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311元增至28,228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04%。同时,城镇人口从2013年的7.31亿增至2018年的8.31亿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60%;城镇化率从2013年的53.73%提升至2018年的59.58%。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城镇化水平的上升,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13年的13220元上升到2018年的19853元,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47%;人均食品烟酒支出从2013年的4127元上升到2018年的5631元,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41%。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为3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比最大,人均消费6084元,增长8.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2%,也就是说一个人有100块钱,就有28块2都花在了食品烟酒上,剩下的再去支付教育,医疗保健,交通,住房等,由此可见,中国居民在烟酒行业的消费能力十分强大。
近年来中国酒类消费力逐渐增强。以白酒为例,受益于消费升级及高净值人群扩大,中高端白酒发展迅速,预计到2020年中高端白酒市场规模将突破1800亿元。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酒类饮品,销量从2004年的31亿升增至2018年的85亿升,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4%。
从白酒的消费品牌看,名优白酒消费力充足。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在2015年白酒品牌网络口碑总指数上名列前三,名优白酒更受消费者青睐。2017年茅台、五粮液占据我国高端白酒市场约89%的份额,垄断地位显著。同时高端白酒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力以及稀缺性,提价能力显著。
从2015Q1第一季度-2019Q1第一季度,茅台/五粮液每瓶京东零售价分别提升58%/69%至1499/1029元,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14%,高端白酒呈现“量价齐升”局面。从消费群体看,白酒个人消费占比大幅提升。2012年后受限制“三公”消费影响,我国白酒消费结构变化较大,从政务消费和商务消费向个人消费转变。2011-2017年,白酒的政务消费比例由40%降至5%,商务消费占比从42%降至30%,个人消费比重从18%大幅上升至65%,个人消费成为白酒最重要的消费主体。
2008-2018年,我国酒类进口量从2.5亿升增至23.7亿升,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5.32%;酒类进口金额从10.81亿美元增至56.01亿美元,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7.88%。其中,葡萄酒进口量从1.8亿升增至7.3亿升,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92%;葡萄酒进口金额从8.73亿美元增长至39.15亿美元,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6.19%。进口酒规模快速增长,为国内消费带来更多品类选择,也体现国内对酒类消费、以及对酒类新品类的需求。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民的酒水消费能力很强,中国酒水行业市场份额巨大,在中国食品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来源:中国酒业协会CADA
编辑:王娅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