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别创新概要
清纯生态白酒,全称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简称清纯生态白酒。清纯生态白酒是在我国传统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基础上,通过多项科技创新和工艺技术改进措施,以真正纯粮全曲固态、健康美味、质优价廉、安全生态为工艺创新理念,打造中国清香型白酒之唯一真正纯粮全曲固态发酵工艺酿造的健康型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
清纯生态白酒是以优质红高粱、小麦等为原料,经整颗粒清洗浸泡、蒸煮糊化,再以天然活性特曲为种曲将全部酒粮活化成嫩曲后,以不添加任何(谷壳、稻壳、高粱壳等)填充辅料的真正整粒纯粮,经小窖低温洁净固态发酵工艺精心酿制而成。
清纯生态白酒在国内首家开创了“无糠壳纯纯粮天然全曲整颗粒固态发酵优质白酒”的全新生态酿酒工艺,彻底颠覆了中国数百年来优质白酒固态发酵酿造过程中,必须添加(谷壳、稻壳、高粱壳等)粗纤维质类填充材料的传统工艺陋习,开创了中国优质白酒生态酿造的新纪元。
由于清纯生态白酒在酿酒过程中不添加任何(谷壳、稻壳、高粱壳等)粗纤维质类填充材料,并且最为科学合理的调控了发酵温度与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酒中有害因子的生成,安全健康、营养生态,饮后不口干、醉后不头疼。
清纯生态白酒即可直饮,又可加冰、加水、加果汁等调制鸡尾酒饮用,同时也是制作保健酒类的最佳基酒,为夜场酒吧、商务宾宴、亲朋聚会及馈赠亲友之佳品。
1、工艺特点
⑴、以整颗粒纯粮为原料
⑵、免除添加糠壳类填充料
⑶、以洁净纯粮高压糊化
⑷、以活性特曲为种曲全粮活化成曲
⑸、采用固态续糟回轮法地池发酵
2、产品特点
⑴、风味:清香幽雅、纯正自然、无糠糟和杂醇油味。
⑵、口味:绵甜淡雅、柔和顺喉、无暴辣刺激感。
⑶、卖点:纯粮、生态、健康、纯净、绵柔、低醉酒度。
⑷、优点:① 可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产能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② 酒质好、出酒率高、陈化时间短、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好。③酒糟能完全升值利用、无废糟污染。④ 产品卖点新,易于市场开发。⑤ 可加冰、加水、加果汁调制饮用。
_baidu_page_break_tag_二、清纯生态白酒及工艺介绍
1、研发背景
我国的传统优质白酒,绝大多数(如: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山西汾酒、北京二锅头等)都是以固态发酵工艺酿制而成。传统的固态发酵制酒工艺在酿制发酵过程中都必需添加大量稻壳、谷壳、高粱壳等无任何营养价值的纤维质类填充辅料才能正常发酵产酒。
由于这些粗壳类物质中本身就带有糠土气味,并含有多缩戊糖,果胶质和硅酸盐等成分,在发酵过程中影响酒质,是白酒中各种杂味的最主要来源,所以其用量要严格控制,并在使用前进行清蒸。但蒸糠只能除去糠腥气、土杂气,去表不去本。比如稻壳中含有的多缩戊糖,在发酵过程中多缩戊糖会生成大量的糠醛,使酒产生糟糠味、燥辣味。果胶质则会分解而生成甲醇,是国家严格限定的指标。
另外,这些无任何营养价值的纤维质类填充辅料,都是农作物直接裸露在外的粮食外壳,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今,加之各种农药、化肥、激素等无节制的滥用,给人类食品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由此可见,这些酿酒过程中所添加的填充料正是对白酒的品质和安全性影响最大的不良成分来源之一,也是制约中国白酒走向绿色、优质、低成本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最大瓶颈。
2005年2月,经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同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布实施《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推行“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这一举措为我国白酒行业的未来走向,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对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和《纯粮固态白酒审定规则》中所指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是采用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所酿制的一系类优质蒸馏酒种之一,也是普通新(酒精调配或液态发酵法)工艺白酒,与优质传统固态发酵白酒最基本的界定标准和产生品质区隔的必备保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目前我国优质白酒的硬性准入签证的必备条件之一。
我国的《纯粮固态白酒审定规则》中所规定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定义是:“采用纯粹的粮食为原料、用曲经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后贮存、勾兑生产出的中国优质白酒的特定品质”,这也是我国对“纯粮白酒认证”最本质的硬性认证标准之一。
然而,在该规则最首要的 “采用纯粹的粮食为原料” 这一关键性规定上,就目前我国整个传统固态酿造白酒行业而言,由于普遍都填加(谷壳、稻壳、高粱壳等)填充辅料的原因,严格的讲基本上是没有能够达到此项规定要求的。所以,传统行业也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才能有发展,有活力,才能永立于不败之地。
2、低醉酒度概念诠释
“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是刘国中先生在继承和总结萃取中国南北诸多传统名优特酒种酿制工艺精髓的基础上,同时融入多项现代生物应用工程技术,历经数十年潜心研究具有行业重大突破性创新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
“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是传统清香型白酒的提升和延伸,它的酿造工艺完全是按照我国《纯粮固态白酒审定规则》要求,采用纯粹的粮食为原料、用曲经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后贮存、勾兑生产出的,是目前中国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纯粮固态优质白酒。
