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酒商成长故事] 文化在胸 使命在肩

糖酒快讯 + 关注 2017.07.04
导读:做酒之前,我一直是媒体人。二十年前,是重庆直辖的开始,也是我媒体生涯的开端。

演讲者:重庆特苑酒类销售有限公司   隆准

做酒之前,我一直是媒体人。二十年前,是重庆直辖的开始,也是我媒体生涯的开端。

众所周知,二十年前1997年的3月14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重庆直辖的决定。同年的今天,重庆直辖市挂牌,重庆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直辖第一年:我成为社会的解读者

1997年元月1日,我进入刚刚创刊的重庆商报。从重庆商报出版部校对、新闻部记者,到后来重庆晚报周末部、文化部娱记,再到华龙网娱乐体育频道总监,都市热报轨客网副总编辑,许多被全国各大媒体娱乐版转载的新闻署名上,都能看到我的名字。

记得在重庆晚报,互联网新闻还没有漫天飞舞的时代,每到下午,所在部门的责任编辑就会通过“全国文娱新闻编辑QQ群”中收到私信,“隆准有没有独家新闻?”在当时,我的稿子往往意味着翌日四大门户网站娱乐频道的头条,或是主流都市报文化娱乐新闻版的焦点。

我的娱乐新闻,看不到扒明星隐私博眼球的常见套路。在我的笔下,与其说是在写明星,不如说更多是在解读当下社会的各种乱象。诸如《范冰冰不识刘胡兰》,表达的是当下许多人对历史的淡漠与无知;《成龙被指做虚假广告洗发水没有化学成分成笑谈》中,我用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反映出了当下许多人生活常识的欠缺,以及明星代言时对产品本身的陌生。

当我“玩转”新闻后,我开始根据新闻进行再创作。2007年陕西爆出周正龙“华南虎事件”后,我利用新闻中的种种戏剧性转折,与父亲隆学义(戏剧泰斗、经典川剧《金子》编剧)一道,在2008年创作并首演推出了新闻话剧《拍虎》。对于此剧,不仅华南虎事件主角发声回应,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等全国媒体对此专题报道。之所以创作题材打造话剧,这其实是我对新闻本质的追求,我希望成为一个时代的发声者,“今天,我们更需要一颗文化头颅。”

直辖第十年:陈道明让我与酒结缘

那时我是重庆晚报文化新闻部记者,与现在华龙网副总编辑周秋含先生同在一个部门。2007年1月17日,我在晚报发表了标题为“陈道明被批晚节不保 摇身变白酒鉴赏家自毁形象”的独家娱乐新闻,内容依然历历在目:

“颇具儒雅气质的影视一哥陈道明,在日前毅然否定所谓“双妻”生活后,昨日却被自家粉丝批评为晚节不保——不是指的“绯闻”,而是指的近年来他多次代言酒类广告。有忠诚粉丝规劝他既然自己从不喝酒,凭什么吆喝卖酒忽悠消费者?

投诉:明叔卖酒不靠谱

戏里陈道明塑造着文雅有品味的成熟男人,生活中的他也因为完美婚姻而被万千观众羡慕。在百度网站“陈道明”贴吧上,有粉丝苦口婆心发文规劝他不该拍酒类广告,原因是“明叔自己不喝酒,为什么还要给酒做代言呢?”这位很不理解偶像行为的粉丝最后说出心声:“钱是个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希望你保持你的好品行!”而对于陈道明为酒代言,不少网友也认为不太靠谱,“不仅毁了形象,搞不好还晚节不保。”

广告:变成白酒鉴赏家

记者随后调查得知,近年来陈道明拍戏之余接了不少广告,其中酒类广告就有两家:2003年初,河南某酒业宣布选定陈道明作为形象代言人,原因是他在《康熙王朝》等剧中有出色表演;2006年9月,陈道明又高调出任安徽某酒业代言人,与其签署三年合作协议。发布会上他还开玩笑称,担心以后端上酒杯喝成“酒鬼”。而在该酒业设计的广告里,与多位白酒专家一道,陈道明也摇身变成了白酒鉴赏家。

