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王琦在中国酒业品牌文化论坛暨西凤15年6年陈酿酒上市15周年庆典上致辞时表示,品牌背后是产品的质量、管理,更重要的是产品的文化和历史, 品牌的塑造最终要给消费者形成潜在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眷恋。
他表示,在产业环境、商业环境悄然转变的今天,我们企业面临着品牌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一系列考验,大家也越来越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软实力的重要性、文化的重要性。品牌背后是产品的质量、管理,更重要的是产品的文化和历史。我们可以联想下目前市场上全国知名的品牌,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支撑。基于对行业的深度思考,我们认为在现在的局势下,只有让文化先行,以文化为主导,中国白酒的品牌树立才能实至名归。
酒业品牌的塑造要靠文化的支撑。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是其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表达着该品牌所特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位、情感诉求等象征。品牌的塑造最终要给消费者形成潜在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眷恋,让消费者在饮用某种酒类产品后,不仅感受到它的滋味、品质,更能代表了其消费者的个性、生活方式、文化表达。进而形成对某种品牌强烈的信赖感和依赖感,形成忠诚度。所以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上,才是维系消费者与品牌长期联系的内在因素。
酒业的营销创新需要文化的支撑。目前的市场以大众消费、日常消费、休闲消费为焦点,酒业营销模式也进行了如互联网+连锁、私人定制等各种创新。营销模式的本质,在于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其创新离不开文化引领。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产品品牌文化的塑造需要经销商和生产商共同面对。要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占有率,销售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要更好地配合、促进发展,发挥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源,孕育出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涵的品牌。
中国酒业协会一直倡导构建新型的厂商关系,由合作变化成“深度营销”,由相互需求变成共同追求、相互理解、共同发展。在这一点上,西安智德通集团可以说是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典范。十五年来,围绕着6年西凤酒和15年西凤酒的品牌塑造,他们锲而不舍,追求卓越,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们始终坚持构建、经营新型的厂商关系,与生产企业深入结合、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共同发展,体现了风雨兼程、荣辱共担的合作胆识。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种对品牌文化的坚守与忠诚,对和谐厂商关系的构建与追求,正是我们行业打造品牌文化竞争力的内容和方向。因此,我衷心祝愿他们未来的发展更上一层楼,祝愿中国酒业的品牌文化之路更加健康繁荣。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