近年来,白酒界有人提出”低醉酒度“的概念,按照著名白酒专家曾祖训的说法,所谓”醉酒度“,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白酒饮后达到醉态的容易程度。“低醉酒度”就是饮后兴奋、思维灵活,多喝不上头、不口干,无醉后头晕恶心及短期精神不振等不良反应。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消费者在饮酒习惯上更趋于理智,提倡健康化饮酒成为业界的共识。香气淡雅、入口柔和、下喉舒畅,饮后神清气爽的低度净柔型白酒,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根据消费调研显示,喝酒者一般分为两种人群:一类消费者是主动式饮酒者,他们喜欢喝酒,甚至追求“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饮酒境界;另一类消费者是被动式饮酒者,他们因为工作应酬、商务需要等相关社交需要而喝酒。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好酒的标准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那就是“爽口点、多喝点、醉慢点、醒快点、健康点。” 这一直是这几年来消费者所追求的最佳饮酒境界。由此,对好酒的定义,有了新的标准——“低醉酒”,就是饮后的醉酒程度相对低的酒。“低醉低度”白酒感官上要求低度、微甜、淡爽、柔和。理化指标要求低醇、低醛、低沸点物质低,糠醛等高沸点物质也较低。我国酒类消费首先应与国际接轨的是政务和商务用酒,该类型酒的功用是烘托气氛,低醉酒度白酒是我国最常用的政务和商务用酒,也是最具进军国际市场的潜力酒种。因此发展“低醉酒度”型白酒将是白酒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是以充分浸洗的洁净整颗粒纯高粱为原料,通过高压糊化处理后,采用全粮活性特曲为酵素,以不添加任何(谷壳、稻壳、高粱壳等)填充辅料的真正纯粹粮食,经完全固态发酵的洁净工艺酿制而成。
因为原料中不含(谷壳、稻壳、高粱壳等)纤维质类复杂填充成分,并且最为科学合理的调控了发酵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酒中有害醉酒元素的生成,因此新酒馏出就香醇柔和,味道纯正,无任何邪杂味。成品酒清醇淡雅、绵甜柔顺,饮后不口干、不上头。
周所周知,我国传统白酒,越是优质酒,酒内所含的呈味物质越多,同时有害物质的含量也越高,其中高级醇类和醛类是加重酒醉和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最大的有害成分之一。这与国际饮用酒标准是极不相符的。该酒在传统固态发酵酿酒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酿酒工艺的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进而使酒质达到低醛、低高级醇的全新安全指标,在正常饮用的同时,还可象洋酒一样加冰、加水、加果汁调制饮用。纯粮、绿色、纯净、生态、安全、健康、绵柔、低醉度,特别顺应现代年轻人或商务公关宴客等饮酒需求。
3、工艺特点
“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由于采用了活性特曲为发酵剂,用曲量仅为常规清香型大曲酒酿制用曲总量的30%左右,发酵时间仅为传统常规固态大曲酒的三分之一,出酒率高出一般常规固态大曲酒出酒率10个百分点以上,老熟时间仅需常规固态大曲酒老熟时间的十分之一,就完全可以达到上等优质固态白酒的品质标准。生产成本低、占压资金少,具有完全传统工艺不可相比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优势,是未来我国酿酒行业发展最值得借鉴与推广的最佳最实用的酿酒工艺。
我国的传统固态发酵白酒,90%以上的工序都是靠人工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生产效能低,从而也直接加大了产品成本。“清纯型纯纯粮固态白酒”由于采用大池发酵,可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产能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另外,以“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酿制工艺所发酵馏酒后的酒糟,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由于不含稻壳等粗纤维成分,还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特别易于消化的上好禽畜精饲料,更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业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佳、最有经济效益、最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现代实用技术。
目前以整颗粒纯高粱为原料,采用“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发酵工艺所酿制的纯高粱白酒已在2013年度在贵州沿河量产面世,受到业内同行与消费市场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4、工艺要点
⑴、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① 有机食品类原料
有机食品一词是从英文Organic Food直译而来,也称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目前我国主要常用的常规酿酒原料有:高粱、玉米、小麦等。有机食品在种植上完全禁止农药化肥和植物激素的施用,因此产量很低,所以真正的有机食品数量也很少,而且价格也十分昂贵。有机食品的最终主要硬性指标是最苛刻的限制了各种农药化肥和植物激素在终端产品的残留含量。如果用真正的有机原料酿酒,成本太高,并且也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很难普及和运用到大众百姓的日常酒饮中来。
② 洁净加工类原料
洁净加工类原料是以普通的新鲜洁净高粱、玉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经精细水洗等方法加工处理后再用于发酵制酒。
众所周知,粮食在常规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增产增收或促进早熟等,一般都需要施用化肥、农药、植物激素等合成物质,这些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大多都残留在粮食的外表皮层上,如果在使用前通过精细除皮或采用清水浸洗等方法加工处理,然后再用于发酵制酒,其残留量则会大大的减少或去除,再经生物发酵水解稀释等及物理加工的破坏作用,其最终产品的残存量也完全可以达到绿色或有机食品的指标要求。
③ 质量选择
清纯生态白酒在原料质量选用上至关重要,首先要选取无霉变、无虫蠹、无腐烂变质、无污染、无杂质的新鲜粮食和无污染的发酵用水,尤其禁止使用劣质或受过污染的原料和发酵用水。
④ 原料处理
清纯生态白酒酿制所用的原料(高粱、玉米、小麦、大麦等)在使用前,要经过筛去土除杂处理后,用清水按冷热水交替的方法反复淘洗,再按要求浸泡、闷料,然后采用高压或常压进行整粒蒸料糊化处理。
