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乳品评鉴师:他们的舌头很“刁钻”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说起品酒师,或许大家比较熟悉,但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把“喝牛奶”当职业。先看再闻后喝,甚至尝一口牛奶就知道牛吃的什么饲料。而他们喝奶的目的是为了给消费者“把关”,不合格的原奶不能进厂,不合格的乳品不能上市。他们,就是乳品评鉴师。

牛奶进厂“七条舌头”把关

在伊利液态奶工厂,从原奶进厂到产品出厂的7个重要工序,除了要经过精密仪器对各种理化指标的严苛检验外,还有无数高水平的乳品评鉴师进行口感品尝,因此他们也被形象地称为“七条舌头”。

伊利金川液态奶工厂过程化验室化验班长云利霞就是其中的代表。云利霞向记者介绍,原奶进厂后,除了要接受严格的检验,评鉴师也开始了第一次品尝,包括牛奶的口感、滋味、气味等,经过仪器检验和口感品尝的双重确认之后,原奶才能进厂。

“好舌头”是怎么炼成的

据了解,伊利的乳品评鉴师每天品尝的次数达二三百次,在工作中,常常是眼、口、鼻、舌共用。作为伊利乳品评鉴师,不仅要求能够在几个样品杯中成功剔除稍有差异的原奶,而且还要通过不断的对比分析,品尝出不同生产工序的样品有什么样的口感差别。

除此之外,工厂的相关部门还会“出难题”——不定期拿出添加了水或其他添加物的样品,故意拿给评鉴师们去品尝,以此考验他们是否能够品尝出来。不过截止目前,伊利还没有出现评鉴师未通过口感试错考验的情况。也缘于此,在大家的眼中,伊利乳品评鉴师的舌头都很“刁”,样品哪怕有一点点变化,都逃不过他们的“好舌头”。

“把牛奶当成艺术品来品味,为消费者把好质量关,从万千品种中,品味出营养与口感最佳结合的乳品,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云利霞很欣慰自己选择了乳品品鉴师这一职业,在她看来,乳制品的感官品评技术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了这门技术,才能调配出受消费者喜爱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为消费者而变”的创新思路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只有把自己变成消费者,从消费者的需求和立场上发现问题,然后在企业的立场上解决问题,整合资源优势,寻求最完善的解决办法。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