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山东人酒量大,
全国大多数人都很服气。
说山东产好酒,全国多数人会不服气。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还原山东酒的历史,
回顾山东酒的荣光,
解答山东为何没有“国家名酒”,
山东都有哪些好酒等,
以期盼鲁酒重回一线阵营,
再次引领酒业潮流。
酒的起源
有“上天造酒”“猿猴造酒”
“仪狄、杜康造酒”等传说。
然而,
最早最具代表性的
酒祖传说却是“大舜造酒”。
舜有
“制犁耕田、制陶、凿井、渔猎、
酿酒、历法、制箫、韶乐、礼仪、
煮盐”十大发明。
2016年,景芝酒业《酒祖传说》入选第四
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说完“传说”,再说“实物”
1979年,
山东莒县发掘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时
出土了一组成套的酿酒器具,
有大口尊、沥酒漏缸、
接酒盆、盛酒瓮等,
是我国史前考古中
首次发现的成套酿酒用具。
由此可见,远在五千年以前,
山东人的先辈们
就已经开始使用谷物酿酒。
“实物”讲完,再讲“名人”
春秋时,鲁国酿酒业已颇具规模。
圣人孔子居住在曲阜,
十分关注当地所产的酒品,
《论语》载其言“沽酒市脯,不食”,
言外之意,孔府有私酿酒坊,
且品质远高于市面上流通的酒。
另外,孔子认为饮酒要有节制,
《论语》中提及“唯酒无量,不及乱”。
鲁酒薄而邯郸围
说到“鲁酒”,需要解释一个误会,
一场因酒而引起的战争,
鲁酒薄而邯郸围。
楚王会见诸侯,
鲁公后到且送的酒味道淡薄,
楚王因此指责鲁公。
鲁公认为,自己是周公之后,
给楚王送酒已然有失身份,
还被指责“酒薄”,
于是不辞而别。
楚王一怒,联合齐国讨伐鲁国。
梁国想攻打赵国,
一直怕楚国趁虚而入,见楚国出兵攻鲁,
于是大胆的发兵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鲁酒真的很薄吗?
当然不薄,
楚王收到的酒很薄,所以才会生气。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山东人)
著有《齐民要术》,
被后人誉为“古代五大农书之首”,
其中第七卷有一万余字分四个章节专述
“造神曲并酒、白醪曲、
笨曲并酒、法酒”,
并总结了9例制曲工艺、44例酿酒工艺。
鲁酒源远流长,
与无数名人结下不解之缘。
《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11万字,
是我国第一部囊括广义农业的各个方面、
囊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环节、
囊括古代所有农业资料的
大型综合性农书。
鲁酒源远流长,
与无数名人结下不解之缘。
唐代时,李白路过兰陵,曾写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宋代时,苏轼在密州做官,曾写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清代时,郑板桥在潍县做官,不仅写下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也写下酒后的人生感悟“难得糊涂”。
山东名优酒众多
自古以来,
山东在神州大地便举足轻重。
改革开放以来,
山东GDP总量几乎没有跌出全国前三,
一直是经济最发达、
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
其中,1982年到1985年,
山东GDP总量更是连续四年称霸全国。
山东名优酒众多。
啤酒有青岛,
黄酒有即墨老酒、兰陵美酒,
葡萄酒有张裕,
白酒有兰陵、景芝、孔府家、泰山、
扳倒井、古贝春、琅琊台、趵突泉等。
山东有名酒
一说“山东无名酒”,
不少山东人会脸“红”。
此处的名酒单指“五届全国名酒”,
而非文化名酒、历史名酒甚至品质名酒。
首先,山东有国家名酒,
如张裕红葡萄酒
连续四届斩获国家名酒荣誉称号,
青岛啤酒连续三届斩获
国家名酒荣誉称号。
其次,山东在白酒领域的确没有国家名酒
(全国共有17个),
仅有坊子板桥(瓜干酒)、
孔府家酒斩获国家优质酒荣誉称号。
其实,国家优质酒荣誉也很了不起,
比如习酒、白云边、玉泉、石湾玉冰烧等
同为该荣誉。
问题来了,山东白酒为何落选全国名酒。
笔者曾经在
《变革在即,同呼吸共命运,落后的鲁酒该为“着急”的山东做些啥?》给予过详细说明。
《烟台酿酒操作法》
80年代以前,山东白酒企业
积极响应国家节约粮食的号召,
以低档瓜干酒包打天下,直到80年代,
山东酒企才开始生产粮食白酒。
1955年3月到6月,
工业部组织全国13个省(市)
的酿酒技术人员和干部到山东烟台酿酒厂
开展中国酒界首次大规模技术试点,
历经半年的时间
总结出一套白酒生产操作法,
原料主要为地瓜干,
该方法后被称为《烟台酿酒操作法》。
鲁酒曾经的辉煌战绩
到了80、90年代,
属于鲁酒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销量全国领先。
有资料显示,1986年到2006年,
鲁酒总产量连续21年独占鳌头,
1996年全国收入前十名的白酒企业,
山东白酒占据四席,
分别是秦池、兰陵、景芝、孔府家。
其中
孔府家开创了中国白酒广告营销的先河,
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红遍大江南北,
高峰时白酒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出口量连续八年全国第一。
信任危机导致的鲁酒低迷
94年,孔府宴夺央视第一届标王。
95年、96年,
秦池夺央视第二届、第三届标王。
96年秦池以3.2亿中标,引发巨大关注,
后被媒体曝光其去四川采购粮食酒
引发信任危机,导致鲁酒陷入低迷。
“致命一击”
2001年5月,国家提高消费税,
其中从量定额消费税为粮食白酒、
薯类白酒0.5元/斤,
给予鲁酒“致命一击”。
山东酒绝大部分是中低档酒,
全省白酒平均每瓶3.84元,
两三元一瓶的酒再加上5角钱,
将提价20%,
消费者很难接受,
山东主流酒企面临亏损。
反观川酒高档白酒200元一瓶,
加5角钱的税,才提价0.25%,
丝毫不受影响。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如今的山东,正在提速,
如今的鲁酒,正在复兴。
景芝酒创立的“芝麻香”,
是建国以来两大自主创新白酒香型之一。
其2014年斩获全国质量奖,
成为继茅台、五粮液、
舍得之后的第四家酒企;
孔府家酒加入联想大家庭,
2018年推出振兴之作“子约”,
同年被誉为“中国网红白酒”;
兰陵、趵突泉、泰山……
叫人想家的孔府家酒
上一次鲁酒振兴的契机,
领唱者是“叫人想家”的孔府家;
这一次鲁酒振兴的契机,
还会是“老牌翻红”的孔府家吗?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