⑵、发酵用曲的选择
清纯生态白酒酿制用曲采用是以天然活性特曲为种曲,将全部酒粮活化成嫩曲后再进行纯粮全曲发酵。用曲量少,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也比较低。
⑶、主辅料的选配及发酵工艺
清纯生态白酒采用整粒全皮粮为主料,以回糟做配醅,回轮发酵。根据酒种的不同,发酵时间控制在30天左右为宜。
⑷、原酒的馏取
由于清纯生态白酒是采用无糠壳纯纯粮工艺酿造,馏酒时采用较小体积的浅型甑锅馏酒效果更好。
⑸、原酒的陈化老熟
清纯生态白酒的陈化老熟时间,要比传统白酒的陈化老熟时间短得多,一般仅需用传统清香型白酒五分之一的陈化时间,就足以达到优质酒的成熟标准,而且对陈放条件的要求也比较低。
_baidu_page_break_tag_三、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动态
(一)基本状况
众所周知,我国白酒行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大的消费基础,在酒饮料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公务宴会、婚宴等场所的首选,更被誉为我国最有经济价值的酒类,其销售收入是啤酒的1.6倍,行业利润是啤酒的3.2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白酒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白酒业利润总额比例持续上升,这也体现了白酒行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反映出我国白酒行业的高景气度。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我国2011年白酒行业产量增速同比提升,景气度不断攀升。1-8月,我国白酒行业累计产量617.61万千升,同比增长29.76%;累计产量增速比上年同期增加2.62个百分点。 白酒行业毛利率也上升明显,盈利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1-7月,白酒行业毛利率34.03%,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左右。
(二)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达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由粗犷时期的填饱肚子、转向了发展时期的讲营养,然后转向了富裕时期的重养生。饮食习惯由麻辣重口味转向了少盐、清淡的健康饮食方向转变。饮酒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较为明显的趋势就是由过去喜欢香味较重的浓香型白酒转向了清香型白酒,青睐清香型白酒逐渐成为我国酒类消费趋势,清香型白酒正在引领白酒消费习惯和饮酒方式的转变。市场反应证明,白酒市场的多元化时代已经形成。
伴随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时下的白酒消费群体更加注重酒的口感与饮酒后的感觉。人们把“好喝”作为购买白酒产品的重要依据,而不再注重香型。针对白酒消费需求多层次、多类别、多样性的差异,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须不断创新产品个性和特色,将白酒的安全、卫生、健康作为基本需求,将香气幽雅细腻,入口柔和绵甜、入喉圆润舒畅、饮后舒适且副作用小等作为主要研发方向。未来的中国白酒业必须要在继承传统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消费市场需求,中国白酒业也必须朝向自然品质回归,性价比合理回归,地方名优酒市场回归方向上发展。
(三)存在问题
(1) 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酒的消费观念在不断改变。啤酒、果酒和洋酒的消费比例在逐年上升,白酒的消费比例在逐年下降。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激烈、盲目、无序的市场竞争,又使许多厂家急功近利、舍本趋末。正如某些业内人士指出,整个国酒业都存在这样一些通病:前些年争“标王”,大搞商标和广告炒作;近些年又时兴“造祖”和买断经营,造祖的水平令人难辩真假---今天你称找到一个三百年前的“窖”,明天他又掘出一个五百年前的“池”,今天你请出“武松”,明天他又找来“杜康”,引经据典,说古道今,管他脸红不脸红,只要有利。许多名酒厂家为了片面地增加产量,提高销售收入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精美的包装掩饰了产品重大的质量问题,勾兑技术的泛滥把多数名酒都变成了名不副实的酒精饮料,导致了整个行业的混乱……所有这些,都极大地破坏了国酒的声誉,严重影响了国酒业的健康发展。如此的恶性竞争,使整个国酒业陷入了难以复苏的困境。
目前“中国白酒市场上,至少有60%至70%的白酒属于(所谓新工艺酒)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喝酒直接等于喝水加酒精,白酒已经变了样,连一些著名品牌也如此。但粮食酿制工期长、成本高,酒企纷纷选择新工艺勾兑白酒。而新工艺勾兑抑或多为酒企牟利方式。
勾兑白酒中的香味物质很少,其量比关系也很简单,致使新工艺白酒的香气、滋味、口感和风格,远远无法达到传统纯粮固态发酵产品的水平。虽然没有对身体没有很大的危害性,可是据一些经常饮酒的朋友说,酒精勾兑的酒喝完了头很疼,而纯粮发酵酒就很少有这样的现象。加上这项工艺简单、成本低,进入门槛很低,所以一些白酒企业扩大新工艺白酒产量,通过豪华包装、夸大宣传,假冒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名义充斥市场,牟取暴利。这种行为不仅加剧了白酒行业的不公平竞争,而且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_baidu_page_break_tag_(2) 清香型白酒跌入低谷的原因
清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等白酒相比,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似有 “此抑彼扬” 的状况。据统计, 目前浓香型白酒的产量, 已约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2/ 3。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重点列举行业导向与产品标准方面的原因简析如下, 仅供参考。
⑴ 全国评酒会的误导
① 国际上对蒸馏酒的质量标准要求
