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酒大事件】2017年6月进口葡萄酒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

糖酒快讯 + 关注 2017.06.14

2月9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发布了2016年全年的酒类商品进口统计情况的数据报告。报告表明2016年全年进口酒类市场整体呈增长态势,其中进口葡萄酒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未来数年潜力巨大。但面临普遍缺乏品牌效应、市场集中度低、经营主体队伍不稳定、市场秩序较乱、市场信息不对称、渠道创新仍在探索之中等问题。

当时间的指针滑动到6月,进口葡萄酒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什么?整个进口酒市场又将出现哪些新变化呢?

糖酒快讯网特邀海纳机构总经理、酒业评论员吕咸逊针对当前进口葡萄酒领域发生的诸多新情况给出最专业的解读。

2016年,进口酒依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并呈现出出新的六大趋势:

1、奢侈酒、品牌酒、大众酒三类市场加速细分

2、旧世界的中级庄尤其是有独特卖点的AOP、新世界的主流品牌酒成为进口葡萄酒消费升级的最大获益者

3、进口葡萄酒基于产业链的专业化定位和分工正在形成

4、海外酒庄并购正在成为中国富裕一族对外投资的新选择

5、进口啤酒“新/快/大风口”的趋势得到确认

6、连锁+互联网将是进口酒发展趋势。

而进入2017年以后,进口酒市场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尤以进口葡萄酒最为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个不变的增长趋势

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和成长,进口葡萄酒已经成为了中国酒业一个不可忽略的板块,甚至给予了国产葡萄酒中高端市场极大的冲击。尽管季度数据不时也有沉浮,但是一直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势头,这在中国酒品组合中是少有的。

增长的大势没有变化,但是进口酒商、品牌运营商的业绩增长方式,特别是市场拓展方式在发生变化。比如招商上要更加重视品牌和产品的选择与包装,在平台构建上更重视完整产业链的营建与打造,在商业模式选择上更加重视连锁+互联网。

两种分化的市场类型

进入2017年,进口葡萄酒的两个类型的市场分化越来越严重,呈现出特征迥异的升级型市场和普及型市场。

一个是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湖南等为代表的升级型市场,对进口葡萄酒的要求已经是:1、80-300元/瓶是主流价格带;2、原产国原产地分装,最好是原产国也销售;3、有品牌名称、有品牌故事;4、品质上符合产区特色。

一个是以河南、河北、陕西等中部、西部省份为代表的普及型市场,对进口葡萄酒的要求主要是:(1)16-100元/瓶的主流价格带;(2)核心是要有“进口”的背书;(3)国际调性的包装。

三类属性的酒品组合

在中国市场能够动销的进口葡萄酒,从属性上看主要有三类:

首先名庄酒,也就是以拉菲、木桐等为代表的法国名庄酒,实际上市场容量很大,业内人士估计在50亿元以上,但是因为关税的原因可能水货(甚至假货)居多。

其次是品牌酒,这是进口葡萄酒市场的主销产品也是KA卖场、连锁商超、电商平台的必卖品,价格通常在100-200元,并在最近几年成井喷式增长。

第三是精品酒,即引流产品和特色产品,这也是众多的中小型葡萄酒商、专业级葡萄酒商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过这类产品经常是鱼龙混杂,在限制“三公”消费后曾经严重下滑,但是随着消费的理性化、品质化、个性化,有理由相信此类产品在升级型市场还是很有空间的。

四大变化的创新路径

第一,以“统一价位、多个品相”为手段的横向大单品组合正在成为进口葡萄酒打造品牌的新方法。

第二,以渠道网络平台化为目标的综合酒商正在成为进口葡萄酒的新拓展;“白酒染红”现象正在从酒厂蔓延到酒商,葡萄酒的非专业经销商将比专业经销商为进口葡萄酒带来更强、更大的销售团队和分销网络。

第三,以“小标签+B2B”为基础的报税区OEM正在成为进口葡萄酒的新方式;天津、上海、宁波等保税区都在跃跃欲试。

第四,以“跨境电商+流量平台”为整合的名庄酒、精品酒新零售即将创造进口葡萄的新市场。

吕咸逊关于进口酒更多观点与分析,敬请光临6月29日在天津举行的“荟萃全球爆品、打造财富巨轮——中粮名庄荟进口酒爆品招商会”。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