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到最后,魏嘉禹感慨:品牌成长很难的,中国白酒能成为品牌的屈指可数,我们现在不是要成为品牌,而是要有品牌战略、品牌文化,现在是万里长征只走了第一步。
魏嘉禹,同时担任贵州国威酒业集团销售公司、贵州迎宾酒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他于去年初履新国威酒业,一个重要工作,是以品牌拉动营销增长。
至去年底,国威酒业已初见成效——贵州迎宾酒以117%的增速超额完成任务,加上国威酒销售业绩,其增速实为5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因疫情影响,魏嘉禹及国威酒业的工作,晚至四月才正式开展。
01
义无返顾做品牌
“他是一个实干派。”一位业界人士这样评价魏嘉禹。
我们采访魏嘉禹时,正值2020年的旧历年底,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十分钟时间不到,魏嘉禹就至少见了三拨人,其中最重要的,大约是国威酒业的产品条码瘦身问题。
这是国威酒业在2021年的重要工作之一,与其品牌战略紧密相关。2020年,国威酒业确立了以品牌拉动营销的战略发展方向,并具体为四大业务主线:一、大单品的市场推广和分销;二、打造国威酒庄公园,做企业定制和封坛;三、做品牌开发;四、酱酒文化体验馆落地。
国威酒业的“大单品”,主要是指其旗下产品贵州迎宾酒。在魏嘉禹看来,2020年,不止贵州迎宾酒业绩表现亮眼,其高端产品国威酒也不遑多让,是以到了今年,国威酒业表现出了更强劲的野心。
“我们的品牌战略,就是构建大品牌,贵州迎宾酒和国威酒是双轮驱动,双品牌运作,即国威酒做高端和超高端,贵州迎宾酒定位是中端商务用酒。其中,我们要把迎宾酒做成酱香酒普及工程里面的排头兵。”用魏嘉禹的话说,是要把贵州迎宾酒做成酱酒品牌,使之“成为第一阵营的成员。”
魏嘉禹的工作之一,就是规范品牌开发商,做条码瘦身,“要对品牌开发商做强力管控,不能做任何损害品牌形象的事,为此我们做了若干管理细则。”
如今,国威酒业已在全国布局了六个运营中心,分别位于华东、华中、华北、华南、西南和京津,其重点是华东、华中,“我们在南京成立了华东中心,在郑州成立了华中营销中心。”
这一系列的工作,虽然庞杂,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毕竟,对专业的营销人而言,品牌就像一座山,很难一蹴而就,但只要能一点一点地推进,就是一种成功。
在魏嘉禹看来,做品牌确实很难,不止要看其产品有无品牌的成长基因,还要看企业产能,甚至“老板的思想意识”。毕竟,做品牌,就意味着投入,“每一个品牌成长的脚下面,都是累累的银元铺垫,所以需要老板有投入的意识和勇气,更要认识到:做品牌,就像打仗一样,不成功,便成仁。做品牌,就要义无返顾!
02
谨慎的条码瘦身
魏嘉禹和国威酒业董事长梁明锋相识多年,可以说,彼此双方皆极为了解对方。在魏嘉禹看来,梁明锋“事业心强,为人好,是技术大咖,很多事好沟通。”国威酒业之所以确立品牌发展战略目标,显然与魏嘉禹的助推不无关系,“梁总有这方面的意识,我也和他不断沟通。”
当然,一切还是要靠业绩说话,而魏嘉禹也没有让梁明锋失望——在2020年,国威酒业旗下的贵州迎宾酒、国威酒的销售业绩,较之2019年,增长超过50%。
魏嘉禹是贵州国威酒业销售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贵州迎宾酒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看得出,梁明锋给了他极大的信任和支持。
有着梁明锋支持和信任的魏嘉禹,在做品牌上,带着一种果决,但在具体的工作上,他又表现出一种谨慎,“酒圈是一个江湖,而中国人又讲人情。”
因此,虽然确定要砍掉大量迎宾酒条码,但魏嘉禹是慎之又慎,“人是讲感情的,酒水本身就是链接情感的桥梁,不能把桥梁断了”。他不断交待下属:我们砍条码,不是一刀切,还要多斟酌,“哪些可以保留,哪些不能合作,你得让人清楚原因。”
魏嘉禹是实干派,也有他自己的圆融。如今,国威酒业和汇通达、粤强、河南省副食、茅五剑等全国流通大商,以及天猫、京东、酒仙网等都有合作。“我们跟汇通达有深度合作,还成立了合资公司。我们跟全国型的酒商、运营商,以及生产厂家交流,说清楚我们的长远发展规划,大家就觉得这个事业有前途,贵州迎宾酒一定能做成酱酒品牌,甚至成为第一阵营的成员。”
算起来,国威酒业确定的战略大商,至少有二十家。魏嘉禹将其合作总结为“四个共”:共建品牌、共赢平台、共获红利、共享价值,“这样战略合作才能形成,而我们更多是厂商融合,即厂方做品牌赋能和资源赋能,大商做好市场,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而不是投机。”
厂商共赢,“也是梁董事长的愿景,他希望厂商把贵州迎宾酒当作自己的孩子,共同培育他。当然,这不是光靠我们自己,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首先要有消费者的支持,它的前提是需要我们能提供优质的、有差异化的酱香酒;其次是产品性价比要高,这也是我们今年要砍三分之二以上的条码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只保留一部分有竞争力、成长性好的产品,不断提质、调价、优化结构。”
