙伴,很有可能未来几年内,就有机会成为豫酒的领头羊企业。


三、长期趋势是由”信息平权“带来的新机会


不知道大家平时对于酒厂,有些什么印象,可能答案有很多,但有几个词语,一定不会缺席。比如,端着、市场策略、消费者沟通策略、产品策略等方面,有点跟不少时代。


但眼下有一场新的长趋势机会,正在酝酿。谁能提前布局新趋势,就能把失去的辉煌从新找回来。毕竟在新趋势、新机会面前,大家的机会是一样的。


1、信息不对等带来的机会


虽说经营企业的秘诀,就是利用认知和信息的不对等优势,赚取利润。但什么事情都有个度,眼下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企业还在利用信息不对等,制造噱头。


比如,年份酒的问题,真假名酒的问题,已经变成了消费者痛恨的社会问题。而任何社会问题、消费者痛恨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就是商机。


2、传播体系升级带来的机会


白酒企业的传播体系经历了:


端:伟光正阶段,啥都是都正面的、正确的,离朝堂很近,离消费者很远。(距离感太强的企业,结局都不太好,国企除外)  


追:消费者喜欢啥,我们生产啥,但消费者跟女朋友一样,”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你见过那个消费者是你追到手的?(追着趋势跑的企业,学的越像,死的越快。不信你看,那个同行学是学江小白学的成功,还是学茅台,能学成?)


撩:先把自己的人设逼格建立起来,学会做个接地气的“网红型”企业,产品和粉丝共创,渠道和同路人共建,场景和消费者共嗨。


总结:今天聊了两个比较明显,也能抓得住的增长机会。


第一个机会适合现状处于2-3线的白酒企业,因为要想共同求得发展,就必须抱团取暖,共同发展。以酒商的渠道能力和酒厂的生产能力,优势互补。


第二个机会,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先认知、先布局才能收获最大。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