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召开专题会议,确立12点方针...

茅台酒销售公司 + 关注 1个月前

7月末,茅台集团公司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事项。会上,公司党委对党政班子成员“约法三章”,确立了包括继续扩充基酒产能、继续坚定不移稳定价格在内的“2成立”+“2协同”+“3继续”+“5深入”12点发展方针。

现象:业绩大增,市场隐忧

自2016年以来,茅台零售价格持续提升,带来的是业绩的持续上涨。

今年7月初,茅台集团公布了半年业绩报告。2017年上半年,茅台集团实现营收309亿元,同比增长31.16%;实现了利润总额155.18亿元,同比增长24.38%,完成了阶段性目标。茅台集团曾表示,2017年集团营收目标为600亿元。

在7月27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了2017年半年度报告。据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营收241.90亿元,同比增长33.11%;净利润达112.5亿元,同比增长27.81%。

在茅台业绩双增长的同时,市场上却是陷入隐忧。一方面是价格飙涨,另一方面是一瓶难求。


▲微信截图

价格方面。自5月初茅台厂家确立茅台酒1299元/瓶的价格红线后,茅台酒的价格便暗流涌动。虽然在此之后,茅台多次发文处罚众多经销商,但是面对“市场需求”,依然有不少经销商“以身试法”。到目前为止,茅台的零售价格在1500元左右,而且随时处于波动中,一天一价。

放量方面。茅台集团总经理李保芳在茅台经销商座谈会上曾表示,2017年投放市场的量,只能满足市场需求的50%。同时,茅台半年报中预售账款高达177.8亿元,预售款的大幅增加,代表着未来半年的酒都被大量预订。投放量的不足,加上部分经销商乘机囤货,更加剧了茅台的稀缺性。

12点方针=2成立+2协同+3继续+5深入

围绕当前茅台的量价情况,和今后茅台的持续发展。在本次召开的会议上,茅台方面确立了当下及未来发展的12点方针。

2成立

制造变智造,闲钱生活钱

成立茅台研究院(茅台智库)。会议指出,战略研究是茅台当前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决定成立茅台研究院,建立茅台智库,强化智力支撑。同时,建立茅台大数据研究中心,变“制造”为“智造”。

成立贵州茅台金融控股公司,组建茅台资产管理公司。打造“千亿茅台”,深入研究金融板块发展和资产管理问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让“闲钱”生“活钱”,让金融促增长。

2协同

茅台酒与系列酒,国内与国外

推动茅台酒与系列酒协同发展。一品为主,系列开发,确保做好酒内文章;做精主业,上下延伸,理性拓展酒外天地。会议强调,要坚持两条腿走路,让茅台酒和系列酒“双轮驱动”、并驾齐驱。

协同完善国内外市场体系。按照“触角要深、覆盖要全”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国内市场营销体系;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走出去”,加快布局国外市场。

3继续

增产能、稳价格、守工艺

继续扩充基酒产能。2018年1月之前,要开工建设6400吨茅台酒基酒新增产能项目,确保2019年茅台酒基酒产能达到5.5万吨。

继续坚定不移稳价格。“若茅台酒的价格像一匹脱缰野马,对茅台来说一定是灾难性的。现在不管,以后就管不了了”。管好价格,让老百姓喝得上,统筹平衡消费者、经销商和企业三方利益,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继续坚守传统酿造工艺。“这是茅台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把工艺要求、品质标准和积累的经验,不断充实和完善到指导茅台酒生产的理论体系中去。

5深入

人才、管理、环境、安全、和谐

深入推进人才强企。重点围绕培养人、吸引人、留住人,统筹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深化技术通道建设,确保茅台发展后继有人。

深入推进管理固企。要加快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和推进集团管控的意见》,推动公司管理上台阶、见成效。

深入推进环境护企。坚定不移把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好、保护好,建设美丽厂区;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注重和突出“竞合”理念,为茅台改革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深入推进安全稳企。时刻关注食品安全,积极推进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合作,探索建立安全专项资金,确保安全不出问题。

深入推进和谐旺企。树立和强化大茅台观念、大集团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子公司必须平衡协调发展, “一企一策”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