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酒类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强:立足三晋,走向全国

糖酒快讯 + 关注 2016.12.21
导读:12月16日,山西省酒业商会2016年年会暨山西酒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太原汾酒大厦举行,山西省酒类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强在会上发表演讲

12月16日,山西省酒业商会2016年年会暨山西酒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太原汾酒大厦举行,山西省商务厅酒类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强在会上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山西省酒类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强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和媒体朋友: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山西酒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这是2016年终岁尾山西酒界的一项重大活动,更是山西酒业的大好事,在此,我谨代表山西省商务厅预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在突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新形势下,山西酒业如何抓住新的时代机遇,为下一轮的发展抢位奠基,实现崛起,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山西酒业创新发展谈三点看法:

一、立足三晋,走向全国是山西酒业发展的现实目标

山西酒业曾是全国的许多酒企的师傅。过去有一句话“学做山西酒,腰无分文天下走”,反映了山西酒业曾经的辉煌历史。但时过境迁,山西酒业在全国酒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自己却逐渐成为一个区域性品牌和本土品牌。我们必须立足本土,从重点区域打造入手,坚持清香型的产品特色,逐步改变这一被动的市场格局。

一方面,在本土化的战略中凸显自己清香型的风味与风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西独特的三晋之风,在酒类消费上更多的体现在民风淳朴酒风之中,大多数消费者习惯于本土产品。我们企业要在发扬自己的本土化战略中,要坚持和完善清香型白酒的市场定位,凸显自身独有的产品风味与风格,让消费者发自内心的真正更喜欢选择我们的本土产品。只有心里有了喜爱之情的产品,才是真正走心的产品。汾酒在清香型占位与产品开发,营销和经营模式的开发方面的探索,都有自己独有的风味与风格,这是很值得我省其它企业学习与借鉴的。

另一方面,京津冀经济商圈距离山西省最近、最紧密,是国家当前重要的区域战略,享受与利用政策红利及市场空间具有其他任何地方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最为重要的是,京津冀商圈的市场容量巨大无比,酒类消费的口味、品质和山西最为接近,我们的酒类企业,要用战略的眼光来决策企业发展的资源整合及规划,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寻求各自的发展机会。随着首都规划发展重心外移的逐步推进与实施,山西省酒类企业应该能够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我们首先要把握好京津冀商圈的市场容量,把这一区域作为省外根据地和跳板,进而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全国其他区域不断开拓。

二、品质加诚信是山西酒业品牌传播的基础

一个企业,一个产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不会传播自己的品牌与产业,往往会事倍功半,永远都在从头开始一样摸索前行。三晋之地,无论文化、历史、还是人文风俗,都有值得大书特说的由头。如清香型白酒的香型风韵,杏花村的名士文流,汾酒的王者风范,都是俯拾皆是的产地传播与品牌传播风口。品牌是什么?得有品质,有诚信,才有品牌。品质建立在工匠之心的付出,诚信建立在精耕细作的经营之道,品牌得力于传播之势的收获,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我们还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和老传统,肯定会面临市场不断萎缩的发展迥境。如果我们仅仅只是迷信市场推广,讲故事、搞噱头,忽视品质和诚信,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跟头。这方面,我们有些企业是吃过大亏的。把三者结合起来,学会主动传播我们的产业、产地与品牌,是我们山西酒业发展的长期必修课。

三、在改革创新中形成合力是山西酒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这次论坛的宗旨与任务,是要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山西酒业走出困境、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寻求一股整体力量。我们本省企业之间缺乏协同,更缺乏联动,大企业也没去做大企业的号召,小企业也没去做小企业的聚合,在外界看来更像一盘散沙,这无形之中更加削弱了山西酒业板块的品牌力,使得在清香型板块覆盖之下的品牌,比之其它香型的品牌,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明显不足。要补上这个短板,一是要靠改革,无论是协作还是并购,都要为产业、为板块做加法,从而真正达成板块势能合力前进的现实可能。比如,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汾阳杏花村酒业开发区,大型酒企可以利用好这个平台,发挥其对山西酒业板块良好的提升与带动作用。规模小的,有资源或渠道优势可以互补的企业之间,要懂得抱团借势,才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方面阳泉已经有企业做了很好的尝试。二是要加强创新。要加强投资模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酒业发展领域。要加强销售模式创新,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开发多种形式的酒业销售渠道。要加强产品创新,开发更多适应不同人群的特色产品。

以上三点是我对山西酒业发展的粗浅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集合大家的行业智慧为山西酒业献计献策。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