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年报一起读,你才知道自己严重低估了五粮液的明天

糖酒快讯 + 关注 2017.04.05

五粮液年报的出炉,既是唐桥交出的最后一份成绩单,也是李书记拿到的第一副牌。245亿的营收,67.8亿的净利润以及近63亿元的预收款。

在众人知晓的这些数据背后,糖酒快讯通过梳理、对比五粮液近5年来的产销量、营收、净利润、货币资金、存货周转率、销费率、股东数、员工数、预收款等多个指标,这更能反映李书记究竟拿到了一副怎样的牌。

体量:航母深蹲正起跳


从整体盘子来看,经过5年调整,五粮液整体营收已经接近2013年水平,重回两位数增长;即使单独的酒类营收的增长也超过10%。

去年五粮液整体调整核心是围绕“普五”顺价;而从去年12.18五粮液所释放关于“1+3+5”的产品战略、计划动态调控的配货模式、减少流通而增加团购客户的渠道优化、加强终端客户沟通以及“双百亿”驱动等策略的效果将将在今年的数据中得到体现。从数据反映出五粮液的整体盘子呈现出V字型趋势。

造钱能力强:卖多卖少都不影响赚钱  


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在赚钱能力方面,五粮液净利润不但有近两位数增长,整体已超过2011年的61亿。而进一步对比关乎企业盈利能力强弱的两项指标(净利润率和主营收增长率)之后才发现:卖多卖少都没影响五粮液赚钱。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净利润绝对值增加了,净利润率却下降系去年销售费用净增超10亿所致。挤压式竞争环境,即使五粮液品牌还是要投入才行。

家底:“富可敌茅”


货币资金比= 货币资金/营收*100%

五粮液货币资金300多亿,去年的茅台也就这个水平。“富可敌茅”的五粮液即使在行业最困难的这几年账面资金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去年净增长近80亿,难怪五粮液目前只是苦于没有好标的……

存货状况:周转速虽下降,陈酒却更香


虽然五年来,五粮液的存货量在增加,存货周转速在下降,但是对于酒类企业而言:酒是陈的香。反映在财务指标上,就是一瓶酒,从原料生产到销售变现的时间长,也即周转天数长;对于已经缓过劲儿来的五粮液来说却并非坏事儿。

抢市场:“底盘”在进攻


五年来,销售费用整体呈现增长,表面是市场投入增加,但联系到高档酒已企稳以及系列酒“双百亿”战略,这是五粮液“底盘”在真刀真枪的进攻。

管理能力:老样子


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五粮液管费率用高的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问题,目前来看虽然没有本质上改善但看到了管理效率提升的小趋势。

群众基础:减弱收窄,渐稳军心


五粮液已经度过了2014-2015年股东人数持续大幅度减少的局面,去年基本稳定局面,这与“普五”行业处境高度吻合。核心大单品量价恢复让五粮液稳定了群众基础。

慷慨程度:患难见真情,分钱很大方


五粮液“困难”这几年,分红率从30%增加到50%,想想近四年退出的那近二十多万股东,现在有没有撞墙的冲动?

蓄水池:李书记一副好牌


预收款,反映下游渠道意愿,是上市公司调节营收及利润时间进度上的“蓄水池”。

预收款的大幅回升,接近2012年水平,一方面是12·18后允许经销商使用承兑汇票,经销商担心以后的汇票的使用,所以有一部分经销商打款动力较足;另一方面是做了一些计划增量,特别是对之前完成计划很快的经销商。总体来说,五粮液渠道信心自不用说;更值得一提的是李书记刚刚上桌就拿了一副好牌。

论人才:酿酒巨人的销售团队能量待解放

五年来,五粮液在人才结构上持续优化,但生产员工始终保持在70%较高的稳定水平,这是品质稳定的基础;对比2016年和2012年发现:虽然少了近三千生产员工,但产能却多了一万吨。另外销售员工的占比偏低……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