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盘,贵州茅台(600519)以461.32元高开,市值已逼近5800亿元,再创股价历史新高。如果此前将茅台发展定位为在中国白酒整体行业调整影响下的“动车运行”的话,现今这列“国酒专列”已从“动车”稳步提升到“高铁”速度,“千亿茅台”正在加速。
千亿茅台,产融化是关键
长期研究茅台的白酒界资深营销专家田卓鹏曾撰文指出:“千亿茅台要实现,产融化是关键,尤其是主业酒版块增量可控的前提下,要实现大的增量必须依托产融版块的发力。”
今年以来,茅台产融板块实现了高速增长,实现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利润总额接近4亿元,同比增长2倍以上,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产融结合的国家化酒业投资控股集团雏形已经形成。
进入二季度,茅台产业板块各项目喜讯不断:5月初,茅台机场进行校飞实验,并将于三季度实现通航;5月23日茅台学院获教育部正式发函批复,5个本科专业将正式面向全国招生;5月27日举行中国酒都·神秘茅台酒旅文化年,茅台工业旅游取得井喷式增长;6月5日,贵州茅台医院进入重新申报环节……
茅台金融板块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茅台酒厂(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17年目标是在日均资金归集率80%以上且日均归集额不低于600亿元的基础上,力争完成营业总收入19.65亿元,利润总额8.45亿元,目前业绩良好。6月7日,贵州省常务副省长秦如培赴茅台集团听取集团公司关于金融板块业务发展及支持贵州省农村道路基金有关情况的汇报后,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更明确表示:“要打造‘千亿茅台’离不开金融板块业务的支撑。”6月8日早盘,贵州茅台再度引领两市普涨,股价创新高至460元,而市值则逼近5800亿元。
千亿茅台,夯实人才是基础
按照“十三五”规划,“千亿茅台”中酒业版块将占65%至70%。对此,田卓鹏表示,“千亿茅台”还面临20%的高增长动力来源、保持两位数增长与量价平衡问题等挑战,而夯实人才则是实现“千亿茅台”的基础。
继招聘金融财务专业人才之后,茅台集团在近日又对生产系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干部提拔任用和交流。在6月7日举行的调整充实生产一线干部队伍大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代总经理李保芳明确表示:“当前,茅台集团正处于深入推进 ‘十三五’战略规划、打造千亿级企业的关键时期,而茅台的青年员工占整个集团公司员工的比重达70%,是茅台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据悉,下一步茅台集团还将对各子公司及机关、后勤系统干部进行选拔和调整。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