国外对蒸馏酒的质量要求, 除注意卫生、安全性外, 还较注重口味, 在判定蒸馏酒的标准中,通常讲究“ 五度”,即醇和度、柔顺度、丰满度、开胃度、消化度。换言之, 即注重酒质细腻、谐调、回味良好。要求名优蒸馏酒的香气不太浓而使人愉悦, 口感舒适。例如法国优级白兰地, 呈金黄色或琥珀色, 具有独特的橡木气味、酯香和果香; 在口中不刺、冲、麻、燥、也无苦、涩感。即使有辣味, 也较轻。威士忌呈琥珀色, 具有醇香而微辣。与白兰地相比, 无果香而有来自于麦芽的香气。其中苏格兰威士忌具有独特的麦芽烟熏气味, 爱尔兰威士忌则无泥炭的烟熏气味, 口味柔和甜润, 醇厚稍辣。波兰等国的伏特加, 通常芳香平和, 酒味清纯、爽滑明快。古巴等国的老姆酒口感轻淡而细腻。有的老姆酒酯含量高, 或酒味厚重, 但这类酒适于作餐后酒, 或用于制作点心。金酒的香气清爽, 口味明快。墨西哥的龙舌兰酒, 酒体很重, 具有火辣的口味。但适于与果汁、香甜酒调制鸡尾酒。威士忌、老姆酒等蒸馏酒, 也大多用于调制鸡尾酒。
国外的名优蒸馏酒, 有的也有辣味或苦味。但辣味较轻、不冲, 苦味较短。应该说, 恰到好处的甜、苦、酸、涩成分, 都有助于蒸馏酒的醇厚度。但如果苦、涩、酸味等突显且长, 例如苦涩味长时间沾在舌上, 挥之不去, 而不是稍纵即逝; 酸气等刺鼻、呛喉, 则很难受。所以贵在诸味谐调。当然不是成分越复杂越好。有人主张喝纯而又纯的酒精兑水, 或任何酒都不喝, 那也未尝不可。
中国国内的白酒从业人员应该注意到很多白酒存在香气太浓而不愉悦, 口味上存在国外忌讳的刺、苦、涩、燥的弊病, 以及“卫生”标准要求较低的问题。国际上除老姆酒以香味浓郁或清淡分类外, 白兰地、威士忌等蒸馏酒, 多是以原料、地名、人名等分类或命名的。当然各国也均很重视对酒类香味成分的分析和研究。据说英国有的品评威士忌的专家, 在品酒时是只闻不尝的, 一天要闻很多酒样。但总的说来, 中国目前还是太看重于白酒的香气大小了, 甚至往往忽视了香气的质量。
② 评酒岂能“ 重香轻味”
中国过去偏重于白酒的香气, 历来有“ 闻香下马”、“开坛十里香” 等说法。应该说, 白酒以香型分类, 以便鉴评, 这与有的专家建议评酒时应以白酒生产所用的糖化发酵剂进行分类等一样, 是一种思路和方法, 值得研究、讨论和采用。但若认为似乎白酒香气浓就是好酒的标志, 那就未免太片面了。因为白酒既是看的, 又是需要闻的, 更是要喝下肚的真正“ 进口货”。所以虽然难以强调白酒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但也须喝得舒服、安全, 即注重其卫生标准, 酒中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含量应尽可能地减少。至于香气, 也不是只要是香气就好, 更不是香气越浓就越好, 要引导消费者学会选择。
_baidu_page_break_tag_四、白酒市场的未来——清香大回归
清香型与浓香型、酱香型并称为中国白酒的三大主体香型。据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以山西汾酒和北京二锅头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雄踞白酒市场的老大地位,其市场占有率最高时占当时全国白酒的75%以上,可谓盛极一时。80年代以后,清香型白酒发展趋缓,浓香型白酒才拥有了一统天下的霸气。
近几年,清香型白酒市场份额再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回暖”步伐加快。生产厂家的生产、销售也随之快速增长。有分析人士认为,清香型白酒与浓香、酱香“三分天下”的历史性机遇已经到来,甚至发出了白酒业赢在“后清香时代”的呐喊。
中国白酒有许多不同的香型,其中基本香型(沈怡方语)有三种,即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和以泸州老窖和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三种香型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这三种香型哪一种是中国白酒的起源?三种香型有无传承关系?在白酒的市场博弈中又有哪些变化?对未来白酒市场格局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清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的起源
白酒属于蒸馏酒的范畴。我国蒸馏酒究竟起源于何时?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有东汉说、唐代说、宋代说、金代说、元代说。但无论持何种观点的学者,都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共同点,那就是:中国的蒸馏酒是从元代开始进入消费市场的,之前仅仅作为药酒使用。中国蒸馏酒无论起源于何时,只有到了元代,中国蒸馏酒才在嗜好烈酒的蒙古族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迅速发展起来。
在元代之前,人们饮用的主要是黄酒。由于黄酒是酿造酒,酒度比较低,容易酸败,蒸馏技术开始是用来处理酸败的黄酒的。关于元代白酒的生产工艺,最权威的记载见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酒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酸败黄酒经过蒸馏,饮用就没问题了,而且别有一番风味。后来,这种工艺完全独立出来,专门生产蒸馏酒。中国白酒由此正式诞生。
(二)中国白酒最早的生产工艺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瓮”为发酵容器。“和曲酿瓮中”是李时珍所描述的中国白酒工艺的第一个鲜明特点。瓮,也即陶瓮、陶缸。即以陶缸为发酵容器。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周恒刚先生在《制酒古典今译》一文中明确提出:“白酒(烧酒)是由黄酒演变而来的。”可以肯定,是否有黄酒生产背景、是否用陶器发酵生产白酒,是中国白酒历史的一块“试金石”。没有黄酒背景的、不用陶器发酵而生产的白酒,一定是后来者。
2、“清蒸清烧”的“清茬法”生产工艺。“以高粱或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是典型的“清蒸清烧”生产工艺,也叫“清茬法”生产工艺,该工艺为独立发酵法,单独发酵,单独蒸馏,不添新粮。这个方法是白酒最早的生产技术,是典型的清香型白酒工艺。
3、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尽管米烧酒、糟烧酒是中国白酒的一个大类,但是从中国蒸馏酒历史的角度讲,米烧酒、糟烧酒都属于半液态发酵,本质上属于黄酒蒸馏酒阶段。这是黄酒蒸馏酒与中国主流白酒的主要区别之一。只有固态发酵、固态蒸馏,才是中国白酒的鲜明特色之一。在共和国历届所评定的国家名白酒中,没有一个酒厂不是使用固态发酵、固态蒸馏技术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各种香型的白酒中,清香型酒符合上述三个本质特征。也就是说,清香型酒是中国白酒之源。现在的浓香型白酒工艺和酱香型白酒工艺,都是用窖池发酵,用“续渣法”循环发酵。
由此得出结论,清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的起源。而杏花村(仰韶时期)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瓮,充分证明,山西杏花村汾酒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起源。
(三)清香型白酒具有的优势