调查:不喝酒不喜饭局

陈道明是否如粉丝所言不喝酒?圈内人士心知肚明,冯小刚撰写的《我把青春献给你》中,他笔下的陈道明就绝不沾酒,“认识陈道明的人都知道,他从不喝酒,因为不喝酒也就特别不喜欢饭局。更反感喝醉了互相称兄道弟的场面。”书里描述的陈道明还称,酒不是不能喝,是喝到嘴里没滋味。同时北京青年报一篇专访中,陈道明还亲口对媒体承认:“我不喝酒,我上桌吃饭最长时间是15分钟,但喜欢喝酒的人,就愿意坐下的时间更长一点,那我可能屁股就坐不住了。”

直辖第二十年:我把主席醉了的酒复原

我在晚报曾经写过一篇讲述重庆特园的文章《重庆最佳江景房》。特园位于上清寺的嘉陵江畔,这里是民盟创始人之一、我的曾祖父鲜英(字“特生”)的公馆。始建于1931年、占地七十亩的特园布局典雅,庭院深深,可谓抗战时期大后方陪都的最佳江景房。

当年郭沫若曾赋诗形容特园之美:“篱畔蔷薇色艳红,心欲摘之难动爪。嘉陵江水碧于油,岸头淡淡雾笼罩。如愁如倦不可名,但觉清新风味好。

特园后人的身份,给了我更多的历史使命感,心中对特园难以忘怀的情愫,让始终把弘扬特园文化作为己任,从去年开始,我把将精力放在对特园历史文化的追寻和传承之上。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从南京搬迁重庆。因为主人广交四海朋友的性格,恬静的特园成了陪都非常引人注目的场所。中共中央南方局借重特园广泛开展活动,使得特园盟友如云。由于鲜英待人接物优厚多礼、豪爽好客,被毛泽东誉为当代“孟尝君”。1941年3月19日,张澜、黄炎培、梁漱溟、罗隆基等在特园秘密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总部设在特园,鲜英被推举为中央执行委员。1945年8月国共谈判,毛泽东三顾特园共商国是。1945年9月2日,张澜以民盟名义在特园宴请毛泽东、周恩来,鲜英更以家酿枣子酒款待贵宾。

风云变幻的抗战年代,硝烟与诗意在特园并存,天下豪杰喝着特园枣酒运筹帷幄,每位嘉宾都值得写一部中国史。怀着将特园文化发扬光大的心愿,依托抗战史与家史密不可分的缘分,我开始致力将特园文化与创意产业相结合,打造充满着历史滋味的文化品牌。从家传配方中复原出当年令毛泽东第一次醉过的特园枣酒。

2016年9月,我与母亲鲜述文创建的白酒品牌“特园枣酒”诞生。两个月后,特园枣酒被建于特园旧址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珍藏展示。目前,特园枣酒浸泡工艺正在申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款具有独特的抗战文化历史,由优质白酒与新鲜大枣浸泡调配的露酒。鲜英用此酒款待过毛泽东、周恩来、张澜、黄炎培、冯玉祥、梁漱溟、郭沫若等200多位政党领袖与名流贤达,曾让参加重庆谈判的毛泽东主席第一次醉了。

直辖二十年,随着特园品牌创立,它将努力成为重庆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范本,树立渝中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色旅游商品标杆。通过特园酒文化挖掘,让更多抗战重庆史被发掘出来,服务重庆文化白酒产业的需求。

我坚信,特园见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民盟、民革、民建、九三学社四个民主党派的诞生。特园文化作为抗战历史鲜活的载体,刻录着陪都风云不朽的记忆,正是无数中华民族精英在中国抗战大后方共商国是救亡图存、同舟共济肝胆相照的写照。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