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零食拥有海量的消费者,市场规模巨大。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儿童食品安全生产标准,许多面向儿童销售的零食高油、高盐、高糖、添加剂多。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等共同发布的《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的儿童零食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既有专为儿童研发的高端零食,也有高钠高脂肪的不健康零食,甚至是三无产品的“辣条”类零食。
目前,我国零食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早期成熟阶段,市场容量巨大。然而,由于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的缺失,儿童零食市场现状还较为混乱。
儿童食品标注不规范、家长对国内儿童食品品牌信任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儿童零食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儿童零食标准体系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新团标正式实施有望成未来儿童零食研发依据?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的制定发布,对儿童零食的原料要求、感官、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将儿童按照年龄分为两个阶段:3至6岁(60个月以内)为学龄前儿童;6至12岁为学龄儿童。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特征,确定不同的重点营养素需求。
此外,这一标准还提出儿童零食所使用油脂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少添加糖、盐、油,规定氯化钠、蔗糖、脂肪的限值,产品的组织形态不能有明显尖锐突出物,产品口感不崩牙等。
“儿童在长身体阶段需要各种营养,而且这些营养要与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匹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目前,行业里对这部分的产品研究非常有限。”
在团体标准发布会上,参与制订该标准的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儿童食品最重要的是安全,无论是食材选择、产品配方,还是生产工艺,甚至是包装,都应以对儿童安全为前提;此外,在研发部分儿童零食还要做好食材上的减法和功能上的加法工作。”
“之前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有所缺失,让消费者产生了‘儿童吃零食不健康’的认知。”良品铺子CEO杨银芬表示,儿童零食标准的落地,有望为儿童营养零食规划提供研发依据。
?巨头相继布局儿童零食,擎旗者值得期待?
在行业人士看来,目前的新团标只是作为一种推荐性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在零食巨头良品铺子举旗之下,不少企业纷纷带头适用,入局儿童零食市场。
近两个月以来,良品铺子、百草味、三只松鼠、来伊份等零食巨头一拥而上,加码儿童零食市场,推出各类儿童零食产品,儿童零食品类关注度在今年迎来高峰。
4月初,三只松鼠斥资4225.62万元设立安徽鉄功基快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小鹿蓝蓝婴童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养了个毛孩宠物食品有限公司和安徽喜小雀喜礼有限公司,分别定位方便速食、婴童食品、国货宠粮、互联网喜礼四大方向,初创阶段拟先在线上主流渠道试水,并逐步扩展全渠道销售,预计下半年陆续上线。
5月20日,良品铺子紧接着在上海举办“致·挑剔妈妈”良品铺子儿童零食发布会,发布集团首个儿童零食子品牌“良品小食仙”,良品铺子天猫旗舰店和2400家门店同步开启视频直播,子品牌旗下42款儿童零食全渠道上线,目前主要包含饼干、果冻、功能型糖果、儿童鱼肠、牛奶等产品。
5月25日,百草味儿童食品“童安安小朋友”系列也应时上线。瞄准3-12岁儿童推出的1.0系列,通过对有益营养元素“加法”及油、盐、糖、添加剂的“减法”,更适合儿童人群。
今年2月初,来伊份在原有的17款儿童零食与食玩基础上,启动全新的“伊仔儿童零食系列”产品开发,奉行做“加减法”和“替换法”来保障产品的好吃、营养、无负担,历经4个月的探索,目前该系列首批规划 9 款产品,即将与消费者见面。
此外,红利之下也吸引了不少跨界者,譬如双汇推出了儿童零食品牌“智趣多”;阿里巴巴旗下天猫超市上线了自有休闲食品品牌Bonbater(棒倍特);
妙可蓝多则从奶酪市场切入,定位为“儿童健康零食”的奶酪棒;健合集团也将收购的法国有机儿童零食品牌Good Gout引入中国市场等。儿童零食下半场的争夺战将非常激烈,博弈之下谁能成为那个真正的 “擎旗者”值得期待。
由于儿童零食的标准更严苛,适用儿童零食标准就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更高的风险和责任。企业对适用标准拥有选择权,标准的适用主要靠企业的自律。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