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深圳前海班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公司)与陕西省太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白酒业)正式签署收购协议,前海公司出资约5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太白酒业公司,双方约定:太白酒业公司名称不变、生产地不变、纳税地不变、商标不转移;不过,最终交割还未完成。
作为陕西当地区域的强势品牌,又是酒业航母华泽集团旗下控股公司,太白酒业此次被全资收购事件一出,立即在行业引起不小的震动。为此,记者多方采访,不仅得到业内人士的回应,更是获取太白酒业、华泽集团等官方声音。
华泽曾投3个亿,文化难融太白再“改嫁”
前海公司全资并购太白酒业,这意味着太白酒业在7年后再度“改嫁”;与此同时,太白酒业的“前婆家”——控股股东华泽集团也将全部退出。
据资料显示,2009年7月,华泽集团出资9498.6万元,控股太白酒业51%的股权。当时华泽集团希望通过双方强强联手合作,促使太白酒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扎根陕西的同时实现华泽集团对西北市场的布局。
不过事实显然并没有如此顺利。据知情人士透露,“华泽集团控股之后,太白酒业前期依旧亏损,再加上管理理念磨合、国家政策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华泽虽有努力,但收效甚微,未能扭转太白酒业的颓势。”
“2009年7月,太白酒业与华泽集团合作;从合作近6年的运行情况看,太白酒业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有效促进了太白酒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相互之间文化差异大、磨合时间过长等问题,尤其是2012年,国家大环境和政策发生变化后,太白酒销售出现大幅度下滑,企业连续亏损。”对于太白现状,陕西太白销售公司总经理胡耿栋所述与业内传言如出一辙。
在此次收购事件发生后,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在接受糖酒快讯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太白酒业,华泽可谓尽心尽力,加上买企业,华泽前前后后投入高达3个亿;但几年下来却发现华泽文化与太白酒业原有的企业文化难以在短时间内深度融合;但必须肯定的是太白的品牌价值,这样一块好东西既然我们做不好,干脆让更适合的人来做,对于太白重塑品牌价值也是有利的。”
显然,华泽文化与太白酒业原有的企业文化难以融合才导致近几年太白酒业的颓势是华泽集团最终放弃的根源。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时值行业深度调整,行业‘挤压式’竞争越演越烈,尤其是各区域品牌更是面临着生死考验。而连年亏损的太白酒业终被外来资本全资收购仅是这个行业洗牌的缩影;而华泽出售亏损的太白属正常的商业行为。”
“金字招牌”要交给更适合的人做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收购以来,华泽曾派驻多位高管负责企业生产和销售,但由于前期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与华泽集团出现较大差异,再加上近几年酒水行业发展低迷,太白这几年的发展并未达到“多方”当年的预估。
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营的颓势却不能掩盖太白品牌的价值。据资料显示:太白品牌可是拥有“陕西名酒”、“陕西名牌产品”、“凤香型典型代表”以及“中华老字号产品”等诸多荣誉;其品牌价值更是超过20亿元;再加上古法酿造工艺以及地处秦岭脚下的良好生态环境,可以说,太白品牌在西北区域市场也算得上是一块“金字招牌”。
吴向东说要将太白这块“金字招牌”交给更适合的人去做。对于太白酒业的新东家——深圳前海公司对于酒圈而言却是神秘的。
据资料显示,深圳前海班客资本管理公司,注册于深圳前海自贸区,总资产规模20亿元,直接投资项目20多项,业务遍及全国20多家省市,涵盖一、二线城市160多个。
不过据吴向东透露,“将太白交给深圳前海,一是考虑到他们的主要股东都是陕西人,他们对陕西太白酒业的企业文化更加了解,更适合做太白品牌;二是深圳前海还有做酒的经验,在当地也有成功的案例;综合考虑将太白交给深圳前海,对其未来发展更有好处。”
愿出5亿买太白,深圳前海要“抄底”白酒?
据悉,从去年10月份开始,前海公司已经分别与华泽集团和太白酒业原有股东经过多次磋商,拟收购太白酒业公司股份。时至今日,前海公司如愿入主太白酒业。
资料显示,太白酒业在2007年达到了发展的顶峰,当时销售收入达到了3.73亿元;但之后一路曲折,近几年更是套上连亏“魔咒”。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虽然太白酒业近几年经营不善,但此次接盘的资本方深圳前海愿意出资约5亿元购买,足以说明太白这块品牌的价值。过去,郎酒、洋河还有资不抵债的时候,而在良好品牌基因的基础上抓住“黄金十年”的机遇成就全国性品牌。而太白这块品牌也是有故事和市场基础的,具有挖掘的潜力。
据媒体报道,前海公司出资约5亿元全资收购太白酒业公司,并提出长期规划:计划3年内将太白酒年销售做到3亿元,5年内达到5亿元,10年内达到10亿元,力争5年内成为眉县亿元纳税大户。初步计划在全国设立8个分公司,立足陕西,布局全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激烈竞争之下,太白酒业的颓势也让其处于估值的低位。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近年来,酒业一直处于深度洗牌期,外来资本抄底“饮酒”的案例也不少;前海公司作为一家项目投资管理公司,全资收购一家具有品牌基础的区域品牌,显然也是想低位进入,抄底酒业分一杯羹。不过就当下的酒业环境而言,太白酒业想要一改颓势,仅靠资本是不行的。
附收购方案六大要点:
一是对企业职工持有的49%的股权本着自愿原则,可以转让,也可以继续持股。
二是收购后,保证陕西省太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名称不变,太白酒的生产地不变,纳税地不变,商标不转移。商标到期后,续住在陕西省太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三是凡原在岗职工,本人自愿,均优先聘用,并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四是收购后,对公司采取产销分离,合并报表、统一核算的办法进行管理,利润以合并报表方式在太白酒业公司核算。
五是收购后,企业原有债务关系不变,由收购变更后的公司承担,企业原来对其它企业的贷款担保合同到期后自行解除。原企业同经销商签订的合同承诺不变。
六是根据企业资产状况,对职工持有的2441万股,按每股2.5元人民币进行收购。
编辑注:前海公司在全资收购太白酒业后,除了保证持股股东和企业持股职工权益外,还承诺太白酒业的生产地、纳税以及商标等不发生变化;在岗职工也一应续用。这对于太白酒业在与新东家前海公司在前期磨合中奠定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