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不当白酒大王好多年,但话题大王的位子从不轻易退让。不像茅台,虽然提及率高,但无非就集中在价格、控货等几个简单问题上,翻来覆去,轮回不止。涉及到五粮液的话题则不同,上穷碧落之高远,下及海底之奇观,秘闻共八卦一色,正传与野史齐飞……谁也不曾料到,甚嚣尘上的舵位大戏会在糖酒会期间铿然定格,尘埃落地。戏剧性的插曲是,这让茅台保芳书记历史性的率队友访照片因此有了更强的历史性——从此后山高水长,江湖再见未可知。
九九认为,在今日酒业的华山之巅,你找不到比五粮液更具想象力的企业,从现实基石的结构与厚度上看,它仍然是仅次于茅台的存在,与其它同道不在同一量级;从发展空间的机会与能力上看,能与之匹敌目前也只有洋河那比天空更广阔的男人情怀了。
反而观之,五粮液的优势在于,基础关键指标优于洋河,市场发力空间大于茅台。这么一想,连我都替曙光董踏实了。
九九看来,五粮液最大的问题,是近年来长期在以一己之短,强攻对手之长。显而易见的是,在品牌这个绝对指标上,茅台早就一骑绝尘,在系统经营这个技术指标上,洋河的确效率非凡——这不仅关乎技术,也与区域优势造就的市场结构有关(野狐禅不是技术帖,对此不多舌,各位看官懂得就懂了,不懂当我没说。)
抛开大环境动荡的影响因素,我们看到这几年五粮液在干什么?52度普五对标53度飞天,系列酒对标洋河以及各大区域豪梁,胜败不说,光累,也要累出个七荤八素来。五粮液最强大的渠道资源(九九始终认为五粮液在塑造白酒大商方面居功至伟),在这种对标模式下,基于商业效率的考虑,只能与之渐行渐远。
所以我的意见(意淫之见的简称。九九注):你干嘛不用52度普五对标天下,而用系列酒对标茅台系列酒呢?
坊间久已传闻,在行业骤然遇冷,高端市场上演垂直极限的时期,五粮液曾经有一个“峨眉山会议”,可靠的消息是,大神王国春曾在会上提出五粮液主动降价的震撼性策略,当时一听到这个消息,九九就恨不能找到老爷子去跪拜一个,因为我也认为当时对五粮液来讲实在是一个好时机,如果主动把价格降到500线,五粮液可以短时间内重掌市场最大份额,回归规模上的“五老大”——后来我听说的老爷子直接提出的是288!(关于“峨眉山会议”相关内容,纯属野狐禅内容,文责不负。)
当然,我认为老爷子的睿智是在于给经营班底留下与政府讨价还价的空间,怎么看,500线都是当时的行业致命线。可惜的是,会议之后,五粮液走上了如前所述的另一条路。客观的说,这不是唐老板和刘老板哪个人的意志决定的,恐怕背后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非企业和非经营因素。今天,在九九看来,五粮液的这种战略机会依然存在——这种机会往往在行业调整,环境变化活跃的时候最为明显,不管还是下行之变还是上行之变——所以,今天九九趁愚人节遮脸,替曙光董做一把决策,五粮液大人大量,当能容得我意淫之见。
第一,老版普五减产80%(更多也可以,甚至更好),萃取其工艺品质之精,把价格交给市场。通过真实的品质稀有和产量稀缺,重新捕获顶尖消费群体认同。
第二,革命性的推出新版五粮液,传承核心品质,创新消费体验,成为新一代核心产品,趁机更新企业形象、品牌格局,让“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走出画面,根植社会。
第三,新版五粮液价格定价于500价格线,成为中国第一高端酒大单品。
第四,系列酒轻产品,重品牌;轻开发,重渠道;轻传统,重创新;轻数量,重结构……
第五,尖庄……
呵呵,后面都是扯淡的,只有前面三条是九九想说的,野狐禅算来,三条一立,万渠来朝,元神重聚,五粮液必回老大之位。
虽是笑谈,但没有包袱的曙光董如能借新晋之锐,凭空间之宽,加之刘老板及团队大能量正待释放。未尝不能抓得这十年不遇之机,然,政府意志仍然是难以突破的屏障。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