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幅有关“小刘飞刀”的趣味四格漫画在朋友圈疯传。漫画描述了李寻欢爱徒叶开寻师的故事,然而意外的是江湖上流传的并非“小李”而是主角“小刘”——伊利刘涛。漫画主角剪包员刘涛也因其“快手、快刀”赢得到网友热捧。
网上热议的“小刘飞刀”是伊利普通的剪包员,每天上千回的剪包让她练就了一手快刀。随着“刷刷刷”的声响,原本排列整齐的牛奶包在刘涛的壁纸刀下,已经“面目全非”。如风似影的刀法,让人看得有点眼晕。不过,这还不够,飞速剪完后,刘涛熟练地拿起PH值测试机,将触点伸进牛奶,仔细查看PH试值、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稳定。
“这就是我们剪包员的工作职责。”刘涛介绍说,从一滴牛奶到一包成品,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做严格品控,成品生产出来后,进入流通环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保温剪包检测。
每天,刘涛来到工厂第一件事就是复核昨天的检测记录。包括到产品保温室查看剪包记录,核实采样数量和存放区域,采样批次、时间是否有遗漏、采样量是否符合要求。
上班的绝大部分时间,刘涛都呆在剪包室,在一排排牛奶包前,“小刘飞刀”熟练地划破包装,翻开盒盖,然后微闭双眼,通过闻味、品尝等,对产品的气味、口味等理化指标进行评鉴和判断。
“剪包员每个班次需要剪5000-6000包产品。”刘涛表示,只有高密度、多批次的检测才能为产品质量装上了保护伞。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