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 千古绝唱
王海(江苏徐州)
2017年2月25日受安徽省糖酒会组委会邀请,笔者参加了在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宿州召开的安徽省首届藏酒文化交流会,宿州,简称“蕲”,别称蕲城、宿城。有距今有8000年历史的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周朝时期始建蕲邑,隋唐年间,因通济渠(汴水)开通,置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宿州与徐州尽管目前属于两个省份,而《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宿州,本徐州符离县也”,因此民间宿州市也有南徐州之称,互为毗邻,现在两地跨省地铁正在衔接,可谓是唇齿相依。
披揽前踪,历史似情有独钟,重笔浓墨,在这两块土地上写下了许多悲壮激越的诗篇。自古以来,这两个地方便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被称为“百战之道”。上世纪决定中国命运的淮海战役在此决战,2000多年前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垓下之战”,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垓下之战”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有“东方的滑铁卢”之称。垓下历史悠久,文明璀璨,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古城,这里历史厚重,民风淳朴。
垓下地扼要冲,历来是兵家重地。关于“垓下”的位置,历史学家曾作过诸多考证,垓下为秦代所置,据《史记·正义》上说:“垓下是高岗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水经·淮水注》又记载:“洨水又东南流经洨县古城北,县有垓下聚,汉高祖破项羽所在地也。”当代著名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他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楚汉战争”具体标出“垓下”在宿州市灵璧县城东南韦集镇垓下村附近,这里的地形北部高阜突兀,南部濒临沱河,陡峭绝岸,呈半鸟状,是自然形态的高岗绝岸地形。沱河(古称洨水)从南端绕个大弯流向东南。其地形恰如《辞海》所注“垓”字作“阶次”解的字义相符合,与《史记·索引》记载:“垓,堤名,在沛郡,聚邑在堤侧,故名垓下聚。”所注一致。
当今沱河北岸就不断有箭镞、弩机、宝剑及汉代砖瓦等出土文物出现,说明当时战争之惨烈。连绵不断的古堆,饱经沧桑的陶片,都印证着垓下村古遗址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垓下史前古城的发现,被评为2007年安徽省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重点候选项目。垓下古战场遗址现属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会议纪念酒就是以“垓下之战”中“霸王别姬”题材制作。项羽始称西楚霸王,建都在古彭城徐州。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项羽的楚军,被刘邦的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入汉军重兵重重包围,几次突围都失败了,楚军伤亡惨重。夜间汉军又四面唱起楚歌,以致楚军众叛亲离。项羽哀大势已去,独自在军帐中饮酒,面对爱妃虞姬,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缠绵悱恻,这是一曲英雄末路时的悲歌,史称《垓下歌》。
虞姬听了泪如雨下,知道丈夫急要突围,又挂念她的安危,思虑已定,便以歌和之:“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为了断除项羽后顾之忧,怆然拔出夫君腰间的宝剑,伏剑自刎,项羽眼睁睁地看着虞姬血染衣衫,看着她倒在自己的怀里,香消玉殒。膘形强悍的项羽抱着心爱的女人,泣不成声,跨上战马,奋力杀出一条血路,突出汉军重围。这就是“霸王别姬”的故事。
我一直认为“霸王别姬”这个故事应该改名为“姬别霸王”,因为这个“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完全是由虞姬一人主导。虽然虞姬牺牲生命去换取“项羽突围”的可能,但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奈何她的死依然没有换来项羽的背水一战,我想虞姬如果在天有灵知道最终结果的话,如果让她再选一次,她仍然会这样做,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所以宋代词人苏轼赞美虞姬说:“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曹雪芹也在他的名著《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五美吟》赞美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赞扬虞姬的忠贞.