03
屈指可数的酱香品牌
魏嘉禹之所以选择进入国威酒业,显然是看到了国威酒业的底蕴和潜力。
在他看来,仁怀有几百家家酱酒生产企业,但酱香酒品牌屈指可数,能成为品牌的也屈指可数,甚至具备品牌成长基因的,也寥寥无几,而“国威具备诸多成为品牌的优势。”
“国威有好的口碑,有一个好牌子,响亮,易于传播。在市场推广中,我有很多嫁接点,这样就可以少投入,做起来也更省力,消费者也能很快理解。对做品牌传播而言,这很重要。否则,一个品牌要和消费者去做很多解释,而教育消费者是最累的。”
甚至,魏嘉禹认为“国威”二字,还有着极好的寓意,“中国带国字头的白酒品牌没几个,但发展都很不错,因为老百姓对‘国’有认同感。”对于国威的推广营销,魏嘉禹还有他的盘算,“美国打压中国,发动贸易战,结果让我们自己更团结了。现在,我们国家又讲文化自信,说国家有威望,人民要安康,倡导一种美好生活,而我们国威本来就是提倡‘爱我中华,扬我国威’,不管是语境,还是意义,都契合当下。国威这个品牌不去传播,就枉负这个响亮,又容易让大家产生记忆的品牌名称。”
在产品层面,因茅台迎宾酒与茅台王子酒的缩量,魏嘉禹看到了贵州迎宾酒的成长空间,“我们甚至要形成一个概念:2021年,让中国酱酒进入迎宾时代。它的卖点就是难醉、易醒、好喝,定位是中国绵柔酱香开创者。”
在魏嘉禹看来,贵州迎宾酒之所以定位为中国绵柔酱香的开创者,传递难醉、易醒、好喝的利益点,不能止于一句口号,而是依托于品质、酿造、技术积累、发明专利的创新等等。我们完全是茅台酒的生产工艺,但在技术上做了革新,才形成我们独有的风格、气派。”
此外,国威酒业还将打造酒庄公园,“我们要打造一个文化长廊,还有一个国威酱香酒的技术陈列博物馆,因为我们有强大的酿造能力,技术研发自成体系,那就要告诉外界:我们的发明专利是如何来的;我们的曲是如何做的,有哪些革新;我们做了哪些工作,才能做到难醉、易醉、好喝……”
更为重要的是,国威酒业从去年6月,就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一定从理论层面,借助更多技术依据和技术标准,“使‘绵柔’有根基,而不只是感性的‘大师酿造’。”
至于国威酒,魏嘉禹认为它的定位更清晰,它不止有着贵州迎宾酒的一切优势,更“是古方茅香、大师手酿。我们生产一车间,它采用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飞天茅台的生产工艺,完全是手工酿造,充分诠释古方茅香,大师手酿的品质。”
这就是魏嘉禹选择国威的重要原因,“如果国威酒业不具备这些优势,我想做也很难,而我现在很有信心操作、助推,使之成长。”当然,这也是国威酒业制定其发展战略的背景和基础。
毕竟,品牌的营销推广,一切都基于企业自身的背景,以及定位、发展诉求和发展战略。用魏嘉禹的话说就是:做品牌,不止要有意志、决心,还要结合自身特质,有品牌规划、品牌构思、品牌营销的思维和动作,以及考虑如何深入市场,与市场做结合。换言之,国威酒业的发展战略,是基于自身基因,以及发展需求而做出的理智决断。
04
老练的营销专家
魏嘉禹对国威酒业的思考、助推,专业且成系统。这大约和他丰富的工作经验息息相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魏嘉禹从国企进入三株公司,并一步步做到了三株新事业上海、福建大区的总经理,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市场销售的经验。
当时的三株在神州大地上,发展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而其营销模式、传播推广手段,至今也被营销界推崇、沿用。甚至可以说,即便现在的营销推广模式、理论越发地精妙,但万变不离其宗,很多,都能在当年的三株身上找到影子。
之后,他还做过背背佳、好记星等健康产品。在中国,保健产品在经历疯狂期之后,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确实在一个时期里,精准击中了中国人的需求。
从选择而言,魏嘉禹踩中了风口,而进入酒圈,也是他坚定地认为白酒是中国的“日不落行业”。早在2009年,魏嘉禹就进入酒行业,做茅台白金酒的与中国第一家与报媒合作运营的酒业连锁机构——大河酒城的运营。“过去的都是经历,现在要开启全新的征程,还要全力以赴。”魏嘉禹的表态坚定而执着,这也是一种信心的传递!
如今的魏嘉禹,相较从前,在营销上越发地老练。而有着梁明锋支持的他,甚至有着甚“将贵州迎宾酒做成中国礼酒第一品牌”的野心,并打造中国礼宴文化。
曹操《短歌行》云: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魏嘉禹看来,“迎宾”二字,天然带着“礼”的烙印,而其根本原因,是从文化高度去推动品牌发展。
“我们做白酒,一定要从文化高度来做,中国白酒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中国白酒如果只是商品,可取代的就太多了,但作为文化符号,就永不消失。我们之后传播迎宾文化、礼宴文化,就是和中国文化做链接。”
道立,则术成。这是魏嘉禹的观点。毕竟,做好企业战略顶层设计,其他的,就交给踏实而坚定的执行,以及时间,便终有到达的一天。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