清香型白酒是白酒大家族中很有光彩的一员。但近年来市场上难觅踪影。反观,浓香型白酒则在货架上琳琅满目。为什么在市场这块大蛋糕中清香型酒所占有的份额甚少,是其风味不被人们所接受,非也。清香型酒曾经辉煌过,正是因为它具有品质和生产的双重优势。清香型白酒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在北方、老年人群体中深受喜爱。清香型白酒具备以下优势:①发酵周期短,贮酒时间短,生产成本低,资金周转快,生产厂家多;②因为使用清茬曲,原料出酒率高,节约粮食,符合产业政策。③采用地缸、低温发酵,生产环境卫生,酒的组成成分简单,口味醇和、绵甜,适合现代饮用者的口感与保健要求。④清香型酒无特殊气味,是生产药酒、功能性白酒最好的基酒。⑤经改造后容易与国外饮用要求接轨,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比其他香型的小。
(四)三种香型的传承关系
清香型白酒的起源和典型代表——汾酒,随着晋商之路流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历史资料证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山西清香型汾酒的制曲和生产工艺已经传入陕西,很快又由陕西传入四川。当今风行全国的四川浓香型白酒工艺,是在陕西白酒工艺入川以后,再次创新工艺而形成的。
1939年出版的《贵州经济》有关于山西汾酒与茅台镇白酒之间渊源关系的记载:“在满清咸丰(1851-1861)以前,有山西某盐商,来茅台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麦为曲药,以高粱为原料,酿造一种烧酒。后经陕西盐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姓氏为名。”根据这一记载,酱香型白酒也是传承了清香型白酒的工艺,不断推陈出新,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工艺和品牌。
_baidu_page_break_tag_(五)三种香型的不同特点
清香型、酱香型和浓香型主要有以下不同特点:
1、发酵容器不同
清香型酒使用地缸发酵,浓香型酒使用地窖发酵。使用地窖发酵是陕西酒的发明。所谓地窖发酵,就是掘地为窖,将原料堆积其中,让其自然发酵。这显然是因为成本的原因。地缸发酵,需要购买大量的地缸并全部埋入地下,成本显然比较高。
《浅谈发酵缸对汾酒发酵的影响》一文中指出:“清香型汾酒发酵,与浓香型酒发酵,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只要条件具备了,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而这个转化的条件,就是对待土壤细菌的态度。清香型白酒切忌使用陈年老缸和破缸,就是要千方百计减少土壤细菌对酒醅的影响;浓香型和酱香型酒则强调“百年老窖”,就是要千方百计强化土壤细菌对酒醅的影响。而陕西白酒在窖池内壁敷泥皮一层,而且要每年更换一次,很明显地受到了山西汾酒工艺的影响。但毕竟是用窖池发酵,酒醅与泥皮接触,受泥土细菌的影响要大一些,所以陕西白酒的风格在清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之间,比浓香型酒清,比清香型酒浓。
2、发酵工艺不同
清香型白酒秉承清蒸清烧工艺,浓香型白酒则普遍采用续渣法发酵工艺。清香型酒以汾酒为代表的“清蒸二次清”工艺,发酵两次,蒸馏两次;续渣法发酵为循环发酵法,此法的特点是酒醅经蒸馏后,再加入一定数量的新料和新曲入窖发酵,或酒醅直接加入新料混烧后再加入新曲入窖发酵。
3、口感和杂醇含量不同
清香型白酒的口感特点是清香纯正、诸味协调、余味爽净。浓香型白酒的口感特点是香味浓郁。酱香型白酒的口感是多种香味的复合体,香味丰富。由于工艺的不同,发酵时菌群的不同,三种香型的杂醇油含量也不相同,清香型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最低。
4、饮酒后感觉不同
饮酒过量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但不同香型其程度有所不同。清香型白酒,特别是高品质的清香型汾酒有所谓“不上头”的特点。
清香型白酒,喝起来第一口感觉比较烈,三口后感觉好,浓香型恰恰相反。清香型白酒就像一个彪悍的北方汉子,有其阳刚之美。浓香型白酒则像一个江南女子,有其阴柔之美。
清香型酒使用粳性高粱,白酒坚挺有骨感;五粮型白酒采用五种粮食,降低了高粱的刚挺,主要体现了柔性;茅台采用糯性高粱,也向柔性发展。
白酒是刚柔并济的代表,酒的刚,水的柔,恰到好处,刚与柔是不同地域口感的体现。
北方阳刚汉子的特征在于越品味越让人欣赏、越值得交往,恰如饮用清香型白酒的感觉。
5、除作为饮用酒,其他用途亦不同
清香型白酒除了饮用外既可用于烹饪用酒,还可作为生产肉制品、蛋糕等食品的调料,而其他香型不可以。浓香型白酒可泡制钓鱼的饵料,清香型白酒不可以。浓香型白酒加入食品中,会使食品串味,而清香型不会。这就如同香油和香水都是香的,香油用于烹饪和食品添加,香水用于化妆品添加的道理是一样的。
清香型白酒可以勾调天下,它与果汁勾,可以充分保留果汁的原有风味,与其他香型白酒或果酒勾,同样不改变原香风格;生产腊肉不会让产品串味;特别是,自古以来,浸泡中草药材只能选择清香型白酒,因为它不仅可使药性充分浸出,而且中草药特有的药香仍然保持不变。
(六)三种香型的市场博弈
解放以后,国家共举办过5届全国评酒会。第一届举办于1952年,评出四大名酒,分别是:茅台、汾酒、泸州老窖和西凤酒。其中茅台和汾酒分别是酱香型和清香型的代表,泸州老窖是浓香型的代表。西凤酒则属于一种小香型-凤香型;1963年第二届,评出八大名酒,第一届四大名酒全部入选,增加了五粮液、古井贡、全兴大曲和董酒。其中董酒为药香型,其他三种都是浓香型;1979年举办的第三届评酒会,上届评出的八大名酒中全兴大曲和西凤酒落选,增加的是洋河大曲和剑南春,至此八大名酒中浓香型占到五种;第四届评酒会评出13种名酒,前三届入选过的10种名酒全部入选,新入选的三种是黄鹤楼、双沟大曲、郎酒。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各增加一种;1989年举办的第五届评酒会评出名酒17种,增加的四种是武陵酒、宋河粮液、宝丰酒和沱牌曲酒,其中宝丰酒为清香型,武陵酒是酱香型,其他两种是浓香型酒。纵观五届评酒会,可以看出:只有汾酒、茅台、泸州老窖蝉联五次评选,正好三大基本香型各占一个品牌;汾酒和茅台在各自的香型中一枝独秀,浓香型则入选品牌众多。
从市场占有率角度看,20年前,清香型白酒曾经占据70%的市场份额,酱香型的市场份额一直很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浓香型白酒的市场占有率迅速飙升,中国白酒市场几乎成了浓香型白酒的一统天下。为什么广大消费者的饮酒习惯会在短短几年当中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主要原因为:首先,当时全国兴起了饮用低度酒的风气,浓香型白酒由于香气浓郁,酒精度可以降至28度,甚至25度;而清香型白酒降至40度以下时,口感就会寡淡。于是,许多清香型白酒的消费者改为喝浓香型白酒;第二,浓香型白酒在品牌树立方面做的更好。1989年举办第五届评酒会时,正是清香型白酒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段时期,但17种入选名酒中清香型只占3种,浓香型白酒竟有9种。
