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酒商成长故事] 不忘初心,老周的“固执”

糖酒快讯 + 关注 2017.07.04
导读:老周酿了大半辈子的白酒,这眼里也固执得只有白酒。

演讲者:重庆市重粮酒业有限公司  张薇

老周是谁?五十多岁,脸黑黑的,走路蹭蹭响,说起话来一股子酒糟味。老周酿了大半辈子的白酒,这眼里也固执得只有白酒。记得曾经跟老周同桌吃饭,这半斤酒下肚,老周半眯着眼睛得意地说:“(重庆话)你们晓不晓得古人最开始为撒子要种谷子?那就是为了酿酒,把米拿来当饭吃都是后话了......”

大家可别笑,老周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重庆这地儿啊,古时候称为“巴国”,相传先秦时期,当时的秦人与巴人定了个君子协议:约定双方互不侵犯,如果秦人毁约,就罚玉黄龙一对,如果巴人毁约了,就罚清酒一坛。

当然,这一切都是老周师傅告诉他的。

当老周还是小周的时候,就懵懵懂懂的跟着师傅入了酿酒这一行。那时候酿酒,那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师傅念一句,小周学一句,一点儿都不敢怠慢。从配料、上甑到摘酒、并坛,每个步骤都遵照先人遗训,小周事无巨细,身体力行,刻苦学习,终成大器。那时的小周还练就了一个绝活——看糟配料。只要是小周经手的酒糟子,手指搓一搓,鼻子闻一闻,就能报出这酒糟的酸度、湿度、以及淀理化参数,就跟个小电脑儿似的。小周出师那天,师傅只留给他一句话:“(重庆话)酿酒就跟做衣服一样,多一分少一寸,这衣服穿起来它就是不好看。”

这一晃十年过去了,小周从学徒、灶长开始起步,成长为国家白酒高级品酒师和高级酿造师。此时此刻,随着直辖市的设立,重庆也迎来了大发展,各行各业都争着寻求突破。那个时候,酿酒圈里渐渐开始流行采用密封冷却器进行酿酒。这种酿酒方式比起现在酒厂的传统工艺,出酒率高不说,还大大节约粮食降低成本。老周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坚决不同意采用新工艺,为这事酒厂领导没少找他谈话。固执的老周严肃的说:“(重庆话)古法酿酒是靠蒸馏气化,把酒里面那些不好的东西都带起走了,楞个酒体才纯,你说的新工艺是密封起的,半点儿热气都出不去,那那些有害物质啷个散得了?我是反正不得酿这种酒的!”新工艺的事情因为老周的固执,一直未能上马,没想到十几年后,这古法酿酒反而成了行业的一股清流,不仅消费者喜爱,近年还被政府收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周心里真是万分感慨。

在直辖后的二十年里,酒厂为了追求利益,在新旧工艺之间摇摆不定,老周也差点儿遇到事业的“第二春”。老周人虽然挺固执的,但酿得一手好酒,这名头也就渐渐大了起来,想把老周挖到自家酒厂的老板还真不少,又是涨工资又是加福利,老周心里不是没有动摇过。但老周总说他舍不得这古佛酒庄,舍不得这金佛山的环境,舍不得白净寺的水,更舍不得这几百口三十多年的老窖池。我还记得老周第一次带我在厂里转悠的时候,十分得意的跟我讲:“小张啊,我们这个窖池中的泥巴关键得很,年代越长酿出的酒越好,现在国外有人专门研究这个泥巴,但是根本做不出一模一样的来,这个是拿钱都买不到的哟!”酿酒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水好窖好,天时地利,才能酿出高品质的酒!

转眼重庆直辖已经二十年了,老周守着古佛酒庄,固执地坚持着古法酿酒,我问他以后什么打算,老周语重心长的说,我不能砸了重粮这个牌子,粮食企业就只做粮食酒,更要做直辖市的良心酒。

老周这个固执的老头儿,酿酒我只服他!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