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雪梅
李渡,已不止是一瓶酒。
2022年的1月9日,“文化李渡 造炬成阳——国宝李渡第五届国粉节”在江西南昌举行。在此次国粉节上,李渡更加清晰坚定地展示了它未来要走的路,即品质李渡、科技李渡、贡献李渡、共创李渡。
李渡,正以一种更加积极,也更加自信的态度自我效能,不断前进,成就中国白酒行业一个独特的IP形象。
溯源传统,成就文化李渡
在酿酒地理出品人巨刚看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实在太过丰富,太过广阔,而要让它真实动人,且具有说服力,一定要寻找到文化的根源。
国宝李渡有着清晰可察的历史脉络,“它(李渡)的文化有根,所以我们能感受到,国宝李渡文化之魂源于宋,并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断努力(而发展)。”在国宝李渡第五届国粉节上,巨刚这样说。
酿酒地理出品人巨刚主题演讲
深厚的历史底蕴给了李渡酒业文化输出的底气和自信。文化输出的目的是文化认同,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认同则达成价值观认同。对企业而言,只有趋同的价值观,才能对内、对外形成强大的合力,并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新格局、心模式、兴国宝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消费者的饮酒观念正在改变,崇尚健康饮酒,且变得越来越懂酒。消费端的悄然改变,也影响着整体行业格局。
金东集团办公会成员、李渡酒业董事长汤向阳敏锐地感觉到了行业的变化。在他看来,只有构建新格局,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把握时势机遇。其“新格局”的核心,是以品质、科技,以及消费者为主。
国宝李渡酒庄,是其新格局之下的新起点。酒庄位于江西进贤县的郑家山,与古窖池距离只有短短八公里,但其承载的,却是国宝李渡八百年时空的绵延、文化的传承,以及乡愁的凝结。
它没有凌驾于乡村之上,而乡村文明也不再游离于工业文明之外。国宝李渡酒庄是真正俯下了身,去亲近李渡这片土地,重新发现乡村的意义和价值,去寻回文化的根脉,为产区赋能。
在本届国粉节上,汤向阳分享了李渡酒业的“心模式”,即消费者、沉浸式体验、品质与科技相结合、六位一体三度空间等。“心模式”显然是“新格局”的具体呈现,即依旧围绕消费者、品质李渡、科技李渡展开。
“对于兴国宝,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我们要让李渡的文化遗产,飘香世界。”汤向阳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一定要韧性成长,就是要不断适应,不断进化,以及创新迭代。”
新年演讲,汤司令哽咽了
面对有如家人一般的国粉,汤向阳把他最温情的部分毫不避讳地展现出来,在新年演讲上数次哽咽。
今年1月9日的国粉节,正好是汤向阳母亲的生日,但他却无法陪伴在身边。其实,多年以来,母亲生日,他都很少有时间陪伴。回忆从前,汤向阳说到:“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如果想要把李渡酒业做好,就要牺牲一些陪家人的时间,但值得欣慰的是李渡酒没有让大家失望。”
金东集团办公会成员、李渡酒业董事长汤向阳的新年演讲
说起如今李渡酒业的发展,他认为李渡有着很好的文化,留给大家很多想象的空间,李渡人要始终保留对文化的初心。
汤向阳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经历,自学酿酒以来,32年与白酒相伴。在来到李渡酒业后,他不断打磨李渡这个品牌,用行动守护国宝文物和李渡文化。
从家到企业,他数次动容,新年演讲情真意切,打动人心。
贡献李渡,助力乡村振兴
“李渡酒业助力乡村振兴样板工程”启动仪式是本届国粉节的一大亮点。这一环节的重点,是李渡酒业与李渡镇政府签订酿酒优质大米收购协议,合作建立优质酿酒稻米基地。
在多年的接触中,进贤县李渡镇党委书记陶仲新深切地感受到李渡酒业的开拓精神,以及与政府的合作态度,“李渡酒业助力乡村振兴样板工程是一个非常隆重的项目,李渡酒业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感,是非常让人尊重的。”
进贤县李渡镇党委书记陶仲新致辞
在他看来,李渡酒业一直在探索的路上,并且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应,“我们非常期待这个合作项目,它符合时代的主题。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更好地助力乡村事业。”
国宝李渡助力乡村振兴样板工程启动仪式
同时,李渡酒业还向南溪村、柴埠村党支部捐赠党建硬件改善资金,以用于乡村振兴事业。
时光旅行者,李渡的探索
如今,李渡酒业开始尝试多重文化输出,以探索的精神,去寻找更广阔的世界,“它可以扎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中,也可以穿越时光,成为一个时光旅行者。”
2022年新年初到,李渡酒业推出新品,即李渡高梁1308时光旅行者。它以科技感,以及光速飞行的线条感,呈现一种冰冷与火热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简单与繁琐的碰撞。
或许,传统并未远去,也未曾消失,它不过是以另一种符合当代人的形式存在。
后记
李渡还有一个标签,是共创李渡,即汇聚国粉力量,实现贡献与共创相融合。
这样的李渡,已不止是一瓶酒,而它将要成就一个怎样的自己?
如果把李渡具化为人,它一定是积极的入世者。无论是品质李渡、科技李渡,还是贡献李渡、共创李渡,都蕴含着李渡酒业担当社会责任的一面
“衡量一个企业的好坏,不是看它的销售业绩,而是看它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汤向阳在国粉节上说的这句话,或许也能更好地呈现李渡酒业的入世担当精神。
即便到了今天,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冲击的国人,骨子里依旧有强烈的济世情怀。而这,也让他们更富创造力,更有探索世界的勇气。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