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历史上有很多感人至深,让人唏嘘感慨的爱情故事,但在我看来,远不如项羽虞姬之爱更能打动人心,这是千古一爱。古谚曰“胜者为王败者贼”,然项羽的形象并没有因这场战役的失败黯然失色,而是以其悲壮、重情和豪气更加熠熠生辉,如项羽“生为人杰,死为鬼雄”者甚为罕见;也许可以这样说,是虞姬成就了项羽,因为项羽的痴情而使世人没有以成败论英雄,使得这个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西楚霸王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被人记起和追忆。难怪司马迁评价项羽道:“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对于虞姬,其情惊天地,其义泣鬼神,算得上女中豪杰,对于虞姬,在项羽身陷绝境,四面楚歌之时,虞姬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果敢精神和悲壮情怀,确实感天撼地、催人泪下。项羽的失败,造成了虞姬的“红颜薄命”,但是也成就了她“巾帼千秋”的英名。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可我们大脑可以假设,假设项王成就大业,虞姬结局又会如何?这也是我常想的问题。我最赞成著名作家张爱玲的观点:就算项羽真做了皇帝,然虞姬身份只是“姬”,她也只是后宫三千粉黛中一个,只会在后宫中忍受终身“监禁”的煎熬。再进一步,假设虞姬凭着宠幸,做了皇后,那么世人对其看法,则可能完全颠覆,她有可能成为又一个妺喜、妲己、褒姒,一汪红颜祸水。还有另一可能,项羽性格暴虐,又听不进意见;而后宫从来就是是非之地,佳丽争宠,因宠生妒,因妒生恨;虞姬有得宠时,必有失宠时,加上其刚烈性格,难免得罪项羽,则结局会更惨。如果项羽不与刘邦争夺天下,项羽与虞姬可能去过男耕女织的平民生活,那么他们的爱情故事就会变得黯然失色。如此看来,还不如这样,留人念想。作为虞姬本身,何其不幸,作为虞姬芳名,誉传千古,则又何其幸?!
所以千百年来,人们把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看作是忠贞的典范,唐代教坊中一种名为虞美人的曲调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此后,宋词元曲中,都有虞美人的词牌或曲牌,虞美人代代流传,这固然是音乐自身的优美,却和项羽和虞姬故事的深入人心密不可分。
“霸王别姬”酒瓶以著名的“垓下之战”为历史背景,以项羽与虞姬的悲壮爱情故事为创作素材,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其艺术形式中的刚与柔、简与繁、虚与实成强烈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酒瓶雕像中,站立的项羽乱发束髻,脸上往日显示霸王“气宇轩昂,刚强剽悍”之势的络腮胡须,也显得凌乱不堪,项羽身穿浅黄色盔甲,上披红色锦麾披风,腰带佩剑,双臂紧托着渐渐冷却香躯的虞姬,而霸王怀中的虞姬则面容沉静,柳眉,樱桃小嘴,杏眼紧闭,体态柔美,令人既怜亦敬;
霸王仰望上苍,面容悲愤交加,眼神中透漏出一脸的茫然,那无可奈何的神态,向世人展示一个败者的悲壮形象,流露出英雄末路的无奈,似乎既沉浸在悲恸之中,又不甘失败,好似向老天发问:为何你如此不公,必欲亡我?!
整个酒瓶雕塑独具匠心,项羽魁伟的身躯如山挺立,虞姬修长的身躯则呈S形;英雄美人,刚柔相映,相得益彰,从而突出了“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酒瓶雕塑从另一角度展现出:项羽的《垓下歌》和虞姬的和歌情真意切,令人荡气回肠的意境。就如著名歌手屠洪刚主唱《霸王别姬》:“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我心中,你最重,我的泪,向天涌。来世也敢称雄,归去斜阳正浓。”在歌声里极力渲染的是项羽英雄豪气和儿女情长,在凸显项羽的男子汉魅力的同时,无形中宏图霸业的比重也因项羽的痴情而大幅度减轻。
千年沱河千年情,沱河是条天然河,距今约有三千年历史,汉代称洨水,发源于河南省虞城县西北虬龙沟。她自宿州城西北进水闸后,环绕流经大半个宿州城区,对宿州市排涝、防洪、浇灌、人畜饮水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如今沱河对宿州市来说是条母亲河。其向东至灵璧、固镇、五河,在五河流入浍河,由浍河进入淮河。她浇灌着两岸的沃土,培育着两岸的生灵。
纪念瓶中盛装的酒体,就是位于沱河岸边安徽古沱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特此订制的,酒以沱河两岸颗粒饱满、糯性强的优质高粱,及白色软质冬小麦主要原料,采用传统酿制工艺,酒体丰满,幽香典雅,甘美柔顺,酒质至纯,订制酒酒精度为52%vol,净含量为400毫升,为浓香型鉴藏白酒,实为酒中之尚品,是一款名副其实古地域文化、名瓷、佳酿相衬的高端收藏佳品。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