近几年来,清香型白酒在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回归态势。许多清香型白酒的传统消费区,消费者的口感喜好已经回归为清香型白酒。为适应消费者这种口感喜好的变化,一些浓香型名酒纷纷推出“绵柔浓香型”,“淡雅浓香型”产品,市场销售很好。实际上,绵柔也好,淡雅也罢,其口感都是向着清香型“清雅、纯净”的风格靠拢。许多清香型白酒开始注重品牌的树立。例如汾酒正本清源,用大量无可辩驳的史料,将汾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大奖章的史实公布于众。
汾酒为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95周年,特制了95瓶“国藏汾酒纪念酒”,并委托拍卖公司于2010年9月5日进行了公开拍卖。20瓶“国藏汾酒纪念酒”共拍得3076万元。国藏汾酒纪念酒的拍卖,充分说明广大消费者对清香型白酒的认可。2010年11月,一瓶产于民国时期的高粱汾酒在天津拍得250万元,再创历史记录。近年来,清香型白酒中的北京二锅头、衡水老白干、宝丰酒等品牌,也纷纷推出高端品种,积极加入不同香型白酒的市场博弈。尽管中国白酒市场浓香型比重大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但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的强势回归,已经不可阻挡。
(七)清香大回归——白酒市场的未来
中国白酒未来究竟将是谁家天下?清香大回归的态势能否最终重现“清香天下”的市场大格局?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判断。
1、品质优势引领回归:
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品质优胜劣汰。清香型白酒的品质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优雅、飘逸”的香气、“清雅、纯净”的口感、“高雅、淡爽”的风格,成就了清香型白酒“闻香雅”、“入口净”、“落喉爽”的卓越和独特品质。淡雅的口感,是白酒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也被众多国内酒企认可,这种“淡”不是酒度的简单降低,而是口感的清淡雅致。随着市场消费的逐步成熟和理性,愈来愈多消费者必将进一步加深对白酒品质的了解,从而在白酒消费的选择上最终向清香型靠拢。
2、消费趋向推动回归:
伴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善,人们在饮食的口味需求上已开始普遍由过去追求“厚重”向着追求“清淡”、由注重“香”向着注重“味”的方向转变。饮酒的口味变化与饮食的口味变化息息相关,上述饮食口味的变化必然导致香气浓郁的白酒越来越不受欢迎。近年来白酒向“淡雅、绵柔型”转变的明显趋势,已经充分预示了清香型白酒的回归,有着经济发展规律与消费需求转向的时代背景。
3、健康需求呼唤回归:
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平提升,人们对于健康饮食、健康消费越来越重视。“健康饮酒,喝健康的酒”,无疑将成为清香型白酒赢得千百万酒民消费转向的根本动力和巨大能量。
4、时尚引领跨越回归:
清香型白酒非常适合作为配制酒的基酒,例如竹叶青就是以汾酒为酒基的配制酒典型代表。而且,竹叶青加冰加水稀释,风格不变,不会给酒带来任何邪杂味。这种类似鸡尾酒的饮用方式,符合国际饮酒习惯。
最近,使用汾酒与可乐、雪碧、绿茶等饮料“混搭”勾调成鸡尾酒的实验,在一些城市的夜场消费中获得年轻消费人群的认可,充分展现了汾酒未来引领时尚消费的巨大潜能。也预示着清香型白酒在引领潮流、赢得年轻消费群体方面体现出来的先天优势,从而大跨步走向清香型白酒的市场大回归。
5、国际口感带动回归:
世界除中国白酒外,还有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杜松子酒)、朗姆酒和龙舌兰酒“六大蒸馏酒”。其中威士忌、伏特加和金酒是粮食酒。中国白酒中,清香型白酒与伏特加口感相似,与威士忌和金酒的口感接近。所以,清香型白酒与国际主流口味非常接近,能和国际蒸馏酒接轨。
6、品牌重铸造就回归:
比起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的劣势在于品牌的树立和打造。而今,随着汾酒品牌价值的全面提升,随着“大清香”王者回归大战略的确立,清香型白酒开始下大气力重铸品牌辉煌,其品牌劣势完全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改观。
7、教育消费引导回归:
既然十几年前许多消费者能够由喝清香型白酒改为喝浓香型白酒,改变了口感习惯,那么这种口感习惯就完全会伴随着国际化的进程而改回来。消费者口感习惯的改变,是可以通过引导和培养消费来实现的,而且这种改变往往带有明显的“从众”特征,一旦改变,势不可挡。
8、酒度提升助推回归:
消费者在饮酒度数方面的喜好正在回归,40度以下白酒越来越得不到消费者欢迎,而40度以上烈性酒的市场销量正在快速提升,这又是清香型白酒先声夺人的优势。
纵观中国白酒市场未来走向趋势的变迁、以及中国白酒步入国际市场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言:中国清香型白酒大回归将是大势所趋,其发展势头已经不可逆转。
_baidu_page_break_tag_五、清纯生态白酒的发展优势
1、纯粮固态发酵工艺是我国白酒健康发展的必由路
2005年2月,经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同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颁布实施《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推行“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这一举措为我国白酒行业的未来走向,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由于我国粮食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为节约口粮,白酒行业开始积极探索使用薯干、玉米秸、甘蔗和甜菜渣等代用原料酿酒,并研制以食用酒精为基本原料,外加增香调味物质勾兑生产饮料酒,被称为新工艺白酒,以满足困难时期人们的基本消费需求。
事实上,新工艺白酒从一开始出现起,就面临着由于原料、成本和工艺技术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始终无法达到采用传统纯粮固态发酵方法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水平,难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直到20世纪80年初以后,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农副产品供应大量增加,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摆脱了计划、价格、生产经营自主权等各方面束缚,白酒工业和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得到持续较快发展。在这种有利条件下,白酒行业继续推动以使用酒精和优质固态调味酒混合而成的固液结合酒,才使的产品能够走向市场。
