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岁月光影里的白酒

糖酒快讯 + 关注 2016.11.23
导读:每一个人白酒人或许都奢望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因为在那个缺乏娱乐环境,等级制度森严的农耕时代,白酒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人尊为精神佳肴。上到皇宫贵族,下至江湖草芥,一碗浊酒亦或一杯佳酿,都能够让人容光焕发,缥缈洒脱,瞬间找寻到自我的精神所托。那一刻,人们平等地享受着白酒带来的单纯快乐。

每一个人白酒人或许都奢望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因为在那个缺乏娱乐环境,等级制度森严的农耕时代,白酒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人尊为精神佳肴。上到皇宫贵族,下至江湖草芥,一碗浊酒亦或一杯佳酿,都能够让人容光焕发,缥缈洒脱,瞬间找寻到自我的精神所托。那一刻,人们平等地享受着白酒带来的单纯快乐。

但到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我们飞驰在快节奏的蜕变轨道上,身边充斥着五彩斑斓、遥不可及的幻想和欲望,但在我们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时,却有了太多选择的余地,而白酒,曾经让古人为之敬仰,并赋予特别寄托的“精神食粮”,在这一刻却黯淡了色彩。它在更多的时候,伴随着利益纠葛、孤独失意或是纵情不羁,所以我才会在之前提到,每一个对白酒有着认同与感情的白酒人,会幻想曾经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与白酒有关的熠熠故事。

酒壮英雄胆,酒述英雄梦


如果当年武松没有在景阳冈豪饮十八杯白酒,他还能在随后怒斗大虎,最后成就打虎英雄的传奇吗?白酒壮胆一直是从古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武松作为一条好汉,本来就是个性十足,天生就有一颗天不怕地不怕的心,再和景阳冈上这美酒一相融,自然战斗力飙升,他借着酒劲和大虎缠斗,最后酒醒之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怒拳打死了老虎。


后来,这种壮胆之势也在各种小说和影视剧里出现。上阵杀敌前的敢死队们,总是要喝下壮行酒,随后摔碗起誓,视死如归。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的温酒斩华雄更是一段英雄佳话:瞧那一碗温酒,一匹赤兔,一弯偃月刀,一颗忠义之心,如一曲荡气回肠的男儿赞歌。

而在虚构的江湖故事和武侠小说里,好汉们总是喜欢在酒楼纵情饮酒,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也成为英雄好汉的标准动作(在这里解释一下,古时的白酒大多未经蒸馏,为自然发酵酒,度数普遍不高,因此好汉们才会如此尽情豪饮)。天下豪杰聚于四座,三教九流不分贵贱,只见形如萧峰一样的大侠提坛而饮,众人举杯附和,一派英雄义气,让人热血沸腾......每个男人心中的英雄梦,总是和白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另外一些孤傲的侠客,则会如楚留香一般,一壶浊酒独闯天涯,狂饮高歌畅快而活,而总是与佳人间的爱恨牵绊又为江湖之路增添了柔美与婉转。直到最后,江湖一句话,只得情爱放一旁。在此之间,白酒也是侠客们的心灵“止痛药”,让他们疯癫与不羁之下,隐藏起侠骨柔情。

白酒:与诗歌相伴的文化珍品

酒与诗人,这或许是漫长的白酒历史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部分。在我们的脑海里,似乎每一位满腹经纶的文人学者或是诗人骚客,都会用饮酒来寻找灵感,也以饮酒作为排解文人们特有孤寂的最好方式,饮酒与作诗几乎已经成为一体,流传下来的各种酒诗酒词也数量惊人。无论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寥惋惜,“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别样温暖,还是“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的浪漫飘逸,酒文化与诗歌文化间,仅隔着诗人们变幻的灵感和韵律。

而那些以酒会友的酒局里,伴随其中的各式游戏,比如投壶助酒、饮酒舞剑,以及最为浪漫,作为文人雅士专属游戏的“流觞曲水”,它们为古时匮乏的娱乐活动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白酒:升华仪式的神圣与庄严