然而,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液态法白酒,还是80年代以后逐渐兴起并走向成熟的固液结合法白酒,都无法达到传统固态发酵产品的质量水平和风格特点,也根本不可能受到行业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从1953年的第一届评酒会,到1963年、1979年、1984年和1989年的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评出的四大、八大、十三大和十七大名酒,以至五十多个国家优质酒中,没有一个新工艺白酒。
传统白酒的生产过程融合了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等各门学科,近年来又借鉴和采用了环境科学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等,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假如我们放弃或忽视对传统工艺的研究,转而致力于新工艺白酒的大力发展,将白酒工业的科研重点放在研究酒精的纯度,香精香料的优劣,如何降低成本等这些方面,我们还能够到哪里寻找大量优质固态调味酒呢?没有优质调味酒,固液结合法就难以实现,那么白酒最终将变成酒精加香料的三精水,或者将白酒改造成与其它国家的液态发酵酒类似的东西,而丢失掉中国白酒千百年所积淀的精髓。
新工艺白酒相对于传统白酒的物料动力等资源消耗少,制造工艺简单易学,进入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但其香味物质基本都要靠人工外加、口感淡薄、香气短暂,无法给人醇厚丰满、齿颊留香的愉悦与舒适,此外,如在勾兑中过量使用化学合成添加剂,也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由于存在如此缺陷,必然导致其产品竞争力远不及传统白酒的优势。作为白酒企业,假如将主要精力花在研究和生产经营新工艺白酒,由于其产品的先天不足,很难打造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个性化突出的,具有优异市场表现的中、高档名牌产品,从而使企业丧失整体的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我们的消费者看到白酒的标签上全写着是水、高粱、小麦、玉米等,而实际上有些上百元的产品根本就是酒精加香料勾兑,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也在制造着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任意这种普遍存在的行业欺诈行为继续蔓延下去,终有一天将会给整个白酒行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近几年来,我们在行业调研时,经常听到白酒骨干企业对不正当竞争的愤慨和无奈,实际上,无论是从《质量法》、《消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是从产品标准等技术法规来看,现行的新工艺白酒标签标方法,都是违法行为,已经构成了对传统白酒的不当竞争和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
《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的实施是建国以来,或者说中国白酒历史上第一个由全国性行业管理组织颁布实施工艺技术规范,它得到白酒行业骨干企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拥护,受国家法律保护,得到有关政府部门和监督执法机关的全力支持与配合。
“纯粮固态发酵”标志的启用,能够使消费者简单明了的区分不同工艺生产的产品,还消费者以“知情权”,增加了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同时,由于其对白酒选购和消费行为的科学引导,将直接促进传统工艺白酒的消费总量,扩大传统工艺白酒的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对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抑制伪劣产品的猖獗,规范白酒行业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和扶持白酒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将发挥出其他任何手段都难以奏效的实际作用。
_baidu_page_break_tag_2、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是最安全的白酒
我国的传统优质白酒,绝大多数(如: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山西汾酒、北京二锅头等)都是以固态发酵工艺酿制而成。传统的固态发酵制酒工艺在发酵酿制过程中都必需添加大量稻壳、谷壳、高粱壳等无任何营养价值的纤维质类填充辅料才能正常发酵产酒。
众所周知:这些无任何营养价值的纤维质类酿酒填充辅料,都是农作物直接裸露在外的粮食外壳,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今,加之各种农药、化肥、激素等无节制的滥用,给人类食品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这些酿酒过程中所添加的填充料正是对白酒的品质和安全性影响最大的不良成分来源之一,也是制约中国白酒走向绿色、优质、低成本化的最大瓶颈。
“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完全是按照我国《纯粮固态白酒审定规则》要求,采用纯粹的粮食为原料、用曲经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后贮存、勾兑生产出的,是目前中国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纯粮固态优质白酒。
传统纯粮固态发酵工艺发酵的白酒,由于添加大量糠壳类填充料和发酵时间长,产生了丰富的呈味物质,在这些呈味物质中(如杂醇油类、醛类等)有好多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在某种角度上说,也有可能酒的呈味物质含量越丰富,有害物质含量也越高。这与一些名优酒的身份极不相配。在传统汾酒中,对酒后给人体带来侵害最大的高级醇和醛类物质的总量分别达到每升800和600毫克以上,这是我国传统酿酒工艺留下的最大瑕疵。同时对酒的风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传统汾酒口感过苦,异戊醇味过重,老熟时间不足则过于暴辣等。这些瑕疵都有待于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改进。(数据摘自《酿酒科技》2004年第3期 王元太“清香型白酒的主要微量成分及其量比关系对感官质量的影响”一文)