祭祀,作为华夏礼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延续着千年的历史。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在这些极为神圣的时刻,我们往往都能看到白酒的身影,它们是这些受万千百姓敬仰仪式上的重要道具。祭师高举杯饰,仰望苍天,俯视大地,向神灵与先祖祭上后人的虔诚心愿,此时他手中的酒便有了更为厚重的寓意。白酒作为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我们用它来祈福苍生,从农耕文明中传承下来的这种宗族文化,汇集了扎根与这片土地之上的所有美好愿望。这是白酒最为神圣的时刻,也是赋予寄托最深的时刻。

离开神圣的祭祀台,白酒也在另外一些充满庄严与肃穆的仪式上充当着重要角色。在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三人结义金兰,在历史上留下佳话,三人拜跪在天地间,用杯中白酒见证彼此的誓言,随后的征战岁月,三人“报国安邦志慷慨,建功立业展雄才”。而在开疆辟土的燃情之外,更是“患难相随誓不分开”的兄弟情谊,当年同饮之酒如同血液流入各自身躯,融为一体。

另外一种用酒寓意融为一体的,则是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婚人儿在拜跪父母与天地之后饮下交杯酒,象征着爱情的结合和不渝的誓言,仅此一杯,却涵盖了彼此一辈子的期望与祝福。

白酒成为一方风土的象征


白酒作为纵观古今的一种传承,在我国许多地方留下了富有历史韵味的故事。其中一些品类白酒的发源地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另一些可能因为技艺的演进和更迭形成了新的品类,有了迁移。但另外有一小部分地区则遵循着历史的进程,在缓步前行中始终没有偏离轨迹。

比如四川射洪境内的沱牌为例,它脱胎于清代,但却与相隔千年的唐代射洪“春酒”和明代“谢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它们诞生于同一产地,同用一地之水,同受一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在技术上,沱牌曲酒也继承了春酒的传统工艺,这种一脉传承也使得射洪的酒文化得以延续。事到如今,一些白酒爱好者还会对沱牌的怀旧品牌“柳浪春”报以热情,这就是一种情感上的延续,因为我们想要品味“历史的味道”。

另外一方面,射洪还有关于当地白酒和文化名人的历史记忆。作为初唐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在射洪成长的他想必也曾沉醉于唐时春酒里,作为和诗人联系紧密的灵感催化剂,白酒在他们的创作中扮演者特别的角色,白酒里有着诗人寻找的情绪,他们的喜怒哀乐多会借酒抒发,而当壮心未已的陈子昂在悲愤之时登上幽州台,吟唱出千古绝句:前不见古人,后不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是否也幻想自己畅饮着家乡之酒。这位命运多舛的诗人在一杯杯家乡美酒的熏陶下,开启了唐代诗歌的盛世篇章。

在有关射洪春酒的文献中,最著名的是杜甫的《野望》一诗,诗中直接写到了射洪春酒:“射洪春酒寒仍绿,极目伤神谁为携”。杜甫当时是为凭吊前辈诗人陈子昂而来的,想必也在饮过春酒之后,有了更为深远的隽永之情。后来历代又有很多文化名人慕名而来,或也都曾品味过射洪春酒,或是其延续后的谢酒、沱牌曲酒。

正是延续千年的酒文化在这一方水土发酵生根,在201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更是同意沱牌酒厂所在地柳树镇更名为沱牌镇,可见一支白酒品牌对地方风土的影响。类似的情况还有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的贵州茅台镇。

纵使白酒在时代的变迁中经历着沉浮与兴衰,但其基本的功能和从历史中传承下来的魅力依旧无法被轻易抹去。当我们细数白酒的种种情怀之时,才发现这个陪伴我们千年,脱胎于粮食之中的佳酿是如此的富有内涵。在岁月的光影里,记忆或许会变得模糊,但时间的甑酿下,美酒却是越来越醇香。这些遍布在中华大地上的小小精灵,会继续在和我们共存在生活中扮演着自己重要的角色。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