“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因为原料中不含(谷壳、稻壳、高粱壳等)纤维质类复杂填充成分,因此所酿制出的酒不良成分含量极低,更为安全、卫生、健康,饮后不口干、不上头。
3、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是中国最好喝最顺口最时尚的白酒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已经走出了温饱需求,向富裕生活过渡,人民开始追求贴近自然的生活,追求健康的生活。过去高盐、高油的饮食习惯,使我国的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居世界前列,现在人们则减少了食盐、油、肉类等的摄入量。这也是现代人饮食习惯的一个缩影,自然、清淡、干净的口味更能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达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饮酒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较为明显的趋势就是由过去喜欢香味较重的浓香型白酒转向了味道比较淡雅的清香型白酒,青睐清香型白酒逐渐成为我国酒类消费趋势,清香型白酒正在引领白酒消费习惯和饮酒方式的转变。市场反应证明,白酒市场的多元化时代已经形成。
伴随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时下的白酒消费群体更加注重酒的口感与饮酒后的感觉。人们把“好喝”作为购买白酒产品的重要依据,而不再注重香型。针对白酒消费需求多层次、多类别、多样性的差异,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须不断创新产品个性和特色,将白酒的安全、卫生、健康作为基本需求,将香气幽雅细腻,入口柔和绵甜、入喉圆润舒畅、饮后舒适且副作用小等作为主要研发方向。
清香类型白酒作为我国白酒的三大主体香型,在未来的发展优势将更为明显。首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逐渐转向清香类型白酒。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饮酒消费习惯正在逐步转向,由喜欢香味较重的白酒转为清香纯正、清雅协调、入口绵甜的清香类型白酒。其次,清香类型白酒更能适应年轻消费者,能够引领白酒消费习惯和饮酒方式的转变。清香类型白酒可以自由勾调、加冰加水加果汁的独有工艺特征是其他香型白酒所无法比拟的。再者,清香类型白酒与国际流行的伏特加酒口味最为接近,更适合与国际消费接轨,也是未来真正能够走入国际市场的白酒酒种之一。
由于“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是以充分浸洗的洁净整颗粒纯高粱为原料,通过高压糊化处理后,采用活性特曲为发酵剂,以不添加任何(谷壳、稻壳、高粱壳等)填充辅料的真正纯粹粮食,经完全固态发酵洁净工艺酿制而成。因为原料中不含(谷壳、稻壳、高粱壳等)纤维质类复杂填充成分,并且最为科学合理的调控了发酵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酒中有害醉酒元素的生成,因此新酒馏出就香醇柔和,味道纯正,无任何邪杂味。成品酒清醇淡雅、绵甜柔顺,饮后不口干、不上头。
周所周知,我国传统白酒,越是优质酒,酒内所含的呈味物质越多,同时有害物质的含量也越高,其中高级醇类和醛类是加重酒醉和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最大的有害成分之一。这与国际饮用酒标准是极不相符的。该酒在传统固态发酵酿酒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酿酒工艺的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进而使酒质达到低醛、低杂醇的全新安全指标,在正常饮用的同时,还可象洋酒一样加冰、加水、加果汁饮用。纯粮、绿色、绵柔、纯净、生态、健康、安全、低醉酒度,特别顺应现代年轻人或商务公关宴客等饮酒需求。
_baidu_page_break_tag_4、清纯生态白酒是最具经济效益的白酒
“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由于采用了活性特曲为发酵剂,用曲量仅为常规清香型大曲酒酿制用曲总量的30%左右,发酵时间仅为传统常规固态大曲酒的三分之一,出酒率高出一般常规固态大曲酒出酒率10个百分点以上,老熟时间仅需常规固态大曲酒老熟时间的十分之一,就完全可以达到上等优质固态白酒的品质标准。生产成本低、占压资金少,具有完全传统工艺不可相比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优势,是未来我国酿酒行业发展最值得借鉴与推广的最佳最实用的酿酒工艺。
我国的传统固态发酵白酒,90%以上的工序都是靠人工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生产效能低,从而也直接加大了产品成本。“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由于可采用大池发酵,能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产能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另外,以“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酿制工艺所发酵馏酒后的酒糟,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由于不含稻壳等粗纤维成分,还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特别易于消化的上好禽畜精饲料,更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业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佳、最有经济效益、最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现代实用技术。
“无糠壳纯纯粮全曲纯固态发酵低醉酒度清纯生态白酒”与其它香型白酒相比具有:①发酵周期短,贮酒时间短,生产成本低,资金周转快,生产厂家多;②因为使用活性曲,原料出酒率高,节约粮食,符合产业政策。③采用地池低温发酵,生产环境卫生,酒的组成成分简单,口味醇和、绵甜,适合现代饮用者的口感与保健要求。④清纯白酒味道柔和,无邪杂异味,是生产药酒、功能性白酒最好的基酒。⑤有类似于威士忌、伏特加、白兰地的口感,容易与国外饮用要求接轨,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比其他香型的小等诸多优势。⑥由于采用纯粮洁净工艺酿造,低醛、低杂醇,不易酒醉,饮后醒酒快,不口干头痛。⑦由于酒糟内不含稻壳等粗纤维成分,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畜禽精饲料。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